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白皮书(中学语文)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 2019-07-18 09:53:40 141

中学语文科目教师资格笔试备考指导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在《风筝》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精神的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等,但没有涉及相关民间文化方面的内容,其他选项均有涉及。故本题选择D项。

2.【答案】D。解析:在古诗中“燕”多表示的是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则更多地表达对家乡、亲友的思念。A项、B项表现的是今昔对比的悲愤;C项表现对春天的喜爱;D项表现对家乡的思念。故本题选择D项。

3.【答案】D。解析: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通过一个凄美的故事向人们展示战争对人,尤其对妇女造成的摧残,对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造成的灾难。B.《兵车行》为杜甫的叙事诗,全诗通过描摹送别惨状、征夫后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C.《静静的顿河》为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展现了1912-1922年间俄国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经历。D.《边城》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非战争题材。

4.【答案】C。解析: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司马光砸缸”是历史故事,属于事实论据。

5.【答案】B。解析:传说古代杜康是酿酒始祖,故后世常用与酒密切相关的“杜康”来代指“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一句中借“杜康”来代“酒”,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项和C项中的“乌鹊”和“明月”虽代指人才,抒发作者求贤若渴之情,但“乌鹊、明月”与“人才”不存在密切关系,只在此诗中暂时指“人才”,故不是借代修辞;D项中单纯表达了作者求贤不得的苦闷。故本题选择B项。

6.【答案】B。解析:A项寸草不留,连小草都不留下,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非常严重的景象;B项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C项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片言只语意为“零零碎碎的话语”,此处误为“语言简洁”。

7.【答案】C。解析:题干中“王”字为使动用法,意为“使……称王”。A项中“活”字为使动用法,意为“使……活”;B项中“舞”字和“泣”字为名词活用的使动用法,意为“让……起舞,让……哭泣”;D项中的“亡”字为使动用法,意为“使……灭亡”。C项中“水”字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故本题选择C项。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阅读方法”的理解。B项是关于写作的表述;C项是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内容;D项是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因此,本题选A。

9.【答案】B。解析:考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10.【答案】D。解析:改写训练旨在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表述,并进一步体会老王这一人物形象,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D项。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实施,主要考查诗歌教学。教师借助配音培养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想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是没有体现“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故选择B选项。

12.【答案】B。解析:课堂导入语要体现本课宗旨,具有一定的概括力;要求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该导入符合要求且教学目标明确,B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项。

13.【答案】C。解析:拓展延伸环节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工具性(听说读写)原则,而且我们要注意拓展延伸环节也要考虑设计的适用性,结合学生自身的水平,要保证学生能完成这项任务,而仿写诗歌对于学生来讲稍有些难。

1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合作学习教学。该教师采用的是“文字圈”合作学习法。它是在西方文学和语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专门的合作学习方法,有着丰富的组织形式,其实质是一种通过小组形式进行文学阅读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分成小组的学生们聚在一起深刻交流讨论某一经典文学片段,学生的交流活动依据所读的内容决定,可能包括作品中发生的事件、人物性格、作者故事以及个人的想法和经验等。在文学圈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工作都须是具体明晰的,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学生在小组阅读活动中须承担相应的个体责任,进而促使他们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这一组织活动中,学生的不同工作也减少了彼此竞争的压力,反而能够相互帮助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团队精神。故本题选择C选项。

15.【答案】B。解析:活动二以文体划分小组,重在了解各个文体的特点,经典篇目只是辅助,并非重点。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1)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没有照抄或照搬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或现成的教案,而是用心去解读文本,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依据平日对学生的了解,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演绎出精彩无限、创意无限的语文课堂教学。

②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师生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对话”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了学生心灵和文本的碰撞,让学生集体智慧的得以充分的突显,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阅读。

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通过观摩影片发表自我感悟,更好的进行对比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④引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自我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不断增强理解文本的能力,不迷信权威,不断摆脱依赖老师讲解的心理。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①该教师在学完课文后播放影视剧进行对比,让学生自主的寻找不同点,但在学生回答后未能系统的进行总结点评。可以针对学生找出的不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播放这些不同点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印象。

②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引导,没有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对于情节改编的处理,应该辨证的去看待,教师没能做到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建议在学生讨论时及时予以点评,从多个角度看待影视剧改编,在后期进行优劣双方面的总结,更好的让学生学会理性看待问题。17.【答案】错别字:角角——佼佼;抚蔚——抚慰

病句:通过阅读书籍,使我童年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彩有趣。

修改后:阅读书籍,使我童年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精彩有趣。

18.【参考答案】

这篇作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整篇文章论述了阅读的乐趣和意义。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能让人的情感得到升华。文章的论据充分,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很多名人名言来论证读书的作用,同时也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读书的作用和乐趣。论证的方式多样,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展现了作者的文采。文章的语言严谨朴素,能够吸引读者,娓娓道来,文中没有过激的语言和言辞,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了很多的书籍,并且有很深的感悟,能够劝告读者要辨别书籍的好坏,做出选择,阅读经典作品。文章的结尾回扣题目,有始有终,让人回味无穷。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20.【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文基础常识;熟练掌握多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感受《孟子》的语言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通过情景模拟,深化主题,做到情感价值观的迁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确立依据】

①依据新课标(2011版)要求。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要求。《孟子》篇幅短小,但蕴含的道理丰富,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启发引导。必要时要辅以口语表达以及写作练习来加深学习。

②课文导语对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指导: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绝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不忘启迪。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本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启迪。

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将孟子所说的“义”链接到现实生活中来,拓展了生和义的现实内涵,一举多得。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照顾了在理解上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1.【参考设计】

一、导入:

谈话导入。

1.鱼和熊掌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2.在生与义之间,你会做出怎么的选择?为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孟子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句读、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并结合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

3.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释疑,翻译全文。

4.教师讲解重点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

5.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且教师出示ppt,了解有关孟子的资料。

三、深入研读

再读课文,回答: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舍生取义。

2.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明确: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小组讨论:

3.围绕着中心论点,孟子是怎样论证的呢?

明确: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文章一开始用“鱼”和“熊掌”来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以此引出本文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

举例论证——“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形象证明了“义”重于“生”的观点。

对比论证——第一段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为什么要“舍生”第二段中把“乡”与“今”对“万钟”的不同态度做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舍生而取义”这一观点。

道理论证——第二段强调了本文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4.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是如何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论证的。

四、拓展延伸

你觉得孟子的观念在现今社会还适用吗?为什么?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

作业:课下尝试背诵课文,并搜集有关的名人名言。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688-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白皮书”即可查看2019上各学科教资笔试白皮书

回复“易错题巩固练习”即可获取备考练习答案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