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巨婴化”,为什么孩子需要“恰到好处的挫折”?

英语培训 2024-04-03 02:00:07 51

原标题:Z世代“巨婴化”,为什么孩子需要“恰到好处的挫折”?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40%的美国雇主会避免雇用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认为这些毕业生没有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在受访的800名参与招聘的美国企业董事和高管中,有1/5的人曾遇到过应届毕业生带着家长来面试,21%遇过求职者拒绝在线上面试时打开摄像头的情况。

Z世代(95、00年出生的年轻人)既对家长有高依赖性,对外又任性?

放眼中外,年轻人“巨婴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正在被讨论。

《金融时报》最近的一篇文章《Why having a Gen Z child means parenting an adult》(为什么家有一个Z世代意味着要养育一个成年人),就讨论了当下年轻人的“巨婴化”现象。

一方面,最新美国调查显示,有1/4的父母通过手机追踪他们已成年的孩子。

另一方面,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两份调查显示,在18至34岁的青年中,仅有9%认为他们的父母过度干预自己的生活。

尽管多数父母坦言他们会每周多次给子女发短信或打电话,并在工作、财务和健康等方面提供建议,但Z世代的年轻人对父母不愿放手的态度似乎很佛系他们并不反感这种干涉,反而大多数人表示,他们依靠父母提供的情感和经济支持。

对于这种现象,作者表示担忧:

“孩子步入20岁仍旧为他们安排理发、处理工作问题、甚至在大学校园叫醒他们并做早餐,这样的情况显然并不健康。”

作者指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个更广泛趋势的体现: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青春期也在延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难以负担租房的费用。以意大利南部为例,有73%的18至34岁青年男性仍然居住在父母家中。

对于这种现象,作者表示担忧:

三联生活周刊的《高校辅导员:1:200的24小时“服务员”?》一文调研了当下大学教育所导致的大学生“巨婴化”现象引发关注。

“辅导员变保姆?”的话题更是在社交平台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大学校园里的现状是,在大学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大学生们对“成人”也并不渴望。虽然他们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实际上却没有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 大学里“保姆级别”的照顾 辅导员每个月要有两天住进学生宿舍里,与学生“同吃同住”,帮忙处理宿舍问题,甚至开学第一周,辅导员还要每天早晨到教学楼附近巡查,给找不到教室的学生指路。
  • “不肯撒手”的家长 大学建立家校沟通群、召开新生家长会等行为已经不足为奇。不时能见到“家长替学生办理住宿、替学生选课”的情况,不少家长不敢放手,一定要将孩子的一举一动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些学生到了毕业的关头,更加难以迈出真正进入职场和社会的那一步。

受访的大学辅导员王鹤觉得自己给毕业班学生们推荐了不少不错的工作,按从前的惯例,好工作是能去“北上广”,能有更多机会,能锻炼人,但现在的学生们问他:能赚多少钱?工作轻松吗?上班“摸鱼”可行?

考公、考编、考研也成了学生们避免与现实世界短兵相接的防火墙。

这种逃避往往得到了家庭的默许。有很多家长跟受访老师说:

我的孩子不就业,他就想考研,他今年考不上,明年考不上,后年还可以考,我一定要让他考上为止,我可以供他生活。

父母提供经济支持,随之出现了“全职儿女”这一群体。

最近,有学者这样界定“全职儿女”:与父母同住,通过承担家务劳动和提供精神慰藉,换取父母经济支持的青年,形成“父母发薪、工作在家”的特殊代际实践。

从Z世代巨婴到全职儿女,如何应对这些变迁,如何避免养育出“巨婴”,这成了全球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对美国Z世代有深入的研究。他用冷淡、脆弱、容易自我伤害来描述了时下年轻美国人的几大主要心理问题。

  • 非常冷淡 懒得学习,懒得打工,甚至懒得恋爱。
  • 非常脆弱 常把自己想象成漂浮在“遍布尖刺的世界”里的气球,随时会被刺破崩溃。
  • 容易自我伤害 心理健康“断崖式”下降,自杀率显著增加。

如何治愈这种“娇惯的心灵”?

在乔纳森·海特教授所著的《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一书中,研究了孩子们为何晚熟以及如何避免把孩子养成“巨婴”,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美国家长对孩子教养过度焦虑。

家长一怕孩子被绑架,二怕孩子进不了名校,一方面过度保护孩子,另一方面又夺走孩子玩耍和探险的时间。

一方面教育孩子如何尊重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反思:我的感受到底是不是理性和客观。

乔纳森教授说:“与其为孩子铺路,不如教会他们走路。

在屏幕中长大的孩子,被夺走了童年,焦虑与抑郁缠身。

但对孩子来说,很难靠意志力戒掉电子产品。

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约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在约定之外的时间,将电子设备收纳起来,保证孩子得到良好的休息。

此外,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也是重要的环节。

如今,在美国大学校园,僵化的“政治正确“使年轻人抱持着“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论调,把人群简单划分为被压迫的、弱势的阶层,就是善良的、应给予支持的;处于优势地位的阶层就必定是邪恶的、该谴责的。

事实上,心智幼稚的人才会简单地把人群一分为二: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也是儿童的认知方式。

大学应该捍卫另一种自由,不被“政治正确“所裹挟,也应该基于大学的使命选择最好的学生。

巨婴人格的形成,还应追溯到更早阶段幼童时期的教养方式。

家长总会在过分溺爱与过分管制之间撕扯,过分溺爱会养成自恋型的巨婴,过分限制会养成自卑型的巨婴。总之,都缺乏自信。

对此,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因兹·科胡特,提出了“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的教育方式。

他认为,婴儿时期“恰到好处的挫折”使孩子的人格结构更坚固,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成熟与自信。

对孩子进行恰到好处的挫折教育,要从0—6岁开始,而6—12岁是孩子抗挫折形成的黄金阶段。

什么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父母要合理限制孩子的欲望,让Ta知道现实世界、社会规则和自己的愿望之间是有距离的,但限制孩子应该注意尺度,过度挫折也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限制的同时也要给予儿童各种尝试的机会。

家长、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 “不含敌意的坚决” - 限制孩子不合理的欲望
  • “不含诱惑的深情” - 持续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 鼓励儿童去进行各种各样有利于自立和成长的尝试

让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同步成长,让年轻人成为真正意义的成年人,才能产生一个充分发挥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

本文部分所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涉及到著作权或肖像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菁质教育

美国 挫折 家长 世代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