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2024部编八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写作:学写读后感

小学 2024-04-22 23:00:15 44

原标题:2024部编八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写作:学写读后感

#教育优质作者发文挑战赛#

单元学写读后感

写作实践一

一、原题再现。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活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二、审题立意。

首先看准要求,是根据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写读后感。本学期前三单元学过的课文有诗歌、散文、说明文以及文言文。例如《社戏》可以从童年生活进行立意;《大雁归来》可以从生态保护进行立意等。

三、选材构思

所选取的文章一定是你熟悉并且容易有感悟的。例如你比较喜欢诗歌,可以选择《回延安》谈感悟,喜欢说明文可以结合第二单元的文章谈感悟,喜欢山水文章的话,可以选择《小石潭记》等来写。

四、范文点评。

《社戏》随感

读完鲁迅先生的《社戏》,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映入我的眼帘:蓝蓝的天空、圆圆的明月、白篷的航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乡村孩子来到河边,下船、点篙,飞一般地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清香,河边的小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复述“乡村夜景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些乡村中很普通、很熟悉的景色,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仙境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同时激起了我对家乡的热爱。联系自身,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点评这则随感,小作者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乡村夜景图”,写美景,抒真情,富有新意。

写作实践二

一、原题再现。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一个章节、片段来写。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 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二、审题立意

要求写名著的读后感,八年级的学生所接触的名著比较多,选择面比较广泛,题目也可以自行拟定,学生可以从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主题等方面进行立意。

三、选材构思

选取的名著一定要有它独有的特点和吸引你的地方,要么是书中的情节感人肺腑,要么是书中的人物令你钦佩,要么是文章的语言优美生动,总之就是能引起你的兴趣的内容。一般来说,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性也强,所以不难选择。选定内容之后,认真构思,先把内容概括叙述一下,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四、满分作文点评。

读《水浒传》有感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吸引读者,突出中心。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小时候受爸爸的影响,我对书很感兴趣。有一次,爸爸买来了一本《水浒传》。点明所读名著。我本来只是想随便翻翻看看,却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震撼着,感动着。

在那个政治昏暗、官官相护的年代,平民百姓时时被欺压,处处受压榨。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英雄们聚义梁山泊。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替天行道,铲除贪官,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几经波折,朝廷表面上招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反贼”,但结果却是,在百战沙场后他们死的死,散的散,惨淡落幕。概述小说基本内容。

故事结束了,但是书中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却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足智多谋的吴用,豪迈正义的鲁智深,武艺高强的林冲,英俊倜傥的燕青……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由原著引出感想,评点自已印象深刻的英雄人物。

按照书中的说法,他们是天上108个星宿,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彰显了我们心中的“义”。“义”是小说里最让作者感动的精神品质。聚义厅中,好汉们豪气干云,定计谋、摆阵势,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但当他们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兄弟反对接受朝廷招安,实现所谓的“忠”。于是他们四处征伐,打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从那一刻开始,故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可是朝廷依然是朝廷,它不会为了梁山好汉的一点儿战功,而消除对他们的警惕与仇恨。当他们得胜归来时,朝廷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是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也是那个时代毁灭了他们。但是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打抱不平、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却令人尊敬,永远流传。交代小说结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无限同情。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记记了空间,对那些好汉心向往之。照应开头,深化中心。

点评】本篇读后感写作规范,略写原著内容,表达了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写出来。梁山好汉的侠义精神让人佩服,他们的悲剧命运让人叹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和抒情三者结合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作者阅读《水浒传》后的感想。

写作实践三

一、原题再现。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二、审题立意。

在影片或电视剧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可以侧重于思想内容,可以侧重于表现形式,可以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事件。“感悟”的选择,各具特色,可资借鉴。

三、选材构思

看过的影片和电视剧很多,但在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给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在切入点上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择最能打动你的。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会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可以先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然后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另外,在写作时用作比较的方法来写较好,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作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

四、满分作文点评。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早有耳闻云:“印度电影片时超长,而且歌舞极多。”看了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才真实感受到了这两个名副其实的印度元素。我本想把它当作一部喜剧片来看,但是影片强烈的主题氛围,使得我不得不分析影片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文章开篇点出感悟的主题:社会问题。

本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兰彻、法尔汉、拉朱由于相同的专业——工程学而相遇于印度国立工程学院,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和学院的压力,而他们的同学查图尔是一个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兰彻执意要让两位朋友知道死记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试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图尔演讲时捉弄他,结果在庆功时遇到查图尔,不得已与查图尔打赌,从而引起了开头查图尔、拉朱、法尔汉寻找兰彻的旅程。

他们得知他们的朋友并非兰彻,他只不过是因为好学而被前首相看重来代替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去上学来获得文凭。兰彻虽无属于自己的文凭,但他还是通过几年大学学习获得了大量知识,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对头查图尔所说的那个拥有50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这个人才。最终,他们一行人在某个地方找到了兰彻,故事终以大圆满的方式告终。对电影内容进行介绍,叙述清晰明确。

从兰彻身上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宋濂、东阳马生的影子,他们好学、善学,对学习总抱有满腔的激情,以学习为乐。孔老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宋濂、东阳马生、兰彻都是这样的人。结合所学的课文进行类比分析,突出影片中主人公的特点。

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换言之,就是说已经对学习没有一点儿激情了,这点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作为学生,对这点是深有感触的,有人曾经问我:“你物理学得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我莞尔一笑,说:“学不好物理,不是因为你比其他人笨,而是你对于物理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就是没有激情去学好物理。”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习的激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勤奋去弥补,但你如果对学习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学好了。”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以及自身经历进行分析,指出要想学好,最不可缺的是什么。

《三傻大闹宝莱坞》,喜剧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受益匪浅。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再次明确影片带给人的感悟之深。

点评】本文从一部喜剧片感悟出了社会问题,从片中主人公的好学乐学精神,想到了我国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自身,分析了现在不少同学厌学的原因,这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应该会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结构上,本文分析有条理,前后呼应,整篇文章浑然一体,虽然比较短小,但令人印象深刻。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名著 作文 单元 读后感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