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迹象证明你已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职场江湖 2019-07-19 18:09:13 137

我的朋友阿来最近非常焦虑,原因很简单:他的工资已经两年没涨了。

阿来一毕业就进入某互联网公司工作,到现在已经8年。

头几年,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的工资涨得很快,3年不到工资就从6K升到了14k。

但问题是,后面那几年,他的工资涨得越来越慢,到现在也只有18K,平均每年涨幅还不到1K,上次涨薪已是前年的事。

一边是几乎停滞的收入增长,一边是房贷、车贷、教育等支出不断攀升,阿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他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我天天加班,头发掉了不少,老婆孩子整天怨我只顾工作,怎么工资就没涨?

其实,阿来所面对的,是一个普遍的职场现象,不少白领都会遇到类似情景:

职场头几年,工资快速增长,年增幅甚至能达到20%,但达到一定水平(以广州差不多10K以上),工资就会出现停滞,再努力也没起色。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我可以断定,你已经掉进了职场上的“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原本说的是国家,而我们说的是人,但本质上都一样。

通俗来说,“中等收入陷阱”可以这样解释:

一些低收入国家,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做出口加工,最后赚了不少钱。但赚了钱,原先的廉价劳动力自然要求加薪,这样人力成本、各种福利就会大幅上升。

此时,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还没发展起来,劳动力也不再廉价,就会失去国际竞争力,最后经济倒退、收入下降。

把这个概念类比到职场人身上,你也会发现,“中等收入陷阱”也是成立的。

不少人刚进职场时,工资一般不高,凭着冲劲和勤奋,头几年收入往往能有大幅度增长。

问题是,你月薪5000时,加薪20%只是1000元;你月薪10000,加薪20%就成了2000,而且公司还要承担个税、社保等成本。

这时候,公司可能就会考虑:这个人所做的贡献,是否能覆盖他的人力成本?

如果贡献不涨,工资要求却在涨,那老板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压着你的工资,不再涨薪;要不换上更便宜的年轻人。

如果你说,那我更努力一点,争取不断做出贡献,那就未免太高估自己了。

经济学上还有另一个伟大的定律,“彼得定律”。

你的工资不断涨,老板对你的期待也在上涨,总有一天,你会到达一个自己没办法胜任的位置。

既然无法胜任,自然无法做出贡献,收入也不会有所提高。

如果你是靠卖劳力赚钱,3000元起,顶多就是6000块,超过6000块,老板可以考虑请两个新人了;

你是白领,靠勤奋和执行力赚钱,那么1万可能是天花板;掌握了某种技能,那就2万;

如果你能带团队,那么天花板还能再高一点,但老板又会对你有更多期望...

可以说,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总有一块天花板在等着你。

为什么会掉进这个陷阱?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他们只知道到了某个阶段,工资就不再涨了。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会觉得自己年纪大不中用了,也有可能怪老板对老员工冷酷无情。

实际上,让大多数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迹可循。大体来说,无外乎以下三个迹象:

1、错把一时的机遇当作永久的能力

陈天桥和陈大年曾经是中国有名“首富兄弟”,两人创立了曾经的网络巨头——盛大集团。

可是,有一次,他们的父亲问了弟弟陈大年五个问题:

问题一:你觉得你们两兄弟聪明吗?

陈大年:我觉得我们还行。

问题二:你们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陈大年:这个完全不可能。

问题三:你们努力吗?

陈大年:比较努力,一年只休息 30 多天。

问题四:你们是最努力的人吗?

陈大年:肯定不是。今天碰到一个投行的人,他说曾经有一年只休息过 7 天。

第五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他父亲问:

你们不是最聪明也不是最努力,那凭什么让你们赚那么多钱?

陈大年一下子不吭声了,于是他父亲替他总结:

你们要记住,你们肯定是聪明而且努力的,但是比这些更重要的是,你们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成绩。

听了父亲的话,陈大年梳理了一下盛大的发展史,发现关键有三点:代理《热血传奇》、自主研发《传奇世界》、做成了起点中文网。

而这三个原因,和“勤奋”其实关系不大。

真正起作用的,是机遇,是选择。

首富也好,职员也罢,其实人性是共通的。

很多人在职场中获得了升职加薪的待遇后,总会夸大自己努力的部分,却忽视了其他原因。

可能是你所处的行业,这两三年正处于风口,譬如前几年的微信公众号,最近的区块链、抖音。

前段时间有篇爆文,《区块链美女记者:2个月去了8个国家,五星酒店随便住》,如果不是最火热的行业,一般的公司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也有可能是你身处的平台非常厉害。

腾讯、阿里、华为这些自不用说,一些刚刚拿到融资的互联网公司,也舍得砸钱给员工加工资。

然而,不少人总把时代的红利、公司的平台作用,当作自己的本事,没有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浪费了突破自我的最好年华。

这就像盛大网络盛极而衰一样。错把机遇和平台当能力,而忘记不断扩充自己的武器库,终会有危机的那一天。

有一句说得好,当潮水退去,你就知道谁在裸泳了。

2、不能提供增量价值

职场的本质,不看努力,只看贡献,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决定了老板给你多少工资。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本质就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你这个层级已经到达极限。

除了多一两年的经验,还真不比新来的小鲜肉好多少。老板难免会琢磨,这么高的工资到底值不值?

在职场,还是要靠能力说话,在这个年代,年龄并不天然等于能力。

不少中年职场人沾沾自喜的所谓经验,其实一文不值。你是有10年经验,还是只有2年经验,却用了10年?

用职场达人维小维生素的话来说,从毕业到30岁,不少人都是被动成长。

被事情带着、被boss逼着、被deadline拖着往前走,没有目的、没有选择、没有积累地往前走。

就这样的状态,能靠年资挣到月薪两三万已是烧高香了,还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

3、屈服于人性,不能克制短期享乐的欲望

有个实习生来我们公司实习了一个星期之后,很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上了班之后,终于知道上班族的心酸了,也能理解网友说的下班之后完全不想和任何人社交的行为。真的只想摊在床上,玩玩手机、玩玩游戏就算了。

很多人都清楚,要想突破职场天花板,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但这实在“反人性”了,上班这么累,下班不好好放松一下,刷刷抖音、玩玩游戏,这也太对不住自己了吧?

问题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

人性总有懒惰、怯懦、贪图享乐的倾向,更不用说人上了一天班,很容易就会说服自己在各种软件中喘口气,获得短暂的快乐。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但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为什么还要期待自己的回报要比这些人要高?

要想成功,势必要战胜人类天生的懒惰、短视、贪图享乐,能用现在的辛勤付出,去换取未来的无忧生活。

否则,你只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读书少——能力低——工作辛苦、赚钱少——空闲时间只想玩乐——没去学习——能力低——工作幸苦、赚钱少…

有一句话说得好:

当你感觉自己很舒服的时候,可能是痛苦要来临的时候;而当你做着反人性的事情的时候,可能是你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你需要知道这3点

很自然地,我们会好奇,一旦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到底有什么办法跳出来?

简单来说,方法有三种。

1、选对行业、跟对老板

有一句名言怎么说来着,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看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同样是大学生,一个进入传统制造业,一个进入互联网行业,那10年后两人的收入一定会有巨大的差距。

在传统制造业,你100%的努力,或许只有80%的回报;但在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你100%的努力,或许能换回120%甚至200%的回报。

除此之外,跟对一个好老板,他吃肉,你喝汤;他建功立业,你也能跟着指点江山。

就像咪蒙的助理,月薪都已5万,换作其他平台,哪怕是做到主编,干着差不多的活,或许也难以有这份收入。

就像职场作家维小维生素说的那样:

公司赚钱,你跟着赚钱。老板是带你打胜仗的明君,你也会是名满天下的名将。

如果你的赛道不对,越跑离成功线就越远,不如停下脚步,好好观察别人的奔跑轨迹,有机会重置赛道,说不定还能后来居上。

2、学会“为自己打工”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很多人的观念,就是打工仔的心态,老板给多少钱,自己出多少力。但给老板打工,能赚多少钱?

真正可贵的是一种“为自己打工”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在确定好人生目标后,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业内有名的大IP,树立行业内的影响力。

这样一来,工作就变成了锻炼自己的平台,还能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和人脉,每天的工作,更是自我提升、树立自我品牌的绝好机会。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沦为这家公司的一颗螺丝钉,任凭周围的环境怎么变化,只要你的IP打造起来了,你永远不会发愁没有饭吃。


3、学会增加被动收入

我们的收入,分为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

主动收入:就是自己要付出劳力才能得到的收入,如工资、加班费、奖金等;

被动收入:就是不用付出额外劳力就能赚取的钱,如通过投资的分红、利息、出书的版税等。

如果你工作了七八年,有点积蓄,工资又不涨,那么主动收入已经到达极限,想办法增加被动收入,或许是另一条更好的道路。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

被动收入:主动收入= 2:5,是轻度屌丝;

被动收入:主动收入=1:1,就开始看到了财务自由的曙光。

所以,最好就是学会理财,房产、股票、基金、债券...只要花一点时间来研究,风险组合得当,平均10%的年收益,一点也不难。

“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叫陷阱,是因为你是在自己浑然不觉中掉进去,等你发现过来时,却发现自己可能失去了爬出来的能力。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自己掉进去。

但这绝不是从30岁时才开始注意,而是在你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必须开始谋划。

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置身其中,也不要慌张,改变的方式有很多,但都缺少不了视野、毅力和学习能力。

正如乔布斯所说: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

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念,你就是那只有着漂亮羽毛的鸟儿,任何笼子都困不住你。

本文为OFweek公众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侵权投诉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标准 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中国已是中等收入陷阱 如何理解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是否进入中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