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

期中考试要怎么准备?最全复习攻略收藏!

高中 2019-07-20 06:15:58 155

  一进入11月份,就到了各个学校的期中考试季,学生们也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中,复习考试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法的,而且不能盲目啃书,却没有任何效果。考名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期中考试最全的复习攻略,准备期中考试的学生快看一下吧!值得收藏!

期中考试要怎么准备?最全复习攻略收藏!

  期中考试一直是个查缺补漏、复习巩固的好机会,也有一些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逐步弱化期中考试,把它作为一个随堂测试来进行。分数虽然不是学习的目的,但不管怎么说,期中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式,家长老师们都非常重视。

  虽然期中复习接近尾声,但是科学的复习方法却可以让学生们事半功倍,减少复习花费的时间。小鹿整合了一些名师和优秀学子的复习攻略,下面就跟着小鹿一起来看看期中考试的复习好方法吧~

  壹考前焦虑?这三招改变学生态

  正确认识考试,明确学习目标

  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估量,分数是一个简单的标尺;对一群学生成绩的比较,名次是一种轻易的排列。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正确认识考试,让孩子知道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是他们应该追求的。

  舒缓考试压力,确定合适的目标

  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成绩稍差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总会有一些压力,认为有很多内容需要复习而自己还没有全部复习完毕,导致心态失衡。而这些心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率,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给自己定下合适的目标,不能高也不能太低。目标定好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落实到每一天该完成的任务。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圆满完成目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考前也会多些信心。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陪他们聊天等方式,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自如地面对期中考试。

  保持良好心态,做好自我评价

  考前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光是为了考试,也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

  要想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家长和老师就应当帮助他们做出充分的自我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要自视甚高,也不要妄自菲薄。高估自身水平就会难以完成定下的目标,使得孩子对将来的考试产生畏难心理,而低估则会让孩子面对困难畏葸不前,难以进步。

  贰复习必备实用技巧,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专题训练,突破知识盲区

  回归课本,梳理在考试范围内的课程大纲,列出相关知识点,建立及巩固知识脉络,并根据知识脉络,逐个尝试回忆学过的内容,发现知识盲区,逐个专题训练击破。面对一门学科,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回顾近半学期学过的内容,为了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要在复习时以重点单元排序或知识点专题的形式,把所有的知识要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再过一遍,加深印象,这样比捧着书本从头到尾地复习效果会更好。

  重视基础,抓住考试重点

  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是大多数同学的首要任务,因为试卷内容的70%都属于这部分,所以对于近80%的中小学生来讲,这些内容是重点所在,不要在细枝末节的知识上、特殊性的巧解上投入太多精力。

  有些学生并不是不能考好,平时成绩也还不错,但每次考试总会因为计算粗心、审题失误、草稿誊写失误、盲目提高速度、字迹潦草、公式概念记混、诗词上下句搞错、单词记错、答题卡涂错、作文未写标题、答题不规范等本可以避免的失误而导致扣分,如果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重视和改正。

  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

  总之,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对重要内容,先复习最近学过的,然后再一步步向以前学过的知识延伸,这样复习,效率更高些。

  叁模拟训练,培养做题感觉

  期中考试前几天可进行1-2次左右的考试模拟练习,这是培养应试题感的好方法,重点是考后一定将错题进行整理反思,讲对应知识点再做巩固,清除漏洞。建议家长利用周末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模拟考试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数学方面:低分段的学生重点要注意回归课本,掌握基础;中分段的学生回归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强化知识点,尤其是薄弱知识点的拓展训练;高分段的学生除了常规的巩固基础查漏补缺,还需要加强综合训练和难题突破。

  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科书为中心,反复练习读法、译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