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
刚刚过去的2018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科学规划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新征程;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郑重宣示了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出了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的动员令,指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交汇期,高等教育战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
从总结反思出发
善于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也是我们党推动工作的制胜法宝。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正在向普及化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将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归纳为“九个坚持”,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经验,归纳为“九个必须坚持”,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这些经验总结都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在总结成就和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由于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类型层次、对象群体等发生深刻变化的认识还不够深,一些高校办学治校的理念还相对滞后,改革发展的谋划跟不上时代步伐。由于对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和技术发展的感知还不够敏锐,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难以满足立德树人的更高要求。由于在资源配置、投入和配套政策等方面不到位,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难以很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有效解决。只有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同时,秉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勇于直面和破解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难题,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使我国高等教育沿着正确道路持续走下去。
从凝聚共识出发
解决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需要集思广益,充分吸收高校改革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又应该凝聚共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凝聚共识,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既要深入教育研究教育,努力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规律兴教办学;又要跳出教育研究教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把握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放宽视野谋划发展。
凝聚共识,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使高等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凝聚共识,就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高等教育首先姓“中”,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坚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取向,坚守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的爱国取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从价值回归出发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的价值起点。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没有将心思放在育人上,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育人为本的宗旨,亟须正本清源,以理念重塑和政策调整为先导,推动高等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这就要求高校回归育人的主业,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回归育人的本职,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潜心教书育人,更好担当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要求学生回归学习的初心,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和要求,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努力成为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推进,应着眼于解决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调动学校、激励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育人为本的价值回归,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释放活力出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应该更加坚持用好这“关键一招”,通过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开放,更加充分地释放国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活力,释放高校师生投身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创造活力,释放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外部活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应更加注重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来释放活力,全面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综合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应更加注重聚焦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来释放活力,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应更加注重从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出发来释放活力,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坚决扭转功利化倾向,建立科学完善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从服务需求出发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责任担当,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服务需求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引导高校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地方需求,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而不是闭门造车、关门办学、惯性思维、固化模式、缺乏社会担当,脱离社会需求办学。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引导高校高起点高标准地主动服务于规划发展雄安新区教育、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构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格局、促进海南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等重大国家战略,把学校改革发展的工作规划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引导高校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既努力培养担当科技强国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人才支撑能力;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从回应关切出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越来越强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和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领域涉及教育公平、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等问题,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从回应群众关切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着力点,努力满足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为此,应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教育机会公平,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等社会困难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更大的力度缩小区域差距,通过合建共建、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提升中西部及薄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更大的力度提升就业质量,建立学科设置、教育教学与社会需要的联动机制,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新创业。迈向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应承担起更好满足民生需求的社会责任,成为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的重要依托,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新时代绘就新蓝图,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再出发,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更扎实的改革行动,加快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不断使高等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19年1月7日第05版
官网:http://www.hie.edu.cn/
学术立会
服务兴会
规范办会
创新强会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