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晚上9点的麦当劳,我顿悟了生活在“真空”里的孩子亟需这个重要能力

英语培训 2024-04-09 15:00:09 39

原标题:见过晚上9点的麦当劳,我顿悟了生活在“真空”里的孩子亟需这个重要能力

看点 项飙曾提到,当下的年轻人在面对“附近的消失”。一次麦当劳的经历,让下文妈妈意识到自己孩子正处于这种“真空”,真实生活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但不识人间百态,不感受到生活的多元与复杂,孩子很难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当下,很难成长为有深度、有广度的人。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mom看世界 (ID: xyzmom)

文 |川妈 李铮 编丨Chelsea

写了一会儿文章,休息的时候,目光不自觉地飘向了四周——

旁边那桌围坐着几位大妈,她们兴高采烈地聊着家常,话题大多围绕着儿孙。

不远处,一位可能同样在等孩子下课的妈妈,一直轻声地打着电话,虽然我听不懂她说的方言,但还是能从表情和语气中看出她的情绪波动,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起来……

一个流浪汉模样的中年人,手里提着一袋剩饭菜,在座位和洗手间来回穿梭,散发出一阵阵味道。‍‍‍‍‍‍‍‍‍‍‍‍‍‍‍‍

角落里还有一个看起来有点邋遢的老人,眼睛直直地盯着正在东西的人,看到有人离开,就马上凑过去,翻看桌子上有没有吃剩的东西。

还有捶着腰,靠在柱子旁,盯着地板愣神的服务员;盯着手机屏幕,守在出餐口,时不时催促一句的外卖小哥……

回家的路上,我把我在麦当劳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宝。

他听我讲流浪的中年人、捡别人剩饭菜的中年人,表现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说怎么可能还有人过这样的生活。

我提出,这周三带他去麦当劳亲眼看看。

他立马表示拒绝,看得出来,他拒绝的理由里,除了害怕之外,还有一点点嫌弃。‍‍‍‍‍‍‍‍‍‍‍‍‍‍‍‍‍‍‍‍‍‍‍‍

看到大宝的反应,我突然想起,英国诗人约翰·多恩那句名言:“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生活在真空里,总在围着自己最在意的那几件事转来转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获取海量信息,随时知道世界任何角落的事情,但也许正因为虚拟生活的便利性,我们真实的生活反而被进一步架空了。

我们如此,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孩子更是如此。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说,现在家庭模式已经从“大家庭”走向了“小家庭”。过去亲密的亲缘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大多数家庭是在微缩的小家环境中教养孩子。

再加上学业繁重、生活单一,很多辅导班都是网课。孩子跟真实世界的联结,真的越来越少,越来越松散了。

看到真实、多元的世界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真空感”。

这种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近年来,一个词汇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附近的消失”。

这一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项彪在“十三邀”的访谈中提出,指人们越来越不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场景,转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公共事件的宏大叙述上。

为了解释得更清晰,项飙教授还举了很多例子:

如果你问年轻学生,父母的工作是干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当时买这个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这个小区在你的城市里面社会意义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关系?

他们描述不清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有点无聊、有点不重要。他们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超越”这些,比如他们对要实现考好大学相关的世界排名、托福GRE怎么考这个系统很清楚。

“附近的消失”,在我们和真正触手可及的世界之间,树立起了一个看不见的隔离带,让我们产生了“真空感”(网络的快速发展,更加剧了我们的这种感受)。

孩子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被各种课本和课外班包围着,很少有机会能真正走出教室,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多彩和复杂。

即便通过阅读、旅行、网络资源,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但他们所看到的,往往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美好精致的一面。

随着我们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却出现了越来越多“高分低能”“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凭、无担当”“懂考试、不懂悲悯”的人。

科普大V万维钢就曾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中提到:

中美两国的顶尖大学都在培养同一类知识精英: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颇为淡薄,也不愿为社会活动多付出,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管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

我曾经在微博看到过一位妈妈分享的真实经历。

因为英语成绩一直很好,她的孩子被选为了英语课代表,挺好的事情,孩子却愁眉苦脸的。

这个妈妈觉得很奇怪,就问孩子不开心的原因,没想到孩子的回答让她心里一惊:

“当了课代表以后,老师总让我给同桌讲题,太耽误我自己的学习时间了。而且我把同学教会了,他的成绩不就超过我了嘛!”

当孩子的世界仅限于书本和教室时,当孩子的眼光只往上看时,他们眼中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美国底层》的书。作者阿纳德是一位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华尔街操盘手。他住着豪宅,孩子就读于昂贵的私立学校。

他将美国社会比作一间大教室,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获得好工作,跻身社会精英阶层,进而坐在前排,成为“前排人”;

而那些因为不努力或太笨了,没取得成功的人,只能坐在后排,成为“后排人”。

然而,当他真正走进平民窟,去观察“后排人”的生活时却发现,“前排人”的生活观念在“后排人”那里,完全无效。

在平民窟,无奈与痛苦如影随形,人们仿佛被命运的枷锁牢牢束缚。很多时候,即使再努力,也无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阿纳德逐渐放下了傲慢与偏见,并开始意识到,贫穷和苦难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深刻的社会问题。

正是因为看到了世界的不同面,才能打破固有的认知桎梏,从而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世界。

阿纳德对美国底层人群的观察,很多是在麦当劳进行的,那里和教会一样,是底层人士的聚焦地。也正是因为看了他的书,平时在麦当劳几乎从不抬头、一直干自己的事的我,花了蛮长时间观察周围。‍‍‍‍‍‍‍‍‍‍‍‍‍‍‍‍‍‍

还有一本叫《寂静的孩子》的书,我看完后也给大宝翻了一下。

这本书记录的是城乡儿童面临的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等生存困境。

大宝惊讶于居然有那么多孩子过着如此困苦的生活,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难怪他们是寂静的”。

是啊,生活并不总像童话故事一样简单而美好,所以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去接触真实的世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和多元。

正如近百年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在《新大众教育运动》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教育不局限于校园的形式。任何有人居住或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学校,因为真正的教育来源于生活中的碰撞。

因此,我们的学校可以是庭院、亭子间里、街道上、商店里、乡村庙宇和兵营中。整个社会都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便是我们的课程。

不只旁观,建立联结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实世界的多样性呢?

可以通过阅读非虚构书籍,比如刚才提到的《美国底层》《寂静的孩子》。

通过观看纪录片,比如《十八岁的流水线》。

或在电影故事中体味人生百态,比如观看《我不是药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作品。

但仅仅通过书籍、纪录片,孩子看到的仍然是被架空的,被别人解构又重构过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仍有出入),获得的体验和感受还是间接的,很难让孩子感同身受。

我们还是应该多推一把,帮孩子建立与社会的真实联结,让他真正地融入其中,真听、真看、真感受。

比如,多参加实践活动、多进行社会观察。

前段时间,大宝参加了在西双版纳和涠洲岛的活动。

涠洲岛是他自己单飞去的,回来以后,我问他旅行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以为他会说当地的特色美食或美景,没想到他说,是去市场卖香蕉。

原来,他们在涠洲岛的活动,有“售卖香蕉”这个环节。

大宝和其他孩子需要自己砍香蕉,并装箱、运输到市集,还要自己编写广告词、制作招牌、吆喝售卖。

我问他,印象深是因为你卖得最多,很有成就感吗?

大宝说,不是,是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你们老说赚钱难了。当时不管我们怎么卖力吆喝,很多人根本就不搭理我们,还有人拿眼瞪我们,真的太难受了。

他发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家长和老师那样热心地对待自己。这样的经历,揭开了我们为他打造的温室大棚的一小角,让他感受到了外部世界吹进来的一丝凉风。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我觉得这种体验非常珍贵。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不用告诉孩子标准答案是什么,让他自己去发现、总结就好。

只有通过不断的亲身参与,他才能不断思考如何应对,慢慢形成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

当然,带孩子见世面这件事,也不一定非得行万里路。

有时候不用走很远,也许在附近的菜市场、公园等等就可以。

只需要让孩子抽出一些时间,静静地看一下周围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就能收获不少感悟。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食神”的蔡澜,每年都会在微博上回答网友的问题,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就是“麦当劳”。

其实并不是蔡澜有多爱吃麦当劳(甚至他都没有吃过),他只是想说,在麦当劳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见识过人间百态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才能更好地珍惜当下。

有温度的人,走得更远

可能会有同学觉得,我前面的这些想法过于感性了。

人要先“独善其身”,才能“兼济天下”,孩子平时基本的学习还跟不上,哪有功夫搞这些“花架子”?

但如果这些“花架子”,可以更好地让孩子“独善其身”,更好地学习、成长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基础教育比中国起步晚、学习的知识也更浅一些,国内的基础教育更占优势。‍

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无论是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专注性,还是学习效果,国内似乎都要稍逊一筹。

为什么会这样?

在和朋友的一次交谈中,她说这和国外学校看重社会实践、要求孩子一定要对外界保持关心有一定的关系。

翻文献时,也看到有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早期教育特别重视对儿童“社会情绪能力(social emotion competence)”的培养。

社会情绪能力,是指一个人成功适应社会所需具备的社会交往、情绪调节以及认知发展技能和行为,主要包括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社交技能负责任的决策等五个内容。

拥有了这种能力,孩子在面对世界时,就不再是评判和审视,而是能更充分地感受更真实的社会。

拥有了这种能力,孩子才能真正把眼界、心胸打开,对社会的认知也会更加全面,不会成为“二极管”,而是会初步形成复杂思维的能力,开始探究现象背后的真正问题。

这种探究会激发他们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改变问题的内在动力,驱使他们更投入地进行长期、有目的的学习。

这其实和我们现在广泛推行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发现社会问题-学习-解决社会问题”,将是一个更为漫长、宏观的过程。

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过,“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逃避现实的不是真教育”。

所以,孩子们必须具有能够直面真实社会、用行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他们长大以后,“能解决什么问题”决定了他们能否在社会里站住脚,拥有一席之地。

如果一直以来他们连问题都看不到,那他们肯定也想不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中国的道德和宗教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还说过:

在所有情况下,必须承认儿童的心理特征,必须重视社会意义,必须提供实际参与的机会。必须根据儿童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引导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各种社会需要——贫穷、疾患以及磨难……

一言以蔽之,必须将他们置于博爱、服务、牺牲的社会温床中,教育他们自发地去献出爱心、参与社会服务、自我牺牲。

“自发献出爱心”“参与社会服务”“自我牺牲”,看起来是非常吃亏的行为,但实际上,这些行为带给孩子的收获要远超付出。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曾提出过一个“成功金字塔”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giver、taker matcher

Giver奉献大于索取,乐善好施,被称为“奉献者”;

Taker是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被称为“精神穷人”;

Matcher见风使舵,无利不起早,被称为“精致利己者”。

短期内,taker 和 matcher,可能会凭借着小心思,暂时上位;而 giver 总会吃亏,在成功金字塔里处于最底层。

但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这三种人中,心怀大爱的 giver ,会达成更高的成就,获得更多幸福感,更受人尊敬和爱戴,最终会屹立于金字塔顶端。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 giver。

而第一步,就从带他们感受真实的世界开始吧。

*原标题:《晚上9点麦当劳目睹心酸一幕,孩子和我都被狠狠上了一课!》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能力 生活 社会 附近的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