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报考要求&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一【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答案】C。解析:图中等高距为5米,东南角地势最低,海拔为20到25米之间;东北角地势最高,海拔为80到85米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到65米之间,但不会是55米或65米,故C项正确。
2.【答案】C。解析: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密集,表明该处坡度大,河水流速快。故选C。
3.【答案】B。解析: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是3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但该处设计的坝高达不到13米,故应选另一处。另一处为5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地形,此处建坝坝顶海拔可为55米,坝底海拔可在40~45米,坝高在10~15米,符合要求。对照比例尺,55米等高线距离最近处约为40米,B项正确。
4.【答案】C。解析:读图,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应关于12月22日对称,即在12月22日前45天左右,大致是11月7日,C对。A、B、D错。
5.【答案】B。解析:读图,1月份,①地河流进入汛期,②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正值夏季,是枯水期,A错。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受西风带影响,盛行西北风,B对。①地为热带草原带,②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错。②地沿岸气候受寒流影响,①地不受寒流影响,D错。
6.【答案】B。解析:比较图中1、7月气温曲线相对位置可知,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说明该大陆位于南半球,故排除选项D;在大陆西部距海岸200km左右的位置,全年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说明这里的海拔高,图中显示由山麓到山顶的温差大约20℃,该大陆西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大山脉;根据各大洲的地形特点可知,南半球西部有高大山脉的大陆只有南美大陆,故选项B正确。
7.【答案】D。解析:图示区域位于34°S纬线大陆附近;结合图形可知山脉西侧5~10月降水量多,即冬季降水多,应该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带带来丰沛水汽形成的;山脉东侧11~4月降水量较多,即夏季降水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造成的;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与降水量关系不大;地形、洋流对降水影响较小,所以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项D正确。
8.【答案】C。解析:读图,图示花岗岩切断了石灰岩,说明形成晚于石灰岩,A错。乙山为褶皱构造的背斜结构,是褶皱山,背斜山,B错。甲处的岩层向下凹,位于向斜的槽部,C对。地形起伏和缓,主要为海拔低的高原,D错。
9.【答案】D。解析: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是丙处有断层破碎带,②对。图中,没有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①错。图中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③对。图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在地表并不低洼,没有形成低地,④错。D对。
10.【答案】C。解析:②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1.【答案】D。解析: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⑤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黑灯工厂”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所以最适宜技术指向型工业,B对。原料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力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都需要劳动力较多,不适宜关灯生产,A、C、D错。
13.【答案】A。解析:“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加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A对。不能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B错。与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无关,C错。可能会加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D错。
14.【答案】C。解析: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的省区,应是0-14岁儿童比重最低,人口老龄化比重最高的省区。读图,根据图例,人口老龄化比重最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丙省区,C对。
15.【答案】C。解析:该服务包含了追踪和查询两种功能,分别具有这两种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和GIS。
16.【答案】B。解析: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
17.【答案】D。解析: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18.【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或海陆轮廓可知,图示国家为马达加斯加,属于发展中国家。①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该地地广人稀,草原广阔,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19.【答案】C。②地是热带雨林气候,与印度尼西亚水稻种植业区的气候类型相同,其水稻种植经验适合该地借鉴。
20.【答案】A。该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水平低,发展高效农业首先需要解决科技投入问题。
21.【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水资源短缺。
2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城市的发展条件,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多,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的经济中心。
23.【答案】C。解析: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形态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农业组织形式,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其中,自由式农业圈为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如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鲜奶、花卉等。所以,蔬菜、花卉等农业分布在自由农作带。
24.【答案】D。解析: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而流水作用居首位。
25.【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土壤成土母质”;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因此是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26.【参考答案】
(1)根据不同的地理主题和知识属性,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有利于保持地理学习注意力,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如选择地图教学法、“模拟旅游”教学法、学科联系教学法等进行组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更适应教学的方法。
(2)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用问题解决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资格报考要求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 教师资格证统考省份 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考试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 考教师资格证都考啥 如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