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求职新标准:公司好不好,下午茶很重要
求职寒冬,95后们却在招聘会上亮出一套求职新标准,除了福利待遇,不少人关心:有健身房么?有下午茶么?
我接触过这么一个95后,名校毕业,各种光环,当时老板想尽办法要预定他,可还是有些竞争对手开出极其诱人的价码。可我们公司,凭借“睡眠舱”成功吸引了人才。他一句话就把其他offer拒了:
“我中午必须躺着睡觉。”
听着特别搞笑,可细想特别有道理。今天这个竞争激烈而时代,命都是用来拼的。可真拼命就是会死的。
他经常跟我说起一份好工作的标准,钱只是重要的那部分里最不重要的一部分,除了钱,还有太多东西值得你衡量,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有个舒服的工作环境。
我有个朋友,工作待遇不错,但是花钱大手大脚,没攒下什么钱,后来买车买房,结婚生子,身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
刚好这个时候公司有个项目需要人去做,开出的条件让很多人跃跃欲试,但要求常驻外地,又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朋友认为是个好机会,回家和老婆商量了一下,便毅然决然地接下了项目,离开了家,那个时候他的儿子刚五个月。
工作忙得让他没有了时间概念,常常忙到半夜,想和老婆孩子视频一下,都成了奢望。这样工作了两年,项目完成了,回到家,他想抱抱儿子,可孩子却因害怕哭得撕心裂肺。
那一刻,他呆住了,他发现虽然有钱了,但失去的却不是钱能够挽回的,他错过了孩子第一次爬,第一次走,第一次叫爸爸…
朋友说,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不会因为钱让自己后悔。
对于95后这代人,公司里的老前辈们都怨声载道,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还没帮公司赚到钱,就先挑三拣四。
我觉得真不是,时代在发展,科技也飞速进步,而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把人们从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不再吃劳动的苦。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小工厂4000元每月的工资招不到年轻人,而星巴克3000元每月却大受年轻求职者的追捧。为什么?
其实,想想不难理解。星巴克优雅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待遇,良好的晋升空间,分分钟秒杀小工厂的脏乱差。
年轻人考虑问题的模式,再也不像老一辈人了。以前,人们宁愿辛苦点,只要工资高就行,但现在的95后,家庭条件一般都不差,他们也不会在乎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
新一代年轻人终于可以不再为了吃饱饭而被迫作选择,因而他们开始综合地衡量和考虑一份工作的价值。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人的五种需求层级,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不只爱钱的95后,是进步的一代人。当人们不再为温饱发愁,就可以去大胆追求一件事的意义,有权利和资本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更值得自己去做的。
詹青云在奇葩说上的一段发言,“作为一名律师,我可以选择专门去给大公司打反垄断的官司,动辄几十个亿,也可以选择就去给普通农民工提供一点法律咨询。价值这件事不一定是由价格衡量的,有时候内心的认同感更重要。反垄断的官司可以得到大笔的佣金,但帮助普通人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更具有价值。”
曾经和几个创业的朋友聊起过,一个公司给员工提供健身房、下午茶到底是不是重要,大家的意见很一致,这属于花小钱,赚人心的好买卖。在就业这件事上,人才与公司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不仅得钱合适,三观还得合适。
可能每个公司都能买起一个跑步机和下午茶的点心,但是否愿意在这上面投放心思和钱,并不是财务预算问题,而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阿里巴巴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会专门挑一个老员工,跟应聘者闲聊,在内部这位老员工被称为“闻味官”。聊的内容看似和专业完全无关,但实际上,能通过谈话内容了解你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里的味儿,是否与阿里相同。
无疑,在现在的95后看来,气味相符比薪资合适更具有吸引力。
今天我还专门问了我身边的95后,我说现在都在说你们求职的时候已经不问工资了,是真的吗?
他说,工资还是关心的,但我更关心发量。
玩笑过后他又很严肃地跟我说,“知道自己年轻,是该拼命工作,这样可能还有机会早一点实现财务自由,但也正因为我很年轻,就更不能提前透支自己。职场新人起步的工资,高低之间也不会差太多,所以我看重有没有健身房,茶歇时间,而且最好是双休,好让自己有时间充电。”
听他说完我不禁感慨,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想得更透彻。他们不再奉行“金钱至上”,更多的是看重生活品质、自我实现和长期发展,而不是把时间一味浪费在被压榨剩余价值上。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辈子,但每一份工作都必须值得才会做。
而这份值得里,不仅仅是钱。
本文为OFweek公众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侵权投诉 下午茶 喝下午茶 一多的下午茶 下午茶喝什么比较好 下午茶什么意思 下午茶推荐 喝下午茶的地方 西式下午茶 下午茶的种类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