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变中推进高水平本科建设——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学历教育 2019-07-21 12:10:08 164

■教改风景线 关注本科教学改革


“四个一批”优化专业布局

“拟撤销15个专业方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最多。”2018年8月,各高校向教育部申报新专业、申请撤销专业的名单甫一公示,中国传媒大学就受到了舆论关注。

“对标‘双一流’、对标学校特色,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当年的秋季工作会议上,该校校长廖祥忠说。在有限的资源之下,只有立足特色去发展,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而该校此次拟撤销的专业方向,正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技术学及部分小语种等传媒特色不强的专业。

非特色专业撤并仅是传媒大学优化专业布局的手段之一。过去一年来,学校以“四个一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所谓‘四个一批’,即‘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学校教务处处长王晓红说。

吴澳所在的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即该校重点建设的专业方向之一。与传统新闻专业不同,该方向聚焦于提高学生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并强化他们的数据可视化技能,以回应大数据背景下媒体发展对于此类人才的期待。

除了数据新闻报道方向之外,另有24个专业方向被传媒大学划入重点建设之列。而截至目前,该校已关停并转8个专业、15个专业方向,向教育部新申报6个专业,并确定45个升级改造专业,初步完成了专业布局的优化。

机构调整盘活校内资源

16∶9的高清屏幕、全音域音频系统、能遥控幻灯片的无线蓝牙麦克风……走进中国传媒大学48号教学楼,82间公共教室的改造已经完成,智慧教室建设初步完成。

“很多人以为智慧教室只是把环境改一改、设备改一改,其实完全不是。”公共教室改造工作负责人之一、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认为,真正的智慧教室应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为师生提供更便利的教与学环境,例如配备无线蓝牙麦克风就是方便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

高水平本科建设离不开硬件环境作为支撑。过去,学校各学院、各中心都按自己的想法建立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彼此之间缺乏协同,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比较低。2018年7月,学校完成了机构调整,新成立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信息化处两个处室,专门负责全校范围内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校内协同、资源共享。

机构调整带来的变化不仅发生在硬件层面。

过去,传媒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都由计算机中心来讲授。但计算机中心缺乏科研资源,课程更新缓慢,教学内容老套、形式枯燥。

此次机构调整,计算机中心并入计算机学院,成立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新学院以学科优势带动计算机通识课改革,用数据新闻、Java编程等时下应用广泛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替换了传统的excel软件等教学内容。

“我们希望大一新生一进校就有数据思维、人工智能思维。”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凯说,完成计算机基础课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点,选修计算机专业课程。

课程改革创新培养方式

主流媒体如何做好时政报道?这个被业界持续探讨的“老话题”,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课堂上燃起了新的思想火花。

传统媒体刊发的政策解读文章篇幅长、内容深,并不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将权威的大部头文章条分缕析,择其要点制作成一两千字的微信短文,收获了数个“10万+”。

“侠客岛”负责人、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远晴,受邀成为该校电视学院嘉宾,为学生讲授“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课,分享“侠客岛”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探索。

“开始大家还以为这个课很刻板。”2015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学生张金牛,道出了部分同学对理论课程的固有印象。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门课没有照本宣科,在西方哲学史的背景铺陈和业界实践的鲜活衬托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变得具体可感、易懂有趣。

该课程主讲教师之一涂凌波介绍,课程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两部分,他在讲授理论知识后,会给嘉宾布置相应的题目,与一般讲座不同,嘉宾授课内容是嵌入课程体系的。除了课堂模式的创新,学院还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协同,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教学创新项目,获得了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自学本科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 高等教育是什么学历 本科教育 网络教育本科 成教本科 专升本是全日制本科吗 全日制本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