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交哪些行为让你恼怒?

职场江湖 2019-07-19 18:09:05 159

在日常工作中,职场社交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逐渐陷入这样一个误区:随时随地问候等于保持联系;把别人的拒绝当成害羞,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求合作;不把自己当外人,奉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不得不说,这样的社交行为真的让人害怕,有种彷佛一沾上,就永远摆脱不了的感觉。


一、每天一问,比闹钟还准时

小豆子所在的公司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了另一家外包公司,期间合作很愉快,小豆子也感觉很不错,沟通顺畅,执行度也高,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把活儿干完了,后来还得到了一笔奖金。

为此,小豆子还请当时负责业务的同事吃了一顿饭,双方在席间还保证将来有合适的业务要及时沟通,争取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小豆子爽快地答应了 ,他没想到只是随口一句客套话,对方竟然当真了。

对方业务组的一个同事小A天天早晨起来一句“早上好”,然后就开始介绍他们有什么新业务,哪些地方能和小豆子现在的公司合作,整整三个月,早晨9点准时收到一条微信,比闹钟还准时。小豆子发现每天微信的消息列表里活跃度最高的不是公司里的同事,而是小A。

一开始他还很欣赏对方的坚持不懈,后来烦不胜烦烦,又不能当面拒绝,只好为委婉地说“现在没有相关方面的需求,如果有会第一时间联系你们”,哪知道对方说“没关系,我先发着,你有空就看看,不妨事”,小豆子被堵得哑口无言,只好看着自己的微信每天早晨就盯着十几条未读信息,慢慢地竟然把小红点焦虑症治好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因祸得福?


二、狂轰滥炸不是执着,那叫骚扰

如果说小豆子的每天一问还能称得上与业务相关,不算太过分,但有些职场社交行为简直就是骚扰。

比如电话推销,还是熟人的电话推销。关键这样的熟人属于半熟不熟,只有几面之缘的人,当初也是在职场社交场合交换了名片,哪知道就给自埋下了一颗“随时随地要接保险电话”雷的坑。

林林同学近期就有这样的烦恼。在一次行业分享大会上,和一家业务相关公司的总监互相交换了名片,对方声称能在一个月之内给林林同学的app拉新50W,希望能和林林建立合作。林林直觉对方的数据太过浮夸,就婉拒了他的合作邀请。

哪知第二天一个陌生电话打来,说针对林林目前业务上遇到的瓶颈,已经做好一套方案,想发给林林看看,要林林的邮箱。林林直觉对方是个骗子,正欲挂断电话,对方说是XX总监让他和林林对方案,林林听完觉得简直莫名其妙,根本就没有任何口头或者书面上的合作关系,哪里来的方案?当林林耐着性子把前因后果都讲了一遍,对方也表示明白,说再和总监沟通一下。

本以为这事儿到这里就完了,谁知道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林接到了这家公司不同销售的电话,都在推销同一款产品还附带一套方案。林林刚开始的时候还特别生气,后来发现这家公司就是靠死缠烂打的销售手段苟延馋喘至今,林林也就不奇怪不生气了。

一个只能靠死缠烂打骚扰客户,大肆鼓吹自己产品的公司,不会生存太久,那些真正解决用户问题,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他们现在最缺什么的公司才能笑到最后。

人也同样如此。职场是个讲究效率的场合,一味地就一件事耗费所有人的时间根本就得不偿失,林林最后换了手机号,才摆脱了这群销售。

说了这么多,那得体、令人愉悦的社交行为又是什么呢?

1.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职场社交大多都涉及利益,但想和其他公司保持良好良好关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有一点很有用,比如雪中送炭就比锦上添花来得重要。

怎么说呢?如果你现在正在找一个合作渠道,发票圈没回应,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说“我认识XXX,我把他的微信推给您”,是不是比在事后说“我认识XXX啊,你怎么不问我呢?”来得更有价值一些?

当你从对方微信联系人里的一个符号变成一个能帮助他人的,你和他的关系自然就牢固了。

2.职场社交,讲究互惠互利

什么是互惠互利,老话讲就是有来有往。今天我提供一个渠道给你,隔天你就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竭尽全力帮我解决问题,这就是有来有往。最怕那种有求于人的时候热情似火,完事儿就过河拆桥,基本上也就没有下一次了。

就如一个职场前辈说得那样:你帮帮我,我帮帮你,最后大家都受益。

3.恰到好处地问候比每天问候强多了

我一朋友小B是社交达人,只要找到他帮忙介绍朋友,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人,而且他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问他是怎么做到和一个人两年不见,关键时候对方还愿意伸出援手?

他说社交的秘诀不是你和谁保持多么亲密的关系,那是朋友该干的事情,不是职场。最重要的是让对方认可你,觉得你是有价值的。其次就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亲自写祝福卡片,这样既能借着节日气氛表达对这份职场友情的重视,另一方也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不至于让对方忘了你。

除此之外,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对方的动态,熟知每个人的喜好,如果看到和对方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就顺手发给他,还能借此聊天,这样就从单纯的业务同事变成了朋友。既然是朋友,以后合作起来,就明显会顺利很多,以往必须面对面交流的事情,现在微信聊天就能解决,关系到了这个程度,职场社交就会顺畅。

我们经常羡慕那些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社交达人,其实大家都行,只要你拿出真诚,大大方方地展现自己,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实力。

本文为OFweek公众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侵权投诉 职场 社交 职场社交素质 职场社交APP 职场社交app有哪些 全球职场社交app 职场社交软件最火 职场社交app排名 职场人脉软件 职场软件有哪些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