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院士高考记忆里的“奋斗与卓越”

公务员考试 2019-08-15 00:13:46 112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院士高考记忆里的“奋斗与卓越”。

197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中国恢复高考的元年。

彼时已30岁湘潭青年陈政清在这一年以 “高龄考生”的身份,走进了高考考场,而在益阳的一个考场,年仅17岁的谭蔚泓跟着姐姐参加了高考。

彼时,他们没有任何交集,1978年,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陈政清去了湖南大学的力学系,而谭蔚泓则去了隔壁的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

40年后,当他们再次回忆起当年的高考岁月时,他们有了让人艳羡的交集:教授、院士、博导,当然还有一个更醒目的标签:湖南大学。

40年,对一个情感细腻的写作者来说,这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光阴故事;对一个有着复兴壮志的国家来说,这是经济发达、社会崛起的光荣与梦想,而对两个已成为学界大咖的院士来说,这四十年,更是“翱翔学海”“不负重托”的静美岁月。

多年过去,关于那年的高考,仍是两位院士兴奋雀跃的记忆。在陈政清院士的30岁,尽管高考已迟到11年,但是恢复高考消息的传来,仍会带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振奋,而对于彼时17岁的谭蔚泓来说,恢复高考,是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

在那个流行“上山下乡”的年代,他们经历着时代变革的阵痛,背负着后人难以想象的时代枷锁,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得享时代变革带来的命运“福音”。但是,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真正在高考“扬帆起航”的秘密,还是在于他们的努力奋斗。陈政清院士在当时“无论有条件还是没有条件,我都坚持看书学习。农村夏天蚊子多,我穿上长筒胶鞋看书,曾被当作笑话在‘知青’中流传。”而谭蔚泓院士则对“晚上和姐姐一起躲起来搞复习”记忆尤深。这是属于他们的芳华。

多年过后,当他们气定神闲地谈起当年的备考经历时,背后正是他们为自己的高考梦想所付出的汗水,那种艰辛与不易,恐怕只有亲历者才能够真正体悟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对高考的“梦想终于扬起风帆”“不负重托”的感慨中体味一二。

彼时的高考,与今日高考,已大不相同,但是,在人生进阶意义上可能还是相似的。作为人才选拔机制,高考给命运带来的改变,终究是有限的,未来人生改变的可能性,依然需要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不懈奋斗。在两位院士的高考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属于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他们为了“梦想”“重托”在学术中的艰难跋涉和坚持不懈,也看到了大学之于他们的意义。在陈政清院士的回忆中,他不无深情地描述了那时在湖南大学所亲历的“最安静”“最热闹”“最长龙”,这“三最”无不闪耀着千年学府——湖南大学的优良学风,这是湖南大学在教书育人上无比珍视的宝贵财富,让这样的学风不断得到传承,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最靓丽的校园风景。

回忆过往,陈政清院士说,他用15年时间完成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工作者必需的教育与训练;谭蔚泓院士总结道,在30多年的生物分析化学和分子医学领域基础研究中,做出了一些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科研成果,并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肯定。在这15年和30年时间里,从来都不是他们一个人在孤军奋斗,他们不无深情地回忆大学、社会、国家给他们提供的机会和帮助,尤其是他们所供职的大学,为他们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平台。正是个人的坚持和努力,时代的机遇赋予,铺就了他们的卓越之路。

可以说,“永久奋斗,追求卓越”在两位院士身上有着完美的演绎。2018年6月14日,湖南大学2018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在岳麓书院明伦堂举行,一群优秀的毕业生,在自己的师长面前,畅谈大学生涯的求学心得,立下“永久奋斗,追求卓越”的宏愿。这既是成大器者的共识,更是大学精神的传承。

文/高亚洲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局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咨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课程 公务员国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 国家公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