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上本科会越来越难?新高考变化趋势预测!
以后上本科会越来越难?新高考变化趋势预测!近日,全国各省本科批次高招工作已经开始,录取工作火热进行时,那么大家知道今年的高考与往年有所不同,新高考已经来临,2022年新高考改革全面完成时,高考将会以崭新的面貌改变以往的一切,准高三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考名校网小编就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后上本科会越来越难?新高考变化趋势预测!供参考:
高中教育资源丰富
高考生人数稳中微增
今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总人数在10年内首次突破千万,从各省数据来看,也仅有山东、甘肃、北京三省市报名人数较2019年略有下降,而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比例不等的涨幅,其中青海、辽宁两省增幅超过了30%,而河南虽然涨幅仅有2%左右,但整体报名人数已超百万,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高考第一大省。
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适龄人数量,按绝大多数学生在18岁参加高考来算,2020年高考适龄人口应为2002年出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00年到2004年间,人口出生数量仅以很低的数量递减,人口出生率基本保持平稳。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生导师伍中信,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交过《关于加强对高中贫困生扶助,逐步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案,虽然这一提案目前尚在进一步论证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建设的不断加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适龄学生可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也就意味着在人口基础基本保持平稳的前提下,参加高考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高校扩招放缓
上本科越来越难
面对日益增多的高考考生,已持续了20年的高校扩招虽然仍在实行,但明显有些“后劲不足”了。
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规模巨大的扩招,当年本/专科招生涨幅高达47.36%,但面对高扩招率和有限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财政水平、基础建设间的矛盾,扩招的比例自出现伊始便逐年下降,到2008年,扩招比例才首次下降至个位数。
图片来源:图解教育
不仅如此,根据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
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也就是说,目前高等教育扩招的名额,主要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这部分,所以可以说,在短期内,想考上本科大学只会越来越难。
那么对于多数考生来说,考本科大学变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本科分数线普遍上涨
高分段竞争激烈
据此前各省发布的各批次分数线来看,今年多数省份的一本线有所下降,而本科线略升。
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各个省市的批次控制线变化比较平稳,本科批次控制线平均变化幅度在10分左右。
高考的录取批次控制线主要由招生计划和考生考试情况决定,目前大部分省市的本科批次还在调整、合并的过程中,等全部完成后,每个地区的招生计划变动可能会变小,在这种情况下,分数线的变化就更多取决于考题的难易和考生的成绩。
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许多人认为今年考题较难,高分段考生数量也出现一定量下降,但这只是高考命题趋势改变导致区分度变大的体现,真正高分段的竞争,依然是非常激烈的。
所以在未来几年中,这种各分数段档次被拉大,尤其是高分段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开的趋势会持续扩大,真正“顶尖”的学生,就会从原本“优秀”的群体中脱颖而出。
大类招生成趋势
基础学科作用被凸显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的招生模式,在137所“双一流”高校中,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成学科大类,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大类招生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数学生对大学的专业了解不多,志愿填报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大类招生可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前一两年时间内深入了解各专业,明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潜力,进一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同时大类招生结合通识教育,实现学生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同学将来走入社会之后综合能力的展现。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基础学科不仅是专业分流前主要课程,更是各专业学科的有力支撑。
2018年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曾强调过基础学科对与专业学科的作用,
数学特别是理论数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我到一些大学调研时发现,能潜下心来钻研数学等基础学科的人还不够多。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我们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础学科上。
2019高考新变化&新题型汇总
语 文
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 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 渗透逻辑推断能力。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 旧题型重新包装。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市场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怎么描述 趋势 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的意思 什么趋势 新高考政策 人口变化趋势 高中能考本科吗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