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就业好不好?多人入读百强名校!

英语培训 2024-05-03 21:00:10 140

原标题: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就业好不好?多人入读百强名校!

国际化教育是现今越来越多考生与家长的选择。特别是以中外合办形式开展的“本土化国际培养”,更为不少学子提供了出行、成本上的便利与优厚。但是,面对相继建立的中外合办大学,部分人还是对这一新型教育模式提出了一些疑问。譬如,“此类高校毕业后的未来发展如何?”“更适合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

面对后台读者们的提问,小编今天就以中外合办高校中的代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为例,依据该校最新一届毕业生的发展情况,聊聊为什么该校能够给大家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道路。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是一所于2016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依托全球顶尖理工百强名校——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办建设的中外合办大学。这所高校“理工科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及通过对标本部学术资源、学术标准、国际师资、顶尖科研条件等的教育条件,早已能够实现“培养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

就拿该校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情况来看。据官方公布的可靠数据,该校23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11人,但却收到了来自全球102所录取学校的506封录取通知书,人均获得数可达2.4封。可见,广以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赢得了国内外名校的一致认可,特别是需要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的同学,完全能够依托本科阶段丰富的科研履历与成果,大大提高申请通过的成功率。

offer数量众多,具备读研机会的学生数量自然也不少。占比82.9%的学生均已“成功上岸”,继续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其中,占比97%的学生已经收到了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不乏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帝国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十的知名院校。

而综合该校近三届本科毕业生的录取情况,我们也能发现,三年间该校学生获得世界顶尖院校录取通知书的数量已连年攀升。特别是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数量,更是在2022年至202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为此我们不难推断,广以的全球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学校每年的教学水准也在同步提升,而这种向好的建设趋势,让从该校走出的本科毕业生更符合顶尖名校的招生要求。

除了硕士录取通知书外,该校部分23届毕业生还取得了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麦吉尔大学、莫纳什大学等10所院校的“直博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书”,表现尤为突出。而一般来说,名校给予直博名额是对目标学生学习能力、科研履历、其他素质的高度认可。可见,依托广以的国际化办学平台,该校学生在经历本科四年后的确会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成长。

这一点,其实也能从学校23届双学位毕业生升学情况看出。从下图中我们能看到,在学校支持“双学位”培养的条件下,几位学生代表能够在本科阶段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并且得以在毕业后进行“跨专业申研”,从而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

虽说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早已开设双学位培养,但试问能够在本科毕业后,进入苏黎联邦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世界顶尖大学读研的培养质量,国内有哪几所高校能够做到?除头部985高校的确有这个教育实力外,这种情况我们或许在其他院校中并不常见。

相比于大规模升学的毕业生规模,广以23届选择就业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就业人数占总人数比率为9.5%。不过,虽然直接就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但他们的就业质量可并不低。

通过对广以23届就业学生的从业单位性质分析,我们发现,该校占比80%的就业学生进入科研院所及高校,剩余20%的学生进入政府机关和民营企业,从业学生的发展单位层次整体较高。并且,这些毕业生们多是进入医药、食品、新能源和高新技术等前端行业,分别胜任供应链管理管培生、芯片设计/算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知识产权工程师、芯片与器件工程师等优质岗位。

不难看出,广以本科教育“实践性强”、“创新性高”、“专业性足”的特点,能够贴合前端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让该校学生顺利地赢得优质岗位地offer。特别是包括华为、百威啤酒、国轩高科、优美科、韶音科技、仙乐健康、亿纬锂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事业单位与业内名企,均对该校学生青睐有加,并且对广以学子突出的科学及工程思维、问题结局能力、批判性思维、抗挫力等优势表示一致认可。

通过进一步了解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就业信息,不难看出,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势为特色的中外合办大学,的确能在时代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为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知名院校输送具有全球视野、强大能力的卓越人才。如果各位考生想要报考这所中外合办高校,那么广以或将给大家带来更为广阔的择业前景,以及更加平坦的升学之路。

就业 百强 大学 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