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帮办|“试岗”变“培训”,工作没找着还背上了两万多贷款
见习记者 张雅楠 记者 赵长春
近日, “壹粉69956241”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情报站反映,今年年初,自己到山东瑞华颂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华颂安)面试找工作,没想到说好的“试岗”却成了“培训”,不仅工作没了着落,还背上了24800元的贷款,这让她难以接受。3月19日,瑞华颂安相关负责人回应《壹点帮办》栏目记者称,他们公司本身就是通过就业培训而与学员进行的交易,培训过程中已为当事学员提供了相应服务,只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无法退费。
壹粉张女士所签署的“培训协议”
说好的“试岗”变“培训”
工作没找到却背上了高额贷款
据壹粉张女士(化姓)介绍,去年12月底,她工作的公司倒闭了,打算再找一份新工作。今年年初,一家名为山东瑞华颂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到她,让她去面试一下试试。
张女士与瑞华颂安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
“我来之前就和他们公司人事联系讨论了待遇,他们公司的人事说工资是六七千、双休、五险一金,我觉得待遇不错就来面试了。”张女士说,她在试岗“剪辑师助理”三天后,被告知因岗位需求,需要先培训再转正,而这笔培训费高达24800元。
在自行付款和贷款的选项中,张女士听从了该公司工作人员的“建议”办理了贷款,公司承诺为她还前两个月的分期款,剩余贷款需要在培训合格转正后公司才能继续还付,如若是入职其他公司则需自行承担。
“当时我心里疑惑,上班还有贷款的?但是当时工作人员和我说公司是担心培训完你就去找其他工作了,所以这之中的培训成本也高一些。”张女士称,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她下载了公司介绍的一款名为“即分期超G会员”贷款App,并在该App中选择了“视频剪辑”的贷款,款项共计24800元。
张女士提交的贷款申请
“前两个月的贷款他们确实是帮我还了,但我向之前在这里培训的同事了解到,他们没有在这个公司留下的,都是介绍其他公司的工作。”张女士表示,自己虽还未结束培训,但通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她觉得自己应聘的这个岗位恐怕是“无中生有”,而下个月如果自己还无法在该公司就职,那剩余贷款将只能由自己还付了。
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员怀疑陷入“培训贷”骗局
遇到同样困境的还有壹粉齐先生(化姓),他与张女士相差几天来到瑞华颂安应聘,同样是从该公司人事处了解到这里的待遇不错,在签订了一份“职业技能培训协议”后背上了24800元的贷款。
“本想是为了找工作才来到这里,因为确实有一些公司会进行岗前培训,所以也没有想太多。但没想到在这里培训的很多内容其实并不高深,说白了我在网上也能免费看得到,我完全可以自学。”齐先生告诉帮办记者,培训的内容无非就是三个软件——剪映、Pr、Ae,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学员在自学。优渥的工作待遇、高额贷款、岗前培训……之前的种种都令齐先生怀疑自己陷入了“培训贷”的骗局。
当事人张女士提供的培训画面
据张女士称,瑞华颂安是以找工作的名义把他们招来的,当时对方承诺的就是培训完在这个公司任职。而像张女士和齐先生这样为找工作而来到瑞华颂安培训的求职者仍在不断进入。张女士表示,仅自己所在的这个班次就有十几个人,最近去公司还能看到前来面试的年轻人。
在接受培训期间,齐先生同样从往期班次的学员中得知,并没有学员在瑞华颂安顺利入职,都是培训结束后被介绍去其他公司就职,且相关的待遇也并不如最初所承诺的待遇。
自今年1月起,张女士和齐先生向瑞华颂安提出了退费的诉求,但均被遭到了拒绝,公司负责人表示只能继续为他们介绍工作,无法退费。对此齐先生表示不理解, “我们本来就是来找工作的不是来培训的,让他们介绍还不如去招聘平台上自己去找。”
涉事公司回应:
并未事先承诺工作岗位
只能履行合同义务,无法退费
针对张女士和齐先生反映的问题,3月19日,壹点帮办记者来到了山东瑞华颂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具体情况。相关负责人黎先生告诉帮办记者,他们并未事先承诺张女士和齐先生本公司的工作岗位, “我们公司本就是为了响应号召进行的就业培训,我们这是为社会输送就业人才,解决一些年轻人‘就业难’的需求,而且这个定价符合就业推荐的市场价。”黎先生向帮办记者展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里确实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非学历)” 。
至于张女士和齐先生反映的培训效果问题,黎先生拿出了二人的“实训中心讲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均填写着“满意”。不过,张女士对调查表有着不同的看法, “当时是让我们填写对老师进行的评价,而且要是写不满意会把你叫去谈话。”
黎先生现场提供的讲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至于合同中所提及的培训合格即可推荐就业的问题,黎先生解释称,他们公司的培训合格率大概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但具体的合格标准则是由瑞华颂安来制定。 “如果他们不合格,我们还是会继续为他们推荐就业的。”黎先生表示。
在现场,张女士还拿出自己与瑞华颂安人事人员的聊天记录进行求证,黎先生承认此人确为他们公司的员工,但相关的贷款和培训均为张女士和齐先生自愿,公司可以按照合约继续为二人介绍合同约定的工作,但对于当事人退费诉求则不能接受。
律师说法:
协议的合同形式较为完善
但许多条款对“乙方”不利
明明是去找工作的,最后却因为签了一份“职业技能培训协议”而背上了两万多元的贷款,这样的培训协议是否有效呢?相关条款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呢?对此,壹点帮办记者采访到山东圣义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向鲁。
刘向鲁认为,这份“职业技能培训协议”的合同形式是较为完善的,但许多合同条款对乙方不利:“按照合同的意思,甲方给乙方推荐就业,如果是乙方不满意,甲方继续推荐,直到乙方满意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极易损耗乙方的耐心,如若乙方主动放弃,则合同也视为履行完成。”另外,合同中“若乙方三次拒绝安排的面试机会,就视为乙方放弃”等诸如此类的条款也对当事人极为不利。
“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之下,年轻人一定要擦亮双眼,类似这样的所谓交上钱之后培训,就能安排一个好的工作,这里面‘坑’太多,不建议去花钱参加这样的培训。出现什么问题,维权起来也特别麻烦,甚至可能由于证据不足,根本就没法维权。”刘向鲁最后提醒说。
延伸阅读:
教育部门曾发布预警
提醒求职者谨防“培训贷”骗局
早在2018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就曾以《济南多名大学生“被办理”贷款,没入职就背上万元“培训贷”》为题对“培训贷”引发的纠纷进行了报道。2018年10月,一百多名求职者接受了济南兴学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岗前培训,没想到却被公司办理了万余元的贷款。培训期间得知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培训前还前6个月贷款的承诺也无法实现了。在求职者中,培训贷款金额从9800元到19800元不等,不乏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
对于“培训贷”的问题,相关法律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公司向求职者许诺推荐高薪工作,如果公司没有这种资质或能力,则涉嫌合同欺诈;如果确实推荐了工作,只是根据求职者个人情况推荐成或推荐不成,则不属于欺诈,但也要看培训费值不值这个钱。
记者注意到,2023年5月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发布的2023年第1号预警中也对“培训贷”进行过提醒:“培训贷”骗局时有发生,且呈上升态势。个别不良培训类机构以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与就业机会、学费可以分期付款等承诺,诱导学生在网络贷款平台进行借贷。但课程开始后,学生并未得到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而且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就业 公司 贷款 齐先生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