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溺亡&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双胞胎溺亡后仍有人犯险是什么心态?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双胞胎溺亡后仍有人犯险是什么心态?
背景:近日,一对到青岛旅游的北京8岁双胞胎姐妹在黄岛区某海滩失踪双双溺亡。目前在事发海滩,每隔数十米就有禁止游泳的提示牌,还有广播播放“水下有暗流,禁止下海游泳,注意人身安全”。但有自媒体曝料,仍有不少游人带着孩子在这片海滩游泳戏水。
中国青年报发表宋潇的观点: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父母总爱跟我说,某某鱼塘和水池淹死过人,一定不要去那儿玩。爷爷奶奶也经常提醒,后山有野狗野猫出没,出门不要走那边。这些带有“吓唬”意味的警告,让我的童年免去了不少危险。奇怪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俗语,也变得更像一种讽刺。就拿双胞胎溺亡悲剧来说,不过才两天而已,当双胞胎姐妹的家人正悲痛欲绝,当多数围观者还沉浸在悲伤和同情的氛围中时,竟有父母又带着孩子下到了海里,甚至有工作人员在提醒的时候,还遭到了拒绝和排斥。甚至有家长称:“虽然听说了双胞胎姐妹溺亡的意外,但是她们出事是因为孩子妈妈太马虎,哪有带着孩子还看手机的?你看我们,都牢牢拉着孩子的手,看孩子的时候,视线不可能离开一秒钟。”只要牢牢拉着孩子的手,就一定安全了吗?未必。溺水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自以为熟悉水性、安全措施做得很好的。好比“海恩法则”所提到的那样,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悲剧的发生也是如此。一条条血的教训没能让人牢记规则,会有更多惨痛的事件发生。这才是悲剧的可怕之处!
小蒋随想:对安全警示置若罔闻的成年人估计觉得,不过是在水边玩水,又不往深处去,没啥大不了。再就是,看到一个人去了,随后就有人跟去,不少人辩称“别人都去,自己也可以去”。某些人还有更冷漠的想法——正规浴场还有溺亡的呢,难道就不游泳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不当回事儿心理,混合掺杂在一起,使一些人的胆子大起来,无所谓地迈入禁区,这才是最要命的!孩子不懂事、不知危险,情有可原。一些父母带着孩子以身犯险,甚至对旁人的好意劝导报以冷脸,只能用不知好歹解释。必须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就算一些家长带孩子在危险地带玩耍没发生意外,但孩子看到“禁止”的提示,听见工作人员劝导,爸爸妈妈却置之不理,今后孩子是不是也会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不遵循其他规则?这样的“示范效应”,某些为人父母者想过吗?更重要的是,违规就会面临惩处,甚至会令当事人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某些父母不要光为孩子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上下“血本”,更应教孩子最基本的遵章守纪。当孩子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有了自律性,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反之,某些孩子似乎学了很多东西,但如果没有学到最重要的一课,保不齐未来会摔大跟头。一对双胞胎姐妹殒命是一起悲剧。某些人不吸取前车之鉴,仍没有唤醒规则意识,更是一种悲哀。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双胞胎溺亡 双胞胎溺亡以后 双胞胎女孩溺亡 双胞胎女孩为什么溺亡 双胞胎溺亡为意外 4岁双胞胎溺亡 双胞胎溺亡评论 双胞胎海边溺亡 双胞胎溺亡原因公开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