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点评」2024届广州二模:怎么写好“试错”这篇作文?来听老师怎么说
#广州二模##作文点评#
今天广州二模开考,不少同学留言说今天开考的语文和数学都比一模要难。尤其是数学,都有点搞人心态了。
不过吧,毕竟这不是高考,对待每一场模考,大家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尽力而为就好,说不定运气在后头呢!
上午语文试卷放出来就先看作文,不得不说,题出得不错。虽然创新话题是高考作文的老朋友了,但和特殊历史时期背景结合,也是一种创新的体现。
下面我们事不宜迟,马上看作文!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可以错”,但“要坚决地试”。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试错是创新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创新的过程中,试错是越多就越好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这是一篇思辨类的材料作文。材料篇幅不长,命题风格依旧延续了2023年“简约风”,材料以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时,伟人曾经的一段论述为引入,这为这篇作文丰富了历史内涵。
作文材料可以分为“引入”部分和“论述”部分,我们稍作分析:
“引入”部分告诉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征途中,我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心。伟人的“可以试错”理念,犹如一盏明灯,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伟人的话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论述”部分的前半句——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试错是创新的必由之路。简言之,想创新,必须要经历“试错”的过程。
但这道题并不是只想让我们突出“试错于创新”之意义。“论述”部分还有后半句——在创新的过程中,试错是越多就越好吗?这是一个疑问句,其质疑的口吻和前面的肯定句“试错是创新的必由之路”正好构成对比。对于考生来说,这一句方为审题立意之关键,如果在行文中一味地突出试错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不对“试错”进行辩证思考,就容易失之偏颇。
事实上,在创新过程中,试错的数量并不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错的合理性、成本、效率和从试错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也即效益)等因素。
如果“试错”只是追求多,甚至把“多”视为某种的考核指标,不仅偏离了创新的本质,而且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由此可知,试错只不过是创新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或者说,试错只是创新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创新的全部。这篇作文想要写高分,要把试错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述清楚。
最后提一下作文要求部分不能忽略的——“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愚以为,“这个问题”是哪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在创新的过程中,试错是越多就越好吗”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这个问题的进行展开,要有明确的回答。
虽然这是一道形式上的二元关系作文(试错和创新嘛),但这篇并不适用“A+B+AB结合”的二元辩证经典结构,因为这篇作文的聚焦明显是“试错”,而非“试错&创新”,且二者逻辑上不是对立统一关系,而是条件关系。加之材料还要求我们回答一个具体的问题。当然,既然是形式上的二元,若脱离“创新”聊“试错”也是不可取的,这一点希望考生留心。
参考立意(标题):
1、创新之路,试错并非愈多愈优
2、试错有度:在创新中寻找最佳平衡点
3、盲目试错不可取,理性探索方为道
4、理智看待创新中的试错
《人民日报》参考段落素材:
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怕输结果就是常输,既然选择了创新之路,就必须放下惧怕失败的心理包袱,激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鲁迅有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探路就是开路,试错就是扫雷,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的就是铺就走得通、行得稳的大道、正路。
——摘自人民日报,原文标题《“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
附:“创新”话题适用传统名句——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
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4.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王夫之
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
要求 作文 伟人 的材料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