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的常见坏习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改掉!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好的习惯可以带来好的结果,而坏的习惯只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在许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是由于有一些坏的习惯在作怪。考名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还是那个学习的坏习惯和改正方法。家长帮孩子改掉吧!
1、学习漫无目的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2、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3、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靠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4、学习不认真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不注意,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收到严重的影响。
5、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二聪。”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改正孩子的坏习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