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十分钟试讲教案&2018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四批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二战相关的照片,请同学们一起谈谈你所了解的战争?
引导学生从“战争”中得出一些词语:恐惧、绝望、死亡……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明确:(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2.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你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参考答案】
我在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历史,学会侧面描写,但在课堂上可能有学生对于二战的历史知识过于陌生,理解文本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在课前或者课上进行一定的背景补充。
语文课堂应达到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课堂上并没有设置学生去练习侧面描写,可以在课后的作业有所涉及。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请你谈谈这篇新闻作品哪里体现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
新闻作品的第一原则就是真实,所有的新闻作品都不应例外,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满足这一原则。真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客观事实的真实。是指在报道上内容的真实,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发生的大屠杀是确定无疑的客观事实,这一层是历史上的真实。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其次,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侧面的展现奥斯维辛的恐怖,作者刻画的参观者的感受也是真实性的一方体现。
综合以上的内容可知这篇新闻作品的真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史实的真实性,一是作者刻画参观者情感的真实。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包身工十分钟试讲教案 高中语文面试重点篇目 高中语文试讲万能稿 2019教资高中语文真题 包身工教师资格证面试 山东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 祝福教师资格证面试真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