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白皮书(中学生物科目)答案及解析
中学生物科目教师资格笔试备考指导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故选C。
2.【答案】D。解析: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子房壁发育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图中①与④分别为子房、种子,D正确。
3.【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由7呼吸道和6肺两部分组成,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正确;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肺由许多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非常薄,都是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丙图中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细胞组成,C正确;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外毛细血管网内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有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通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故选D。
4.【答案】C。解析: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和少量O型血,A错误;血液中红细胞最多,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大大增多,但不会超过红细胞的数量,B错误;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C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D错误。
5.【答案】B。解析:免疫是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正确;计划免疫是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并不能使疾病痊愈,B错误;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正确;预防接种是重要的特异性防御措施,属于计划免疫,D正确,故选D。
6.【答案】C。解析:目前动物的种类约有150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占95%以上,但这不是无脊椎动物与有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A、B错误;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C正确,D错误,故选C。
7.【答案】B。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该繼木每年的4~5月其树一半开白花另一半开红花,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开出白花、红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植株上即可,故选B。
8.【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A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B错误;营社会行为的群体内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首领”,由它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C错误;孔雀开屏,是通过动作向雌鸟示爱求偶,属于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
9.【答案】B。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及本质上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
10.【答案】B。解析:根毛细胞吸水能力与其细胞液中水相对含量有关,如细胞液中水的相对含量少,则根毛细胞吸水能力强,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水,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D正确;据图分析,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C正确,故选D。
11.【答案】C。解析: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保鲜的效果,故选C。
12.【答案】B。解析: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随环境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应当先上升后下降,因此cd段的位置会先上升后下降,B错误;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当其他条件适宜时,植物缺Mg2+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达到和呼吸速率一致时的光合速率所需光照强度增加,b点右移,C正确;外界条件适宜时,限制c点之后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也可能是光合色素的数量,D正确,故选B。
13.【答案】C。解析:细胞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能无限增殖,但没有失去原来细胞的所有特点,A错误;细胞分化后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关,但与其功能有关,C正确;因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故选C。
14.【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图一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其中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Xb、AXb、aXB,共三种,A正确;由Ⅱ5×Ⅱ6→Ⅲ11,可知Ⅲ11和Ⅱ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则Ⅱ7为色盲患者,故1号携带色盲基因,2号不携带色盲基因,所以Ⅱ8不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为1/2,Ⅱ4是白化病患者,所以1和2均为杂合子,Ⅱ8基因型为1/3AA、2/3Aa,综合分析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B正确;如果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色盲,所以基因型是XbXbY,由于父亲不含色盲基因,所以两个带有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即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C正确;Ⅲ11患白化病,所以其父母基因型均为Aa,故Ⅲ1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AAXBY或2/3AaXBY,由于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所以Ⅲ10的母亲3号携带色盲基因,其父亲4号患白化病,故Ⅲ10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1/2)或AaXBXb(1/2),Ⅲ10和Ⅲ12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4=1/6,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1/6=5/6,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不患色盲的概率为1-1/8=7/8,则所生子女中发病率为1-5/6×7/8=13/48,D错误,故选D。
15.【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可以使人患肺炎和使小鼠患败血症,A错误;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B错误;肺炎双球菌为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噬菌体只含DNA,故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D错误,故选C。
1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甲无细胞核,可以边转录边翻译,A正确;乙图基因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B正确;图中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遗传信息的流向为:DNA→mRNA→蛋白质,C正确;甲细胞无线粒体,D错误,故选D。
17.【答案】D。解析:捕食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绝对优势种,为其他生物的生存开拓了空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不利变异的淘汰和有利变异的保留过程,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由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因此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C错误;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能阻断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故选D。
18.【答案】D。解析: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起作用,且神经调节中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A、C正确;激素作用后即被灭活,血压随之恢复正常,B正确;兴奋在体内传导时是单向的,D错误。
19.【答案】B。解析:极性运输指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与单侧光和重力无关,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方向,A错误;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幼根大于幼芽,C错误;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未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B。
20.【答案】D。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是不同的,不均为6个核苷酸序列,A错误;DNA聚合酶只能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DNA片段,不能催化其他反应,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复性、延伸,B错误;通常采用载体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抗虫基因成功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后,是否能正常表达,还需要其他控制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等控制,D正确,故选D。
21.【答案】C。解析: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故选C。
22.【答案】A。解析: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学习主体的全员性和互动性。题干中“三者”分别属于本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答案选A。
23.【答案】D。解析:评价提问的表达形式通常如下:你同意/你认为/你相信/你觉得/你喜欢……?为什么?故选D。
24.【答案】B。解析:标本能真实反应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部分过程性特征;可用缩时的方式表现复杂、长过程概貌;可表现同类生物体的比较解剖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物受时空限制,故选B。
25.【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选择性必修部分有“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和“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模块;选修部分涉及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及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故选D。
二、简答题
26.【答案】(1)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②⑦
(2)ATP [H] 增加
(3)光照强度 CO2浓度
(4)右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甲是叶绿体,其通过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来增加膜面积;①表示水,②是[H],⑦氧气,水的光解可以产生O2和[H]。
(2)根据题意分析,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由于缺少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导致图1中的“⑥一⑤一⑥”的暗反应不能正常进行;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的环境中,蒸腾作用增强,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减少,暗反应减弱,因此叶肉细胞内物质⑥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
(3)图2中光照强度低于F时,光合速率的曲线处于上升阶段,说明影响大豆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在最适温度条件和F光照强度下,植物已经达到光饱和点,则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因此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速率。
(4)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条件下,若将图2的实验温度升高5℃,则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导致光补偿点E增大,因此E点将向右移动。
27.【答案】(1)基因的分离
(2)AaBb、 AaBb
(3)aaBB、aaBb 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 1/4
(4)甲组中黑身残翅 在25℃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
(5)基因和环境共同
解析:(1)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根据子代雌性和雄性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基因型均为Aa;根据子代雌性和雄性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例均为3∶1,可判断双亲基因型均为Bb。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
(3)Fl中黑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aaBb;乙组在35℃环境中培养,表现型为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纯合子所占比例为4/16=1/4。
(4)检测F1中灰身长翅雌果蝇(X)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方法,让其与甲组中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若F2幼虫在25℃环境中培养,成体全为灰身长翅,则X果蝇为纯合子。
(5)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化学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和情景体验,提高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2)材料中的活动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①该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下进行学习。
②该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材料中的“手拉手捏海绵”“排排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③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9.【参考答案】
(1)案例一:数学模型;案例二: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概念: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概念: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
(2)
四、教学设计题
30.【参考答案】
(1)本节课的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难点: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引导学生设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由“问题探讨”所呈现的曾经在科学界争论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哪个是遗传物质?”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谨和实验方法的科学;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688】-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白皮书”即可查看2019上各学科教资笔试白皮书
回复“易错题巩固练习”即可获取备考练习答案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