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作业熔断机制”,为何引发争议?

小学 2024-04-13 08:00:12 62

原标题:“作业熔断机制”,为何引发争议?

“超过晚上9:30,写不完的作业也不用做了”……近日,广西南宁桂雅路小学发布了一则“关于作业熔断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每晚9:30后,学生要停下作业安心休息,即使未能完成课题,第二天也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校方称,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孩子们获得充足的休息。该通知引发争议后,校方已删除这篇推文。

其实,“作业熔断机制”的举措,并非新鲜事物。从2021年到现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多地都通过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发文的形式,推行过“作业熔断机制”。

强制熔断写作业时间,初衷是明确的、良好的:保障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管是从关照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看,还是从确保孩子们第二天有充沛的精神迎接学习看,“作业熔断机制”都值得点赞。它代表着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观念:学生的身心健康,比作业和成绩更重要;通过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来提升学习成绩,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舆论场上,“作业熔断机制”给人的第一观感,往往是好的。一些家长深受辅导孩子写作业到深夜之苦,或心疼孩子被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希望“作业熔断机制”改变现状的呼声,格外强烈。

“作业熔断机制”也有着政策支撑。2021年4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同月,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规定: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这些关于学生睡眠时间和写作业时间的规定,不可谓不细致。

但“作业熔断机制”从出现之日起,也伴随着不同声音,人们越来越看清一件事:“作业熔断机制”很容易在现实中异化为“初衷是好的,但很难执行下去”,甚至陷入形式主义的尴尬境地。

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其实,针对“作业熔断机制”的不同态度并不矛盾,而是一种殊途同归:“作业熔断机制”不是“一熔了之”,只有做好相关配套措施才能让其真正发挥出良好效应、兑现初衷。

一些人对“作业熔断机制”持保留态度,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来,人们担心,一些学习习惯不好、写作业拖拉磨蹭的孩子,会借着“作业熔断机制”逃避写作业,影响学习成绩;二来,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遵照“作业熔断机制”按时睡觉了,但难保“别人家的孩子”继续坚持写作业、学习,这样会导致孩子与同学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三来,严格执行“作业熔断机制”,会让老师布置的作业减少,而部分家长又深陷教育“内卷”和“鸡娃”无法自拔,势必会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这样就会让“作业熔断机制”形同虚设,甚至增加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焦虑。

坦白地说,以上问题都不是“作业熔断机制”本身的问题,但它们反映了某种现实,也指出了学校、家长和学生需要努力的方向:学校要更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控制量的同时,也要提升作业质量,向课堂要效率,让作业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指向性更强;家长要减少过度的教育焦虑和“鸡娃”冲动,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不能一味对孩子写作业大包大揽、“保姆式”辅导;学生自己要逐步学会自我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写作业时间,平衡好学习、休息和娱乐。

要看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地减轻,只要学校严控作业量,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保障效率,家长不额外布置作业,多数孩子按时完成并非不可能。“作业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新尝试,其积极作用和意义是值得肯定的。但“作业熔断机制”不是万能的、一劳永逸的,后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归根结底,还是要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之纳入对学校和地方的教育考核体系中,让追求“绿色升学率”从社会共识加快转化为自觉行动。

光明日报

初衷 睡眠 家长 时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