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题

教师资格 2019-07-29 06:13:58 166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题

1.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性?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解析】答案选D。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包括5个方面: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题干中说到: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具体包括两层含义:同一方面不匀速,不同方面不同步。这里所说的指的就是同一方面不匀速,因此对应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征。针对不平衡性,教学应当做到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解析】答案选C。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又叫问答法,指的是不将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对应的是教学方法里面的谈话法,谈话法指的就是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就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解析】答案选A。此题考察的是德育的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榜样示范法、道德修养法。题干中,王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廉颇将军的榜样,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把钱归还失主,运用就是榜样示范法。

4.小马上课时总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以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教室的后排?()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迟强化 D.替代强化

【解析】答案选B。此题考察的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正强化指的是给予愉快刺激,增加反应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指的是撤销厌恶刺激,增加反应发生的频率。题干说到:减少被老师提问的次数,属于撤销厌恶刺激,因此,他总选择坐在教师后排。正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提升了反应发生的频率,属于负强化。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练习题,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中公讲师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考试题库:[各地区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备考资料:[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备考资料 [各学科知识]备考技巧

>>>更多教师资格笔试备考资料请查看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