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最优解,上海男生Fessenden申请记!
Brady同学在今年激烈的美初申请竞争中拿到了麻省优质寄宿美初Fessenden School的录取,而这个过程中,这个高知家庭是如何规划孩子的升学路径,又是如何在家长自身实力就很强的情况来选择和丽格进行合作的呢?而最终又是通过怎样的历程拿到梦校的呢?今天,Brady爸爸就来给大家分享下他们家的申请故事!
以始为终
让我们确定了孩子的升学路径
2018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和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我从美国纽约回到了上海。因为我们家庭的理念是整个家庭要尽量生活在一起,所以2019年的时候,Brady的妈妈带着Brady也回到了上海和我团聚。Brady是出生在美国并在美国上了幼儿园的,回到上海后我们给他送到了一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他现在已经在上海学习生活了四五年的时间,但经过我们对现在学校的观察,和对美国教育的研究,以及我们家庭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觉得他最终还是要回到美国去继续他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所以2023年的时候我们就做出了让他申请美国初中的决定。
回美国读书,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我们对美国的教育是比较认可的。我和Brady妈妈两个人都是在美国接受的研究生教育,我是在中国大陆出生和长大,并完成了大学教育后,在纽约大学读的硕士,妈妈是在台湾完成的大学本科和硕士的教育,再去纽约大学继续深造的,我们在美国也已经生活了二十年了。所以我们两个人对中美的教育,是有比较亲身的体验的。美国的教育体系,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还是有独特的比较吸引我们的地方。而我们现在就读的学校,可能由于师资的变化、课程的设置等,特别是对小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跟我们预期的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决定将他送回美国接受教育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Brady今年秋季就要进入初中,这是他教育生涯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时间点。相对来讲,可能小学的同学、朋友圈以及接受的教育方式没有中学那么重要。但从初中开始,教育方法和挑战难度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也想让他回去接受新的、不同的、更具挑战性的教育。另外他会逐渐建立自己的同学圈、朋友圈,这对以后也是很有帮助的,毕竟他将来的生活,大概率是要回到美国的。所以,这两个主要的因素也让我们决定了今年必须要让他回美国读书。
海归高知
找顾问机构为哪般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和妈妈在美国读了三个硕士,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考虑去选择顾问机构。我们2022年开始考虑让Brady从上海的学校换到国外去上学的时候,我们也DIY做了一个国外学校的申请。当时考虑到时差的关系,为了方便跟家人联系,我们选择申请了新加坡的UWC这所学校。全部申请准备过程,包括申请材料,文书等,都是我们自己来进行的。第一轮的时候新加坡UWC给我们是Waiting List(等待)的,之后我跟招生办的老师进行了沟通,他们听了我们的补充想法之后,就给我们补录进去了。但是我们后来没有去UWC,因为我们综合考虑下了,Brady这个情况可能回美国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决定还是要回到美国继续他的教育。
这个期间妈妈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功课,研究美国哪些学校比较符合Brady的学习和符合我们的家庭理念,她也去查一些排名表,一些感兴趣的学校的综合信息,比如说教职工、地理位置、国际生百分比、以及学校大学录取的情况等等都做了一些综合考虑。虽然我们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对教育体系也比较清楚,但是也局限于对高等教育比较了解,对初中的一些体系还是有盲点的。我们对国内学生申请的情况也并不了解,加上我们离开美国四年了,对美国现在初中教育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已经脱节了。我们也明白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自己也不能过分自信,这也是不客观的,所以最终决定还是委托一家专业的顾问机构去帮助我们完成这样的申请工作。
找顾问这个过程妈妈也花了很多精力,我们对做国内学生留学的机构,包括美国本土的和上海的,都做了一些研究,最终比较下来我们选择了丽格。我们选择丽格最主要的原因是丽格在美国本土有自己的工作人员,在上海也有自己的工作人员,沟通起来比较方便。Brady之前经历了三年的线上学习,对他来说能面对面线下沟通是最有效的。而且去年5月份我们也去参加了Lily老师举办的分享会,了解了整个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过往案例,和老师交流以后,我们觉得丽格可能是最适合帮助我们完成这样的申请过程的。中间我们其实也沟通了一家纽约的机构,他们说会根据Brady的资质情况帮我们申请我们想去的新泽西州最好的两家私立学校,把握也比较大。但是我和丽格老师聊过之后,觉得应该再给孩子多些选择,选择丽格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还是选择了丽格。当然,最终证明,我们的眼光不错,结果还是皆大欢喜的。
观念转变
实地访校寻最优解
我们在美国工作生活二十几年,一直都是在大纽约区,自然而然,还是想回到大纽约区。我们在大纽约区也筛选了几所学校,比较符合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Brady的学习需求。后来跟丽格的老师沟通,她们也建议我们可以看一看波士顿和新英格兰地区,那里也有一些不错学校。老师们也从将来高中升学和再长远的大学走向的角度帮我们进行了分析,也介绍了一些有特点的寄宿男校。我们也听从了老师们的建议,申请了几家波士顿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学校,包括寄宿男校和走读学校。
去年11月底我们按照计划安排回美国开始去这些学校面试和考察。我们先去了新泽西的一家学校,当时感觉和我们的预期还是比较符合的,后来去波士顿新英格兰地区拜访面试了另外几家学校,我们对这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做了深入了解,和学校的教职员工和招办老师也做了访谈。我们也会随机抓住一些学生问他们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有些很细节的东西我们也很感兴趣,比如学校餐食或者宿舍环境等如何,通过一些非官方的渠道去真实发掘学校对学生的关注照顾以及是不是良好的创造性学习环境。经过这么一轮接触和了解,我们的想法和之前是有一个根本性改变的。我们原来以为美国的学校,比如东海岸和西海岸,大纽约和波士顿,教育应该是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是在实际的访校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波士顿新英格兰地区的教育体系和重点以及教学方法等,跟我们纽约新泽西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各个学校本身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后来通过跟两家比较好的寄宿学校的沟通,尤其是跟Fessenden的招办主任的交流,完全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他说在新英格兰波士顿地区男孩子的寄宿学校,对男孩子的性格成长上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对男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都有很多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很打动我们的地方。所以访校回来之后,我们重新排序了学校,把新英格兰地区的学校就排到新泽西前面去了。等到Fessenden给Brady发offer的时候,我们就毫不犹豫选择了支付定金,也不会再去考虑原来新泽西州比较喜欢的学校的结果了。
重回美国
重新感受新泽西
其实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有四年多没有回去新泽西了,以前也听说美国很多重视教育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好的学区和进私立学校,这次回去明显感觉到从公校转私校的申请人数异常的多。在我们有限的朋友圈中现在就听说有五六个已经转学了,而且让我们讶异的是很多还是从新泽西排名第一第二的公立学校转出去上私校,私校的竞争很激烈。我们这次也去美国线下考了一个ISEE,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我们去的这个考点当天参加考试的有近百名学生。新泽西其他地区还有好几个考点。参加考试的这些学生家庭的族裔分布比较广泛,不局限于我们以前传统认知的比如说犹太人、华人、印度裔、韩国这些,里面一些拉美裔、非裔家庭都是比较多的。大家普遍都不太认同公校,宁愿多花一点钱,让小孩去私立学校可以真正学到一些学术上的东西,而不是进行其他额外不必要的或者不符合家庭教育理念的做法。大家在孩子教育上的共识是比较相像的,所以就都做出了类似的决策。
ISEE备考
抗辛苦迎挑战有经验
Brady因为有之前在美国的经历,所以口语相对来说比较扎实,但是因为申请需要标准化的测试,对于一直在学校整体进行快乐教育的孩子来说,没有经历过严格正规的考试,而且考试难度也不小,准备战线和考试过程也比较长,这对他来说,算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我们标化考试考的是ISEE,而不是SSAT。我们在美国有个做培训班的邻居,之前给了我们很多升学方面的建议,他说在美国华裔孩子考ISEE比较多,考SSAT比较少,走读学校要求ISEE的比较多。我们当初是针对走读学校的申请,所以就选择了考ISEE,而不是SSAT。7月份的时候,我们在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班的前提下,我们让Brady裸考试了一下ISEE。数学部分因为对华裔来说都不难,所以还可以,但是他的单词部分很弱,他之前也确实没有怎么背过单词,但是ISEE对词汇量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我们也找了培训机构,不过鉴于国内ISEE引进较晚,考的人也不是太多,比较小众,培训机构的选择也比较有限,而且他们的教材和资料也比较少,也没法提供有效的考题,准备起来就难度大一些。后来培训机构拿SSAT的题目中比较偏ISEE的部分让孩子练习,感觉没有抓住重点。其实ISEE的单词跟SSAT的单词走向是不太一样的,从长远来看积累单词是有好处的,但是从应对考试方面来讲,背了很多SSAT的单词对ISEE考试帮助并不大,无形中耗费了精力,增加了心理压力和紧张。单词部分我们后来也反思,他备考中妈妈会给用中文解释,但中文不是他的第一语言,他有时候理解的中文和英文真是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ISEE考试中有很多考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差别就一点点,理解错一点题目就都错了。错三个和错四个最后得分档次都不同,单看题目本身很小,但是综合起来就成了五分和六七分的差别,也可能成为过和不过的界限了。
考ISEE还碰到一些技术型问题。国内ISEE每个季度只能考一次。因为两国互联网底层互通还有一些技术性障碍,所以我们出现过好几次考到一半就出问题必须重考的情况。后来我打越洋电话给ISEE的考试机构提醒他们去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沟通最终才按照预期拿到了结果。这么一折腾,整个备考和考试的战线就拉长了。其实考试准备时间不能太长,太耗费精力,心态也会疲惫,以至于后来的成绩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但是这个过程孩子虽然很辛苦,也有经验和收获。
对于国内的申请家庭,如果是从国内申请去美国,我就建议在国内直接SSAT。如果孩子在国外,就走ISEE路线。在美国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学生的阅读量是相当相当多的。像从kindergarten开始,孩子们就有一定的阅读量了,逐渐增多。阅读量比较多的话,英文阅读理解和写作可能就不需要额外再去强化,阅读本身就是单词量的积累。孩子在美国成长的话基本可以不需要去做ISEE培训,因为孩子们的阅读量很大,大量阅读的前提下孩子上官网上面参考考题稍微准备一下都是可以考一定基础分的,因为他们每天的积累、说话、阅读等全都是英文,但是这些国内大部分孩子是做不到的。
深度挖掘
自身亮点全方位呈现
在申请过程中,丽格老师带我们做了比较充分详细的准备。她们对Brady进行了针对性调研,通过深度沟通了解了Brady的性格、学术、才艺以及综合情况,挖掘出他自身的一些亮点。我也参加了其中的一些沟通,确实很有成效。我们比较满意的是顾问在这个过程中是充分挖掘Brady自身的亮点,而不是通过一些其他修饰硬要装裱成一个亮点。充分发挥小孩现有的比较好的亮点,然后再把这些亮点完整清晰地通过文书和面试表达出来。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针对每一所想要申请的学校,丽格老师也会带着一起做School Research(学校调研),帮助孩子在真正参与面试这所学校之前就做了一些功课,很好地去了解了这所学校。针对学校不同的理念和课程活动设置,差异化体现孩子自己的亮点,也让孩子在面试中更有针对性和自信心。
我们知道,在美国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申请学校,申请者要把自己的自身的强项和优势在比如说三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充分的表达出来,让单位或者学校去真正感受到你的优秀。对孩子申请来说,面试确实很重要。我们在面试准备过程中,丽格除了安排若干次中教培训,还安排了四次外教面试模拟,每次模拟都及时给我们反馈,写明孩子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提高,这对他的整个面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多试多练
长期坚持兴趣广泛
Brady以前在美国上幼儿园和现在在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上学期间的多位老师对他的评价,或者说跟我们家长汇报的评价还是有几个共同点的。我列举一些我们听到最多的评价:第一是老师评价他是一个很Nice的Boy,就是说性格比较好;第二是比较热心,就是Caring,对同学比较热心和友好;第三是喜欢去Demonstrate Leadership,就是做一些领导力的事情,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喜欢出头吧:最后一个老师评价他是兴趣比较广泛的一个小孩子。
因为Brady是在美国出生长大,我们在美国工作生活那么多年,也了解体育运动是比较重要的,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参与的活动,学习成绩反而是排在第二位的。从Brady小时候,我们也很有意识地带他去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大概十几个月的时候,就带他去玩水和开始游泳。后来根据他的喜好和身体素质也尝试了一些其他运动,网球也试过,滑冰也试过,我们美国同事还提议去尝试过冰球,不过比较下来冰球不太适合他。后来还尝试了击剑(重剑)。相对来讲,除了身体素质,击剑还会用到一些脑部力量,对Strategy策略也要求比较高,而且他也比较喜欢,所以就一直坚持下来了。除了他自己喜欢,也参加一些比赛,还获得了一些小成绩,也挺好。
其实坦白来讲,我们让孩子尝试体育运动的话,倒不是要求他成为专业的运动员,或者比赛要拿到好的名次,我个人认为体育运动天赋还是很重要的,天赋可能占到60%到70%,剩下的才是后天努力。我们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让他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培养他一个坚持持久的理念和习惯,并不是在刻意去关注成果。
访校和面试过程中,有几家学校的招办主任熟悉了私下也沟通,我问他们招聘学生会看中学生体育拿到的奖项,比如什么冠军,还是说会有其他的考量。招办主任说,比如我们校队的美式足球队刚好缺一个Quarter Back(后卫),你有这方面天赋,就是这样一个后卫选手,那么其他东西可以不考虑,就可以给你Offer。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相对综合,体育的话就看你这个参与是不是长期持久的,是不是喜欢。如果喜欢,输了也没有关系,依然喜欢,他们更看重这一点。中国家庭可能不会像美国家庭那么看重体育,所以还是综合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经历困难
成长显而易见
客观来讲,申请肯定是有一些焦虑的,特别妈妈是属于那种焦虑型的。不过总体来讲的话,我们觉得也没有什么大的焦虑。一是因为我们已经选中一个比较好的顾问机构,二是Brady很多事情是从小开始做的,不是临时抱佛脚的,是有基础的。之前提到的新加坡UWC,那个相当于模拟考试,也是对我们一定程度的认可,让我们看到孩子有一些基本的资质和基础。对大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大的挑战或者困难。
但是对于Brady来说,这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接受这么严肃的面试升学过程,对于他挑战势必是比较不少的。刚开始沟通的时候他的表达能力是很差的,整个挖掘和面试训练过程对他来说是挑战的。而且小孩子对小时候的记忆是会遗忘的,我们怎么帮他想起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些故事,让他去努力回想以前的经历,想起来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一些亮点,一些故事,一些细节,再把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不是背出来,这个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还有一个挑战,就是访校的时候对于体力和智力都是双重挑战。因为我们这次去美国访校没有太长时间,十天要把新泽西、波士顿、新英格兰地区的学校都去拜访完毕并参加面试。当时我开车开了超过1000英里,刚好那几天还下雨,体力上来说也是个挑战。而且小孩子要像成人那样,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要拿出让人很信服的理由,让学校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学生,我必须录取,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也想提醒后面想申请的家长,不要给小孩子太大的压力,因为对于十岁十一岁的孩子来说,去做一些我们成人都很难每一次做完美的事情,真的很不容易的。
物超所值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我们觉得跟丽格的各位老师去合作这次申请,还是物超所值的。丽格的顾问老师这边给我们的帮助也是比较大的。
第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顾问机构肯定是有自己的专业性的。机构有多年的经验积累,顾问老师对学校情况、招生情况、录取情况等都是比较清楚的。即使我们在美国生活多年,对美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一些东西不在专业范围内,这也是我们最终决定请顾问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二、付费给顾问机构,可以把申请中一些繁琐的事情,比如文书、细节、交流、确认等都给包下来,省去了我们不少时间。你考虑到沟通成本时间成本只需要额外付一点费用还是比较值得的。这个过程中丽格老师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我们也参与了一些沟通和决策,但确实省心省力省时间。
第三、顾问会比较客观地评估学生的情况。有时候父母觉得自己家孩子是个宝,哪里都好。但我们也得承认,小孩子也不是完人,有一些学习习惯也是有问题的。顾问老师在可以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估小孩的情况,给出专业建议。我记得很清楚,申请时我们就没有申请另外一家排名更靠前的学校,当时丽格老师就说,因为男女同校申请难度会更高一些。我觉得建议就很公正客观,不是单纯看学校名气,那样大家都很累,结果也不一定好。
总之,顾问发挥的作用,就是我一直讲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个过程合作很愉快,最终也收获了满意的成果。
Brady是出生在美国的孩子,因为父母曾经在美国生活学习工作过,Brady家庭在进行学校的选择的时候最初是想回到新泽西选择新泽西的学校。然而我们在协作的过程中,通过多轮的反复沟通,以及对孩子的了解,对家庭的未来计划的了解,在选择新泽西学校的同时,也建议Brady家庭将选择扩大到波士顿的顶尖学校。而通过十二月初的访校,Brady家庭的实际体验让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发生很大变化,更加喜爱波士顿的学校。
Brady的课外活动非常丰富,个人故事很多,英文口语很好,但是小朋友比较内敛害羞,而且有时候不够自信,面试是在合作之初家长就提出将会是比较挑战的一个环节。我们在Brady反复多次的沟通中,发现小朋友其实分享欲很旺盛,但凡给他一个点,或者几个点,他可以流畅地讲好自己的故事。针对Brady的特殊情况,我们结合头脑风暴,思维导图,故事撰写,线下模拟等综合辅导,让Brady最终可以非常自信大方且游刃有余地面试,展示自己的多样性。
这个过程中Brady家庭和顾问们之间配合很好,彼此比较信任对方,有任何问题都非常直接的交流,因此在学校的跟进和沟通推进中,丽格团队也大力支持Brady家争取Fessenden这个名额,最终也非常顺利地实现了梦校录取。
Brady 生活 上海 教育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