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作文随笔 || 王栋生:“意思”是“想出来”的

小学 2024-04-04 13:00:14 40

原标题:作文随笔 || 王栋生:“意思”是“想出来”的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意思”是“想出来”的

王栋生

教师改作文,认为什么样的作文“有意思”,取决于他对“作文”的认识,而未必是“共识”。有时,甲老师力荐的作文,乙老师认为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丙老师称赞“内容充实”,丁老师看一眼,则随手从自己班作文中翻出七八篇大同小异的……好多同行有类似的经历,见仁见智之外,也与各自对作文的认识有差异,特别是在应试教学的大背景下。

那些“有意思”、 让行家击节称赞的作文,往往过了一些年,仍然能被大家看好。高中生作文,不过是十七八岁时的“习作”或“戏作”,人们记住的,是十七八岁的学生敏锐的眼力,记住的是高中学生非凡的见识。

师不必贤于弟子,但是,至少要能“知好歹”,“知趣”。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作文写得很有趣,可是教师不仅不认为有趣,而且总要扫灭学生的兴致。20世纪80年代,曾看某学生的作文本,写了工厂宿舍区的各种琐事,写了学校课外活动的真实见闻,笔下的人和事,往往三五行字,却活灵活现,是另一种“世说新语”。可是这位学生是来找我评理的,任课老师的批语有“巧事怎么都让你遇到了?”“多关心该想的事!”,作文打分也比较低。问学生原委,大致猜得不错:那位老师认为“你的作文是照相式的”“你写的人都不够积极”。那位老师甚至不主张学生读小说,认为学生描述原生态是“会编”,主张“要有积极的内容”。和那位老师一样,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耳闻目睹”,也不认为学生的积累和提炼有价值。

何以见得那些人和事“没意思”呢?有意思的人,有趣的事,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想到。能从看似无味处发现“意思”,作文也就很好写了。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不会因为这位老师的脸色而消失。

示例1:

卡车司机说,他每次跑长途,都自备一些结实的绳子,虽然基本用不上。

交警说:“不要动不动戏称‘女司机’,闯大祸的,绝大多数是男司机。”

快递员跟客户说,以前做家教很赚钱,但没什么意思,一些学生呆里呆气的,“读书太少,只知道多做题”。

奶奶不愿看电视剧,说:“里头那些打仗的,种田的,个个细皮嫩肉,头发溜光,衣服新刮刮的,哪有这种事?不如看古装唱戏,人家在台上,是明着‘装’的。”

收集类似的事,把它记下来,有兴趣的话,写几行字的感想—— 如果一下笔就收不住,刹不住车,则随风飘荡,任意东西,反正那全是你想到的话—— 属于你。

以前上课时,有时由文本延伸一下,从现时生活中,提炼某个相同相近的意思,和学习材料对照比较。我总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更感兴趣,也许这是因为教学文本比较乏味,或是教育意义过于高级,或是离“日常”比较远,而老师说的一切,常常就在他们身边,甚至就是他鲜活的生活,那才是最有生命的语文,他或许更愿意和老师一同去观察人世间吧。

如果教师缺乏学习追求,墨守成规,一味采用灌输模式,学生不可能感知作文趣味。翻看一个班的作文,如果找不出几篇有“活气”的,往往是教师教学观念有问题。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是引导。在这些方面,教师应当有所反思,做些改变。比如引导学生观察,课堂可以做些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注意别人忽视的事物和特别之处,摸索问题的关键,探索事物的真相,等等,发现的“意思”,能成为作文的动力。

示例2:

有些人心灵手巧,做什么事都有股聪明劲儿,却总是得不到肯定;有些人平庸笨拙,百教不会,却会有人说他们“忠厚老实”。

语文老师每次看到听到“学霸”这个词,都会皱眉头。

在商店看到一件物品,美不胜收,买下;回到家摆放好,却没那种美感了,怎么回事?

示例3:

医生给患者开出的药方总价仅二十多元,患者因此认为医生“不专业”,投诉了医生。

学校不肯在寒暑假补课,被家长围堵校门,要求校长“下课”。结果校长竟然真的被免职了!

怎么有这种怪事?

示例的这些现象,有的出人意料,有的耐人寻味,有些则不可思议。类似的见闻,有人处之漠然,有人感到困惑,有人会寻根溯源,这些,都是作文需要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看起来平淡无奇,如果用心琢磨,则能有意想不到的“意思”。而如果对这些事视而不见,“不想”,总是需要别人启发、提示、开导,就很难培养思考和发现力。

有些中学生参加成人的谈话,对成人所说的话题没什么兴趣,埋头吃饭或是看手机,他们会说些学校教学“力度”方面的事,特别是关于成绩或“排名”,表现出对“名校”的崇敬,等等。中学时代,本该睁大眼睛看世界,想一些人生大问题,求知问道,本该重视友情了解人间;作为学生,你总是被动地忙于学习,呆板无知之外,再热衷于虚荣名利,格调是不是有点低?对此,语文教师是不是该有点敏感?

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在意彼此的“不同”。所有的“不同”都会有原因,有些原因还比较特别,有不少“故事”,甚至能写成小说。比如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当教师“没意思”,也许他们的老师从不在意“意思”,导致学生倦怠无聊。可是,我对“没意思”的说法也感到“有意思”,也会观察他们的趣味,真的也有不同。特别是一些长期把“没意思”挂在嘴边的人,竟然一生也没找到他的那个“意思”,这样的教育教学,是浪费生命。

现在,教室里坐着一些写不好作文的学生,他们是不是也觉得“作文没意思”呢?上了中学,仍然没能发现学习的趣味,没能发现人生的美妙,该是多么的空虚无聊,宝贵的年华也许就这样虚度了

有一年高考,媒体抢先报道“市理科状元”,找到该考生时,他正在游戏厅专心地打电玩,一脸茫然:“怎么可能是我?”他爹激动地告诉他“是真的呀”,种豆得瓜,他倒没疯,只是依依不舍地回家。电视新闻报道称他“为人低调”,以前只是“年级25名”,本次超常发挥,云云。老师们笑翻了:电视台“作文”编得拙劣—— 他其实是“班级25名”!平时玩得不亦乐乎,整个高三快活得不得了,这回运气真好,谈笑间,进了人们苦苦追求的名校。这正是当下比较好的教育故事。我觉得很有趣,不管是“毁灭给人看”还是“撕破给人看”,都启人神思,于是有机会就说给老师们听,希望他们和我一样感到“好玩”,可不知为何,常听到一声叹息——“不公平!”

更好玩。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1期]

作文 教学 意思 生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