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白皮书参考答案三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卷(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为: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2.【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
3.【答案】A。解析:幼儿掌握各类词的顺序:儿童先掌握实词,后掌握虚词。儿童对实词掌握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幼儿对其他实词如副词、代词、数词掌握较晚。幼儿对虚词如连词、分词、助词、语气词等掌握较晚。
4.【答案】C。解析:理智感(又称为智慧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幼儿会说话之后,其求知欲开始日益发展,好奇心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大约5岁左右,幼儿的求知认识兴趣开始萌发,理智感也同时开始迅速地发展,这时期突出的表现是:幼儿很喜欢提问。
5.【答案】B。解析:心理学家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的类型分为三种: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题干中的妞妞在刚与母亲分别是表现出了焦虑,不是回避型,但是很快恢复了平静,不属于反抗型。妞妞的表现是典型的安全型依恋。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解析:幼儿园常规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规、保育常规、教学常规等,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9.【答案】A。解析:正确处理伤口后,应尽快把幼儿送医院。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能行之有效地预防发病。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选择中A项的时间被咬伤之后的48小时内是最佳的时间。
10.【答案】C。解析:我国在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妈妈说我是个好孩子”。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4岁左右的孩子有一半以上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但主要是从个别方面或局部来评价自己;5岁左右的孩子则进一步;6岁的孩子则能从多方面进行评价。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幼儿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还不能深入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
幼儿初期的孩子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
12.【答案要点】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2)适宜性原则
①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②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差异。
(3)幼儿参与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6)安全性原则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1)社会要求的提高。
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必须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机会、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2)生活制度的变化。
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没有出勤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的照顾比较周到和细致;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教师对儿童在生活上的照料明显减少,生活主要靠儿童自理。
(3)师生关系的不同。
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是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窄。
(4)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
学前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有许多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进行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教室内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教育内容加深,形象化的方法减少。
学前阶段的教育内容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多种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幼儿在玩中学,教师指导方法比较直观、灵活、多样,没有家庭作业及考试制度;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课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固定、单一,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及必要的考试制度,学习成为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