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要求,好的答题习惯会为你的高考加分!
历史主观题是决定我们历史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考试当中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历史学科是属于文科,人文社会学科。它答题的技巧主要是通过文字,阐述道理,不想理工科一样,通过计算、测量、列公式来获得分数。因此,当我们选择在历史主观题做答过程当中一定要有规范性的要求。
今天,考名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主观题在答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做到四大规范要求:
01、高考题注重“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和运用,特别是在卷面中呈现大量的材料,因此在做题过程当中我们要规范阅读材料的程序,应当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读引言(题引)
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者主题式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中西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
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因此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读材料正文
这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在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划关键词、句,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信息。
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个层次的中心。
读材料出处
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要高度重视。
02、在平时的考试当中,好多同学总是抱怨所答内容不能得分,主要问题一是基础知识薄弱或者表述不准确,二是对题目的规定性没有很好的研究。
所以,在下笔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明确题目的要求。一般一个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信息来源或者答案出处:表述为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题要求:分析、概括、列举、说明、比较等。
核心词(答题语):原因、影响、特点、措施等。
限定词:时间、地点、答题范围、答题角度等。
在大家平时考试当中,容易忽略的是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审题要求,即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
03、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其他答题基本思路:
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要提高高考历史成绩,首先要熟悉教材,多思,多悟,多联系,构建历史主干知识框架体系,从宏观驾驭基础知识,掌握各个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从微观落实基础知识。二是多研究审题、解题、答题的技巧,提升答题能力。把握审题要素,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新材料、新情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解答。三是要精选历史复习资料,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及早体会高考题。想要高考历史加分,就一定要在细节上多做努力。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