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

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 2024-05-07 21:00:11 65

原标题:山东省潍坊市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与动物的交流方式相比,人类的语言不但可以传达更加丰富的信息,还能支持高级的思维活动。虽然人类的语言非常复杂,但是人却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仿佛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从何而来一直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近年来,脑科学的进展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的奥秘带来了新的曙光。

早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完成的,即人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循环过程逐步掌握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最终学会使用语言。例如,咿呀学语的婴儿偶然发出类似成人讲话的声音,大人便会给予微笑、赞美等正面反馈;随着孩子的话语愈加复杂,周围的人则会纠正他的错误用语,鼓励他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语法。

然而,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要求人们对每句话进行逐一学习,这与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相矛盾。这种创造性体现在人类可以通过不同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组合,形成无数新话语。例如,“我吃米饭”可以通过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替换变为“你吃米饭”“他吃面条”“爸爸喝水”等等。年仅几岁的孩童便具备这种语言创造能力,能够理解从未接触过的语言变化并加以运用。显然,早期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观点,无法解释人类的语言创造能力。

上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否定了条件反射机制,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语言机能,这种机能就像人体的一个器官,刚降生时便已预设于大脑中了。乔姆斯基将这一“器官”称为“语言获得装置”,在这一装置中存储着某种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规律性信息,即“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是被先天赋予的知识,人类可以通过“普遍语法”和有限的外界语言刺激,在短时间内学会理解和使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表达形式。乔姆斯基将这一语言的创造性特征称为“換生成语法”。这一点极具影响力一在主观上,它满足了人自诩为“万物之灵”的心理需求;在客观上,大量相关研究都发现了支持人类语言先天性假说的证据。

然而,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虽在解释句法结构等高级语言能力的创造性时具有说服力,但是却在解释基础语言能力的获得上捉襟见肘。那么人类是否也像通过“普遍语法”学习句法结构一样,通过某种先天性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基础语言能力?

在人类的语言能力中,“听”是第一属性。支持“听”的语音感知能力是最基础的,也是出生后最先获得的语言能力。语音感知指的是分辨属于语言声音(即语音)和不属于语言声音的过程。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起源的谜题,研究者以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等先进的脑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生儿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语音学习的过程。

研究发现,虽然人类刚降生时不能分辨语音和非语音,但是仅仅通过短暂的学习,新生儿便可以获得语音感知能力。这说明语音感知能力与语法学习一样具有很强的先天性。然而,人类的语言天赋比之前认识到的更加复杂——与句法结构不同,人类需要通过接触外界语音刺激,逐个学习组成人类语言的语音,从而获得完整的语音感知能力。高级语言能力的学习有“普遍语法”的规律性知识起指导作用,而基础语言能力则是通过“点对点式”的逐一学习掌握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研究对象是出生当天的新生儿,这就把人类语言学习的起点拉回到了生命的最开端。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语言学观点。例如,美国语言学家帕特里夏·库尔认为,婴儿出生后6至8个月才具备语音感知能力。

另外,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普遍语法”的存储场所——“语言获得装置”,是存在于人脑中的一个“器官”。那么它的物理基础,即负责学习语言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呢?脑科学技术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者在实验中运用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不仅观测到了新生儿语音感知信号的强度变化,也发现了这些信号的神经来源,从而揭示了负责新生儿语音学习的脑机制。这个脑机制由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组成,其核心部分是一个称为“感知运动环路”的系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感知运动环路”负责在对话过程中协调“听”和“说”;对于正在学习讲话的小孩,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模仿过程。

众所周知,模仿大人说话是孩子学习说话的重要方法。从发育阶段来看,出生当天的新生儿显然不具备语言模仿能力,但是他们会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研究者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沉默性模仿”。通过反复的“沉默性模仿”,新生儿逐渐学会了区分可能重复的声音和不可能重复的声音,最终获得了区分语音和非语音的感知能力。从基础语言能力的学习机制来看,负责语音模仿的“感知运动环路”系统,就是乔姆斯基理论中“语言获得装置”在人类大脑中的物理坐标。

脑科学的发展为人们一点点拨开迷雾,解释了人类在生命伊始便具备的语言能力的物理机制,佐证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填补了从理论假设到科学依据的空白。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将会以主观的概念性思考为引导,以客观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解开人类语言的奥秘。

(摘编自吴燕京《人类语言“超能力”是否与生俱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这也是与动物相比在交流方面的优势。

B.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在解释语言创造性上得到了认可,却无法解释人类如何获得基础语言能力。

C.“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语言学观点”中的“这个结论”是指人类语音感知能力具有很强的先天性。

D.在幼儿学习语言时,“感知运动环路”能支持语音模仿过程,这与其在成年人大脑中起的作用截然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也能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理解和使用。

B.语言先天性的假说满足了人类的某种心理需求,运用这一理论,语言学家将会揭开人类语言产生的奥秘。

C.“听”在人类语言能力中是第一属性,新生儿如果没有听力,就无法感知到语音,难以形成语言能力。

D.新生儿能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这是他们能够获得区分语音和非语音感知能力的重要原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一项是(3分)

A.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均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

B.《庄子·外物篇》中“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指婴儿生下来没有高明的老师指教也能学会说话,是因为跟会说话的人相处。

C.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对黑猩猩进行过多次实验,试图以教儿童说话的方式教会它们人类的语言,但都以失败告终。

D.语言学家斯金纳认为,当儿童说出“牛奶”这个词时,母亲会将牛奶递给他,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奖赏,会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一项是(3分)

A.为了说明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事例,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通俗易懂。

B.第三段中“我吃米饭”等四处使用引号,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与第四段中“普遍语法”引号的作用相同。

C.文章引人“沉默性模仿”“感知运动环路”等学术概念,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助于读者把握关键信息

D.虽然脑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作者认为这还不能回答人类语言能力是否与生俱来这一问题。

5.语言学家对人类语言能力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走,去山里看海

苏沧桑

这里的每一朵莲,至死都保持着盛放的姿势。

深秋的径山,径山寺所在的径山。一壶鹅黄色的香莲茶递给我们一行七人第一声问候。我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见它时的情景:“透过玻璃壶底,我们与莲面面相觑。片片花瓣,比宣纸更薄,更透,更淡。①细软如珊瑚的白色花茎花蕊,随着水的微流齐齐摇曳。一朵莲,仿佛一条绝世独立、自在游弋的鱼。”

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运回来,种下去。最后几朵不动声色盛开着的莲,紫色的,黄色的,与这个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样,淡定而诱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莲藕种子,圆滚滚地倾泻进千里之外同样大小的荷塘,安静如一群离开母体的胚胎,蜷缩进临时胚胎管。冬天过后,它们回到母体,春分时节抽出第一枚新叶,开出绝美的一朵莲,两朵莲……然后,它们被一双手两双手采下,送进机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颜色和姿态。最后,在一注热水里,它们活过来,盛放如初开,释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为此时此刻我们七个人眼前的这七杯香莲茶。

②这是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空灵,绝伦。

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黄昏,五分之四轮月亮照见径山脚下一个叫“径茶”的地方,一位未施脂粉、身着铁锈红中式对襟衫的女孩为我们分茶。没有音乐,没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做着茶,仿佛忘记了我们七个人正眼已巴盯着她把一小盏抹茶分给我们。但她用茶笑搅动茶沫时,速度极快,手机都无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签,在茶碗里作起了画,一枝梅树,两只飞鸟。大家都说,第一次见。

“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花种子。

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

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

晚餐时,我共起身三次,舍下无比美味的农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没有,消失了没有。趁四下无人,我拿起牙签,学着她的样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画上加点梅花。我点了七下,为每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她说,你把屋檐也点成了一树梅花的样子。哦,原来那是屋檐。

对于茶道,我懒,便不太喜欢那种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如一个玻璃杯、一把茶叶、一壶热水,随便一靠、一躺,多简单自在。径山茶道尤其是“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具有禅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有击茶鼓、设茶席、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想想都繁复得要命。而此时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可亲近之感,觉得它与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

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唐代天宝元年,江苏昆山高僧法钦遵师嘱“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行脚至径山,于喝石岩畔结庐修行,是为径山禅脉开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间,径山寺被钦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并日渐成为儒释道三家精神融汇之处,源远流长。苏东坡与径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临终前作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答径山琳长老》,参透生死、物我两忘的他两日后便驾鹤西去。此刻,我们坐在法钦、紫柏等大德僧人坐过的地方,坐在“茶圣”陆羽、苏东坡、吴昌硕等坐过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

我问眼前为我们泡茶的年轻出家人,是否去过很多庙宇,为什么在这里落脚。他说,也没有去过特别多的地方,但这里静。他说话时,语调很静,③正往茶盏里续着的茶水也如他的语调,没有一丝一毫晃动。

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

海,是心海。

从径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时,天阴了下来。云雾渐起,翠竹环绕。径山绿茶在一个通透的玻璃杯里,收拢了整个山林,影影绰绰的。

记得那个更早的深秋,我回家乡待了十天,刻意体验了一次故乡的“劳作”——我十八岁离开家乡前和离开家乡后均从未做过的事情:和渔民们一起剥虾、补渔网、酿桂花酒,做番薯圆……这所谓的“寻根之路”,让我不由想,家乡还有多少人在从事着古老的劳作呢?如果不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女子,我的人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是这样吧:到海涂上捡海螺蛳、抓弹涂鱼,不会剥虾半小时就手指发白;在海岸边补网,时时向着海平线眺望,右手穿网孔,左手把重叠的部分展开,周而复始,而不会织了两眼网就手痛;在太阳下山后用小铲铲下晒在篾席上的鱿鱼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饭,然后在灯下继续补网;我应该会有一个皮肤黝黑、酒量惊人的丈夫,他们叫他“酒雕”或“酒刹”。只要没有遭遇不幸,日子虽苦也甜。

但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还有最初的一丝纯真和羞涩吗?我们像不像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径山的每一朵莲花,至死都被定格为盛放的姿势,的确绝美,而人非莲花,还是自然地开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样慢慢暗下去,最后熄灭在土里的好吧?

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刚刚收割完,斜阳与它相视而笑,如两位老人。夜深了,茶凉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国外回来后整整两个月的失眠,终于沦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和对我的不满。

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普遍情愫。

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疏离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心生亲近之感。

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过的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的传统文化韵味。

7.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内心的震撼。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静,耐人品味。

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两位老人”则包含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

8.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多重意蕴。(5分)

9.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伯禽①将归于鲁,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对曰:“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此三者,其美德已。”

周公曰:“呜呼!以人恶为美德乎?彼其宽也,出无辨矣,女又美之!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宴小也。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如士,不与士争知。彼争者,均者之气也,女又美之!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闻之曰:‘无越逾不见士。’见士问曰:‘无乃不察乎?’不闻,即物少至,少至则浅。彼浅者,贱人之道也,女又美之!”

“吾语女,我,文王之为子,武王之为弟,吾于天下不贱矣,然而吾所执贽而见者十人,还货而相见者三十人,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欲言而请毕事者千有余人,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吾所以得三士者,亡于十人与三十人中,乃在百人与千人之中。人人皆以我为越逾好士,然故士至;士至,而后见物;见物,然后知其是非之所在。戒之哉!女以鲁国骄人,几矣!夫仰禄之士犹可骄也,正身之士不可骄也。彼正身之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

(节选自《苟子·尧问》)

材料二: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

公曰:“何谓士人?”

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此则士人也。”

公曰:“善哉!非子之贤,则寡人不得闻此言也。虽然寡人生于深冥之内未尝知忧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数。若何?”

孔子对曰:“如君之言,已知之矣,则丘亦无所闻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五仪解》)

【注】①伯禽:周公旦之子。②出:给予,指赏赐。③此下所述,是周公对伯禽说的话。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虽然A寡人B生于深宫C之内D未尝知[J忧F恐□不足以行H]五仪之教。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用,文中指靠自己的才智行事,与成语“师心自用”中的“自用”意思相同,感情色彩也相同。

B.执贽,指拜谒尊长时携礼物相赠,“”与《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中“质”的意思相同。

C.正,意为使……端正,与《墨子·兼爱》“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中“亏”的用法相同。

D.审,文中指清楚了解,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周公看来,对人一味宽大会赏赐不加分别,过于谨慎容易孤陋寡闻,所以他对伯禽师傅的赞美不以为然。

B.周公认为不必和牛比力气、和马比速度、和读书人比智慧,因为这是一种降低自己身份、地位的意气之争。

C.周公告诚伯禽,那些依赖俸禄生活的士人会显得态度高傲,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的态度是不会高傲的。

D.在孔子的心目中,士人具有心中有原则、说话有依据、行事有正道等特质,是当权者可以信任的治世之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周公谓伯禽之傅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4分)

(2)寡人欲论鲁国之士,与之为治,敢问如何取之?(4分)

14.两则材料中,周公和孔子分别是如何阐述观点的?请任选其一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送石曼卿①

范仲淹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②间。

【注】①康定元年,西夏战事骤起,宋军大败,52岁的范仲淹复官,同年好友石曼卿因曾“上书言十事”,奉吏河东,路过范仲淹所在的陕西。谭:通“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采用虚写的方式,想象友人将路过秦关,沿途会有山、河等壮丽之景为伴。

B.友人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暗示其定将大有作为,虽贾谊、谢安不可与之相比。

C.“旧隐”“亨途”两词,交代出了友人过去所处和现在所临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D.诗人认为友人此行如果能够不辱没朝廷使命,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朝廷册封。

16.前人评价此诗:“此托送友以抒已志。”结合本诗主题,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雍也》中“ , ”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

(2)清早醒来,天已放晴,窗外鸟雀鸣啭,面对此情此景,你不由地咏起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的“ , ”。

(3)古人常常以“芙蓉”这一意象人诗,或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体现人格的高洁……如“ , ”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垂花门是内宅与前院之间的重要过渡空间。前院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内宅则是宅主及家眷的生活居所,外人不可随意进入,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垂花门。在古时,除去家中重要时刻可以开启垂花门之外,其余时间垂花门都必须关闭。如此,垂花门按照传统礼制严格地界分内外,使家族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同一院落中有序地生活。从合院式建筑的整体设计布局看,垂花门能够有效调节合院内的空间节奏。相较前院与内宅两个开间的空间,垂花门是一个较小的通道。人们从外至内行进,伴随空间明暗、宽窄、高低等的起伏变化。如此渐进转折,为合院式建筑带来一种韵律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同时,垂花门虽位于宅中醒目位置,但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日常生活中,人们出入内宅多通过两侧的抄手游廊,垂花门在吸引人们目光的同时又“拒人于千里之外”,无形中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张力。此外,垂花门本身有进深尺度,与前院、内宅自然地融为一体,屋檐能遮阳挡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交空间”,人们在门下问候寒暄、听风赏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8.下列句子中的“所谓”与文中加点的“所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B.咱们俩总是想到一块,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C.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所谓“援助”,实际上就是掠夺。

D.所谓的国际名牌,其实就是我们国内生产的,但因是用人家的名称,价格就能贵二三百元。

19.请根据以上文段内容,用三个短语概括垂花门的功能,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不是说冷了就加衣吗?那为什么有时多穿几件衣服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存在温差,我们的身体时刻在产热也在散热。 ① ,产热速度跟不上,我们就会感到很冷。因此保暖的本质, ② 。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比较低的材料,羽绒、羊毛、棉等都是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材料。【甲】

对于一件衣服而言,除了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才能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乙】我们穿的衣服,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那是不是层数越多, ③ ,整体的保暖性也就越强了呢?

事实上,空气层太厚会使空气层内外产生明显的温差,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流。①而一旦产生了热对流,热量就会加速流失。此外,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②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散失,③想要保暖的愿望会背道而驰。所以,想保暖别穿太多层,也别穿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21.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是静止的空气。”这句话放在【乙】处比放在【甲】处更合适。

B.①处中“一旦”一词,引出“热量就会加速流失”这一结果的条件——产生热对流,增强了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C.②处中应将“散失”改为“减少”。

D.③处中的成语“背道而驰”使用错误,应替换为“适得其反”。

22.热导率(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传递热量速度的指标。请根据对文本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参照下面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一条概括性结论,不超过3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喜欢简单,认为人生的追求是从“不简单”到“简单”。其实,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通往“简单”的路并“不简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1.C(A项“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错,B项“却无法解释人类如何获得基础语言能力”错,D项“这与其在成年人大脑中起的作用截然不同”错)

2.B(“运用这一理论,语言学家将会揭开人类语言产生的奥秘”错)

3.A(B项是外部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C项是动物不具有学习人类语言能力,D项支持条件反射机制)

4.B(“引号的作用相同”错)

5.①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早期语言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机制理论;②基于对条件反射机制理论的质疑,乔姆斯基进行了概念性思考,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假说;③采用先进的脑科学技术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既有先天的生理机制,也需要后天的模仿学习。(6分。每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6.A(“对我的不满”错)

7.D(“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错)

8.①品径山第一、二道茶时,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复深广如海;

②品第三道茶时,作者领悟到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能涵养宽广沉静的心海;

③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

(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9.①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前文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增强了文章的“寻根”意味;

②写家乡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引发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深化主题;

③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6分。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DF(虽然,寡人生于深宫之内,未尝知忧,恐不足以行五仪之教。)

11.A(“意思相同,感情色彩也相同”错)

12.C(“那些依赖举禄生活的士人会显得态度高傲,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的态度是

不会高傲的”错)

13.(1)周公旦对伯禽的师傅说:“你们将要走了,何不说说你的学生的美德呢?”(4分。“诣”“盍”“而”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我想评论一下鲁国的人才,和他们一起治理国家,请问怎么选拔人才呢?(4分。“论”“为治”“取”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示例一:周公主动抛出问题,接着否定了伯禽师傅对伯禽的赞美,然后以亲身体验为例阐述国君要虚己待人、礼贤下士的观点。

示例二:孔子借哀公问政的问题,直接阐明治世要分清五类人的观点,然后以士人为例,明确选拔人才的标准。(3分。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虽贾谊、谢安不可与之相比”错)

16.①诗歌通过写石曼卿敢于直言进谏,在国家危难之时投身仕途的行为,表达了对友人的肯定和赞赏;②勉励友人此行不辱使命,并祝愿他能进一步得到朝廷重用;③寄寓了诗人心系国家、为国分忧,期待建功立业的志向。(6分。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3)示例一: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示例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示例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

(6分。每句1分,错填、漏填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6分)

18.B(其余三项,均表否定,含有不承认的意思)

19.界分内外调节空间节奏促进社交(3分。一词1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20.①如果散热太快②就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③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6分。每处2分)

21.A(放在【甲】处,既照应上文,又引出下文)

22.材料的热导率越低,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5分。能正确表述出热导率、传递热量速度与保温效果的关系,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参照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阅卷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44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伯禽将要到鲁国去,周公旦对伯禽的师傅说:“你们将要走了,何不说说你的学生的美德呢?”

伯禽的师傅回答说:“他为人宽大,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而且谨慎。这三个方面,就是他的美德了。”

周公说:“唉呀!你把人家不好的东西当作美德啦!他对人一味宽大,那么赏赐就会不加分别了,你却还赞美他!他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这是使他浅陋无知的根源啊。君子气力像牛一样大,也不和牛较量气力;跑起来像马一样快,也不和马赛跑;智慧像士人一样高明,也不和士人比聪明。那些较量竞争,只是把自己和别人视为等同的人的气量,你却还赞美他!他的谨慎,这是使他孤陋寡闻的原因。我听说过这句活:‘不要过分地不会见士人。’见到士人就要问道:‘恐怕我不够明察吧?’不询问,那么事情就了解得少,了解得少就浅陋了。那浅陋,是卑贱的人待人接物的方法,你却还赞美他!”

(周公对伯禽说)“我告诉你,我,是文王的儿子,是武王的弟弟,我在天下不算卑贱了,然而需要我拿着见面礼求见的有十个人,需要还礼会见的存三十个人,以礼相待的有一百多人,愿意向我进言我请他把话说完的有一千多人,在这些人之中我只得到三个贤士,靠他们使我的身心端正,来使天下安定。我得到三个贤士的办法,不是在十个人和三十个人之中挑选,而是在上百人和上千人之中挑选。人人都认为我特别喜欢士人,所以士人都来了;士人来了,然后我才能看清事物;看清了事物,然后才能知道它们的对错在什么地方。要警戒啊!你如果凭借鲁国高傲地对待人,就危险了!那些依赖俸禄生活的士人还可以高傲地对待,而身心端正的士人是不可以高傲地对待的。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舍弃安逸而干劳苦的事,脸色黝黑也不丧失自己所选择的立场,因此天下的治国纲领能流传不息,古代的文献典籍能经久不废啊。”

材料二:

鲁哀公问孔子道:“我想评论一下鲁国的人才,和他们一起治理国家,请问怎么选拔人才呢?”

孔子回答道:“人分五个等级,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清楚了解这五类人,那治世的方法就都具备了。”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是士人?”

孔子回答说:“所谓士人,他们心中有确定的原则,有坚守的计划,即使不能尽到行道义治国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则;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因此他们的知识不一定非常广博,但一定要审查自己具有的知识是否正确;话不一定说得很多,但一定要审查说得是否确当;事不一定做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是不是符

合正道。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哀公说:“好啊!不是先生贤明,我就听不到这些言论了。虽然如此,但我从小生在深宫之内,不知道忧愁,恐怕不足以实行五仪之教。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说:“从您的话中可以听出,您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我也就没什么可对您说的了。”

潍坊 模拟考试 能力 试题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