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高才生李永乐面试被问有何要求,其直言不加班即可,随即被拒
李永乐是清华北大双学位高材生,可找工作四处受困,遭多家五百强企业当场拒绝,决定去高中教书,又因不是师范生差点被否。校长看到其学历后,立即回心转意:“我们月薪四千,不知能否容下你这个人才。”李永乐出生在吉林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人家。李永乐出生之后,父母就发现,他在物理方面,表现出了异乎常人的敏锐和天赋。便着重培养他的物理兴趣。从小到大,李永乐什么事情都不用做,都是父母帮他做好,他只需要埋头研究物理即可。高中的时候,李永乐便在全国的物理竞赛中轻松夺冠,从而获得了北京大学物理系的保送资格。进入大学之后,李永乐并没有一味地沉迷在物理的世界中,空闲之余,他还辅修了经济学,毕业的时候,获得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双学位。
本科生涯的结束,李永乐有感于人的渺小,世界太大,还有许多未知的知识等待探索,他想要继续深造,便经过短暂的准备,以高分考入了隔壁的清华大学电子系。研究生毕业之际,李永乐怀着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准备进入社会。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永乐的就业之路充满了曲折。他先是和许多同学一样,拿着万里挑一的简历,去自己心仪的几个五百强公司面试,刚开始,凭借着高学历的优势,李永乐很快,就顺利地进入了复试。
没想到,好几家公司都在复试的时候,拒绝了李永乐。当面试人员例行问答的时候,问到他对公司有什么要求,李永乐直截了当:“每天不能加班!”这当然不能让面试人员接受,加班已经是大公司的常态。
由此,李永乐几次面试,均以被拒绝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李永乐不够优秀,而是他有追求。在待就业的那段时间里,李永乐一度否认了自己,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因为不精通人情世故,无处施展。他在那段时间,四处漫无目的地走在北京街头,就在这时,他无意间看到马路对面有一群在玩笑打闹的学生,这更加勾起了李永乐对校园的怀念,他回忆起自己的在校时光,人际关系是那样的单纯,生活是那样的简单,每天可以钻研自己热爱的物理,闲时可以参加兴趣活动。
想着想着,李永乐仿佛看到了曙光一般,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重返学校。很快,他就重整旗鼓,带着简历,找到了人大附中的校长。当校长看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冒冒失失地来面试时,便问他是不是师范生。李永乐表示自己并不是学生,校长顿时显得有些为难,因为师范生是他们学校最基本的要求。
接着便开始翻阅李永乐的简历,这一看,不禁吃惊,这个小伙子竟然是清北双学历高材生。校长随即试探着问:“学校月薪只有4000元,不知道我们这座小庙,能不能容得下你这样的高材生。”李永乐没有丝毫的犹豫,他只问了校长一个问题:“学校每天会加班吗?”校长似乎知道李永乐的意思:“我保证不加班!”李永乐当即点头:“那我明天就来上班。”
后来的结果证明,校长慧眼识珠,用不加班的承诺,给人大附中换来了一个好老师。李永乐虽然面对面试官时,有些不会变通,但是一上讲台,面对着一群渴望求知的孩子,李永乐洋洋洒洒,把原本枯燥的物理知识,讲的绘声绘色,生动形象,让不少学生大为叹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求知欲浓厚。
不久,李永乐就带着班里的学生,参加市里面的物理竞赛,连续拿了二十多个一等奖。这样的成绩,让李永乐的同事们也大为佩服,纷纷来到李永乐的班上取经。正在李永乐醉心于教学的时候,他接到了许多来历不明的好友申请。一问才知道,都是一些来自小城市或者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看到了李永乐在网上发布的物理科普视频,这些视频都是李永乐在清华期间,在校外做兼职的时候拍摄的。
孩子们是来问李永乐为什么现在不更新科普视频了,大家都很喜欢看,可以从中了解到丰富有趣的历史知识。李永乐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可以通过一种低调的方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拍摄物理科普视频,一来弥补各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二来向更多的人传播物理知识,激发大家学习物理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李永乐制作的科普视频,非常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大家纷纷认为,可以在欢笑声中,学习到有趣的物理知识,比从枯燥的课本中吸取更加有效。
李永乐却认为,课本本身没错,物理就是严谨的,不能有丝毫的错误。错误的是课本上的表达方式,误导了一些人认为物理是枯燥的。李永乐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他尝试着自己出书,通过漫画的形式,和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物理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经过长时间的撰写,《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最终问世。
作为物理启蒙读物,此书一出,就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名誉校长刘彭芝看了此书后,称赞道:“这是启蒙与养正的优秀读物。”如果您家中有孩子,不妨给他读读此书,培养物理思维,对孩子一生有益!
要求 科普 物理 永乐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