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
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
小时候我们大多数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所谓的听话,就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利益。提高成长的困难,篡取孩子的成就感,留给孩子的只有问题和挫败。所以孩子只要听话就能变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吗,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因此,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辅助,而非主导。腐朽的学校教育体系,毁人不倦,多少天才玩砸他们手里。主流父母大都也只接受了碎片化的分科教育,只能为教育提供经济基础,充当取款机。这就导致,子女在成长的路上,实际上只能靠天吃饭和一厢情愿。
家庭教育,为中学及以前主导教育,进入高等学校,子女已经实际脱离家庭,家庭教育是伪命题。为了符合主流口味,我暂把目标定为,面向清北或藤校的知识精英教育。
第一季:知识精英之路
要想子女上清北或藤校,父母至少一方要具有清北或藤校的学识,这是基本前提。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求或者期待子女做到,另外,我们自己都没有求知精神,怎么去言传身教,让子女保持持续的求知动力。因此父母必须有求知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子女。
小学和中学阶段,涉及学科有中文,英文,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和生物,并不多。作为父母,细节可以不必深入,但必须从整体上掌握这些学科,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即,从更高的维度俯视这些学科的知识,并融会贯通。
举两个栗子:
1,几何,我们要掌握欧几里德几何(简称欧氏几何)背景,形成和发展,还有其演绎体系,从5个公设到5个公理,再到23个概念最后演绎出467个定理。此外,还要掌握罗式几何和黎曼几何基本体系,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物理,中学物理学主要讲牛顿的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这些理论又是如何建立起来,他们局限和使用范围,他们的理论体系如何演绎。此外,还需要知道核能,光学,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以及最先物理学取得的进展。
其他学科以此标准类推。
作为父母,掌握这些学科的体系脉络,已经具备超越上清北和藤校的学识,家庭教育必能得心应手的展开。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实际操作。
1,父母将作为子女的灯塔,树立在他们前方,为他们照亮求知的方向和道路。父母的求知精神,将以实际行动,传递给子女。求知精神是求知的动力和本质,具体的学习过程,是求知精神的表现。很大部分学生,虽然在上学,其实不具备求知精神,因为他们是被动,推着走的。
2,每个学期开始前,父母将为子女构架好这个学期学习内容的整体架构,让他们对学科和学期内容,在心中建立起整体框架和认识。这种架构花的时间并不太多,父母时间是足够的。学校教育和学习,是这个知识框架的补充和细化,就像房子一样,学期开始前建筑框架已经做好了,学校教育的任务,只是砌墙和装修。这样,主次关系就得以理顺了,家庭承担起7-80%的教育责任,学校教育只需承担2-30%,作为补充和辅助。
3,父母和知识界,学术界,相关智库的朋友,形成协同关系,定期组织子女们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同时各方父母讲授自己擅长的方面。这样避免孤立学习,修行和求知的最好的方式,都是拥有合适的人群,集团化进步。
通过以上三点,子女已经建立起超越应试需要的知识了。这种方式,还会让学校教育事半功倍,知识沿着既定的框架顺势攀沿成长,学习也将一个愉快的过程。不会像老师们常说的:“恨不得把学生脑袋花开灌进去”。做到这点的少部分家庭,子女上清北或藤校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将碾压主流家庭。
上北大清华要多少分 北大越来越不如清华 清华和北大互相看不上 清华北大培训班 清华北大家教 北大清华自考 北大 清华比北大强太多了 怎么上清华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