表面繁荣的大学生就业率水分有多少?

职场江湖 2019-08-03 12:08:45 101
给学生发奖金、与毕业证挂钩

  个别高校为提高毕业生签约率奇招尽出

  表面繁荣的大学生就业率有多少水分?

  省教育厅称,更看重毕业生1年后的就业情况

  离大学毕业不到一个月了。杭州某高校广告专业大四学生小彤,近来常会望着电脑上的招聘信息发呆。尽管早有单位在她的就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彤的工作有了着落。相反,因为这份就业协议,她反而遭遇了破财之苦。

  小彤原本只是为了不拖累班上的就业率数据,托关系和杭州一家超市签了就业协议,但并不打算去超市上班。可谁想,超市当真了,如果不去上班,小彤就得赔偿违约金。

  今年高校毕业生数达699万,很可能会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年”,在如此艰难的就业形势下,个别高校为提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可谓奇招尽出,这当中的水分显而易见。

  案例》》》

  签“假协议”应付学校

  谁想用人单位当真了

  小彤的同学们,最近都在忙着找单位签就业协议,因为学校催得急,校方希望,学生毕业前,赶紧签掉。

  眼看班里的同学,通过各种关系,大多签了就业协议书,小彤也急了。今年4月,小彤一个在杭州某超市工作的同学给了她一个“喜讯”,说是超市这边能帮忙签协议。

  小彤说,学院曾吹过风,哪个班级就业率超过90%,学生们就能得到一万元奖励。“我不想拖大家后腿,一看有这样的机会,干脆就签了。”

  签完协议交给学校,小彤也心安了。没想到,前段时间超市突然打来电话,让她赶紧去上班。

  在小彤看来,这只是一份用来应付学校的“假协议”,谁想超市当真了。

  超市负责人说,要是不来上班,就要每个月交100元的违约金。“我当时签了6个月,就是600块钱。而且之后可能还有其他违约金,算下来要赔掉一两千元。”

  对小彤而言,签了就业协议,最大的好处是提升了班上的就业率数据,但问题是,谁会给她的“违约”买单呢?

  纵深》》》

  为提高就业率数据,一些高校奇招尽出


  学校出钱鼓励学生早签协议

  给早签就业协议的学生发放金钱奖励,小彤原以为只有自己的学校有这样的政策,结果一打听,杭州好几所高校,都有这样的“潜规则”。

  浙江某大学下属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戚说,学校会给最先签订就业协议的前三名学生发奖金,奖励额三四百元左右。

  小戚是他所在的专业第二个签协议的人。今年1月,在一次校招会上,他相中了如今的单位,早早签了协议,拿到了学校给的300元奖金。

  小林是浙江某大学大四学生,班里29个学生,21个已签协议,就业率数据在整个学校大概算中等水平。

  小林也说,学校会给就业率高的班级发奖金,一般是就业率在90%以上的班级才有机会入选。“钱不多,一个班级也就给1000元左右。”小林说。

  此外,记者调查得知,有些学校还会给就业辅导员现金奖励,因此也产生了辅导员催促学生签署就业协议的情况。

  没签就业协议就不给毕业证

  在杭州某学院应届毕业生小可看来,就业率数据高就给奖励,这还算是人性化的,“哪像我们学校,没有签协议就不给毕业证,搞得我们慌死了。”

  实际上,小可和不少同学,起初对于签就业协议还是很当回事的。“今年三四月份,我们去人才市场盖章时,那边的人还劝我们说,老师让你们签你们就签啊,这个对你们就业都有影响的,要慎重,当时,我们也打过退堂鼓。”

  然而,眼看快要毕业了,工作还迟迟没落实,想想学校的“政策”,很可能因此拿不到毕业证,“不得不去签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小可说,他们班45人,眼下都已签好了协议,“有一半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为的是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在小可看来,把就业协议和毕业证挂钩,绝对不合理。“我们班有两三个同学想创业,为什么要签协议?还有一个同学打算出国,签了也是白签。但是拿不到毕业证,好像就没法顺利办理出国手续,所以还得托关系签协议。”

  分管就业的校领导压力很大

  在采访中,一些高校老师也透露,就业率造假现象,在高校很普遍。

  “首先,高就业率可以获得政府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其次,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获得更多的招生名额。如果就业率太低,就吸引不到人,学校就支撑不下去,排名也会靠后。”

  而一些高校对于这般隐性作假,也普遍采取默许态度,这个“率”字背后掺了不少水分。

  昨天,浙江某大学一学院的领导,提起就业率数据这个话题,也显得很反感。“早些年,我的一个亲戚,也遇到过就业和实习成绩挂钩,进而影响毕业的事情。”

  在他看来,每到毕业季,除了学生为就业发愁,高校一些领导,也会为这事烦上一阵,“因为上面有考核。”他坦言,“每到就业季,压力最大的应该是学院里分管学生就业的副书记,很可怜。”

  在这位学院领导看来,单纯考核初次就业率数据,至少在当下,已显得很不合理。

  专家观点》》》

  表面繁荣会对就业决策产生误导

  期待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


  针对就业率数据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衡量就业工作做得好不好,仅用就业率数据,对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可能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熊丙奇提到,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是由学校自主统计,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考虑到学校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下属”,这种统计和发布机制,让就业率数据本身就缺乏足够的公信力。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个怪现象,即大家感觉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可就业率数据却越来越好看,在三四月时,就业率数据还很低,可到了6月,一下子就飙升到70%至80%。这样的数据,只会制造表面繁荣,可却会对就业的决策产生误导(一些就业决策就是以就业率数据为基础的)。”

  “在相关主管部门看来,大学毕业生就业虽难,可一抓就业率数据不就上去了吗?这是老问题,却年年都会有。”熊丙奇说,“数据并不等于实际就业情况,解决大学生就业,不能光围着就业率数据转,而需直面造成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

  部门声音》》》

  省教育厅明确表态

  就业不允许与毕业挂钩


  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历年之最,约26.7万人,但仔细看来,与去年相比,只增加了2000人,增量并不算太大。

  省教育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2013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50.79%,同比下降4.26个百分点。

  “就业率不允许作假,就业不允许与毕业挂钩。”这是浙江教育厅一个很明确的态度。

  那么,金钱鼓励的方式呢?“我现在不能下一个判断,得先了解这样做的出发点以及实际达到的效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导致的结果是虚假就业率,那么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

  可是,就业率的真实性,如何查证?

  “先是学校自查,每年8月教育厅分组直接到学校抽查。我们打电话给学生和用人单位,查看是否与就业协议有出入。接着,请第三方统计局核查。”浙江省教育厅相关处负责人表示。

  去年,“有个别学校上报就业率与我们查的就业率之间超出允许的估值(误差值)。”这意味着,这几所学校的就业率虚假。“打电话给学生,有的学生还在找工作,但就业协议上已经签约。还有的,没去就业协议上签的单位,换工作了。”这位负责人说。

  不过,他表示,“近几年,总体来说,浙江高校的就业率是真实的。”

  其实,浙江省教育厅对于高校就业考核,自去年起,已发生改变。“初次就业率的占比大幅下降,更看重毕业生1年之后的就业情况,比如平均月薪、专业是否对口以及自主创业率等等。”这位负责人说。

  ■新闻背景

  高校为何要一味追求毕业生就业率?据了解,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

  ■新闻链接


  教育部5月30日重申,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四不准”,并将于6月份开展专项核查。

  “四不准”即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本文为OFweek公众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侵权投诉 地球表面的水分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地球表面水分占多少 地球表面被多少水分覆盖 水分占比 皮肤水分含量 人体血液含有多少水分 人体水分占比 皮下水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