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

学霸的5个好习惯,你家的孩子有吗?

小学 2019-07-18 10:19:02 123

     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有两种,一种就是踏实勤奋好好学习,这种最让人羡慕;而还有另一种就是该玩就玩该学就学,从来不耽误学习也没有荒废娱乐,成绩经常名列前茅,这种招人嫉妒不过也不得不佩服。这些孩子往往是有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他们的学习往往比别人更高效,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吧!

学霸的5个好习惯,你家的孩子有吗?

  一、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1. 预习的好处

  (1)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知识。

  (2)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好。

  2.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课本内容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难也不必钻深,只需顺手用笔做出不同符号的标记,把没有读懂的问题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

  (2)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铺开。

  (3)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时间多,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反之,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

  学习不好的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还需花大量的时间去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一点时间去预习。其实,这种学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预习上。

  3. 具体该怎么做

  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

  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画出书上的重要内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就应该记下来。

  思:指有的时候要想,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

  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课本后的练习题要进行尝试性的做一做。问答题答一答。不会做,不会答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教师在授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老师提出。

  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狠抓听课环节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听好课的目的呢?总的要求是要抓住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带着问题听,听清内容,记住要点,抓住关键,着重听老师的讲课方法与思路,释疑的过程与结论。

  ★ 具体要求

  (1)要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千万不能思想开小差。如果在老师启发下,自己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来,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课堂上的“分心”,是学习的大敌。

  (2)听课中可以尝试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作判断、试下结论。看看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找出对与不对的原因。

  (3)要力求当堂理解。理解是掌握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及规律的思考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理解呢?

  如果在思考中出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举手提出问题。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时间解答你的问题,应继续听老师的讲解。课后再去请教老师。

  (4)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听课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因此,不能把知识听懂了与课听好了等同起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