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小学 2024-04-10 15:00:12 35

原标题: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教育优质作者发文挑战赛#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考点解读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称为“文眼”“题眼”,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思想情感、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多重意思,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高频考点。常见的考査形式为评标题、换标题、拟标题等,如:①文章以“××”为题,有何妙处?②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③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标题能否换成××,为什么根据内容,为文章拟一个标题。

课文解剖

例1:标题含义: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部编版七下)“思考探究”一:

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

答案示例:“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经努力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返回途中他们全部被冰雪吞噬。“伟大”在斯科特等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并牺牲,但却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崇高品质。

技巧解密

一、知识掌握:

(1)标题含义。标题含义,指标题的内涵、意蕴。标题含义既有表层的,也有深层的。表层含义指的是文章中的具体事物、环境或情节。深层含义则是指这一事物、环境、情节中所包含的情感、象征义或言外之意。

(2)标题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营造)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概括或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的线索。交代写作对象,点明主人公或线索人物。点明或暗示、凸显文章主题。寄托……的情感等。

(3)标题好处。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运用问句,强调内容,引人思考。引用古诗词或歌词,富有文学色彩(增添文化韵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诗意,营造美好氛围。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或者富有哲理、发人深省。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二、答题思路:

(1)标题含义。

文章表层含义指的是……,点明文章内容,总领全文;深层含义指的是……,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标题作用、好处。

内容: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结构:贯穿全文线索。

主旨:点明(暗示、突出、凸显)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手法: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效果: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拟写标题。

要能点明中心概括大致内容。

反映独特的思想感受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

新颖、简洁、凝练、优美富有个性和诗意能吸引人的眼球。

示例:巧用修辞,例如《生如夏花之绚烂——聆听生命的吟唱》化用诗词,例如《巴山夜雨》形成对比,例如《永恒的瞬间》制造疑问,例如《人为什么要善良》。

实战解题

【2021年广西河池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⑧“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 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①段进行赏析,并说说本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

用。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在前面,母亲紧其后,我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4.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5.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我”10岁时和父母在暴雨中收获稻谷。

2.①这一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

②结构上,这一段照应标题和结尾,并引出下文插叙的内容。

3.“冲”字写出父亲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无畏和劳动的艰辛;“跟”写母亲默契地配合父亲;“踩”写出童年的“我”顺着父母的脚印行走。这三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一家人在雨中艰难、无畏地担稻谷回家的情景,写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劳动的艰辛,为下文“我”带领儿子雨中漫步作铺垫。

4.题目概括了文章回忆童年往事的主要内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难对人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①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让儿子也经历淋雨后获得成长的想法。②儿子对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议感到意外。③儿子对爸爸的信任,懂事。也有儿子对新鲜做法的新奇、感兴趣。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分析 父母亲 含义 全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