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成绩垫底,没上高中,从零开始准备留学,来得及吗?

英语培训 2024-04-01 08:00:05 38

原标题:从小成绩垫底,没上高中,从零开始准备留学,来得及吗?

看点 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我们常强调先发优势,但如果出发得比别人都晚,如何改变人生轨迹?在中考分流之下,走向中职的孩子,又有怎样的成长和教育空间?众人眼里的“笨小孩”小唐,在中专毕业工作三年后,决定为自己的未来拼一次——从零开始留学。其实人生路漫漫,节奏快慢是由自己掌握的;只要今天和昨天不一样,就是胜利。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文丨小唐 编丨裙带菜 排版 | 袁梓曦

昨天,小唐刚过了28岁生日。认识她是在几年前孩子寒假的柔道课上:

她是儿童学员心目中的“天使姐姐”,柔道水平高,还给大家耐心讲解;慢慢发现,她超级会画画;后来得知,她当时自学日语两年了,马上就要去日本留学学插画;在此之前,她还曾为了留学自学意大利语两年,却终因签证问题没能成行。

现在,小唐已经在日本留学两年了。

这分明就是家长心目中有目标、有恒心、有行动的榜样青年!你很容易认为,这又是一个一路“优秀”长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对吧?

然而,她说,自己曾经是一个众人眼中的“笨小孩”,在黑暗中摸索很久。

以下来自小唐的讲述。

从小成绩不好

但坚信自己未来不平凡‍‍‍‍‍‍

我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物理书完全看不懂,成绩基本上二三十分。家里为我找过家教,没什么起色。我还上过数学小班课,几节课后被劝退了,老师嫌我给这个班拖后腿了。

我也承认自己逻辑能力不如很多同龄人,当老师或者同学说我是个“差生”或者看不起我时,我的反应并没有很大,甚至有点儿认同。‍‍‍‍

不过,我没有因为这些负面评价崩溃,因为我坚信自己和他人不一样。12岁时我就知道:“我将来一定不平凡。”大家很难相信一个小孩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当时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电影《奈德》剧照

我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画画。我幼儿园就开始学画画,8岁去少年宫上画画课,老师要看一下学生的水平,让我们临摹一幅画。我把画交给老师后,老师没有做任何修改,她对我爷爷说,“您家孩子很有天赋。”

我对过去某个场景的记忆力特别强,到现在仍记得那时老师的体态、妆容、表情,冬天空气中的凛冽,还有我手中的画笔、纸,甚至是画弧线行云流水的感觉。

素描、速写,一口气画画五六个小时,有人觉得辛苦,可我觉得一点儿不辛苦,那是一种享受。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难,因为我喜欢。‍‍‍‍‍‍‍

在画画方面,每次我说我想学什么,我父母都很支持,很痛快地缴费、报班。他们从来没有因此对我有什么额外的“要求”,也没有逼着我做什么“规划”。他们不懂艺术,也不会随意评判好坏,就是竭尽全力帮助我,并且完全相信我能把事情做好。‍‍‍‍‍‍‍‍‍‍‍‍‍‍

学画画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我小学4年级喜欢声乐,家里就让我去学,后来考过声乐八级之后不那么感兴趣,也就放弃了;后来准备留学时,我还去学柔道,家里人也很支持。

21岁,参加工作第三年

决定开始为留学奔波‍‍‍‍

我没有参加中考,自己选择了职业学校,中专+大专5年一贯,学习平面设计。

我妈妈也为我的学习着急过,也批评过我,但她觉得,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能学一门技术养活自己也不错,她鼓励我去做我想做的事。

从职业学校毕业后,我换过很多工作:电话销售、画设计图、给人量房子、手机APP的界面设计……

各种职场新人的迷茫我也都经历过。画画经常成为我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不过也就是初中时的水平。

那天是一个普通工作日,我坐在办公室里画图。如果没有什么改变,那日子就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凭我的学历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升迁更是困难,我挣到的钱都不足以让我经济独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突然,一个念头闯进脑中:我不想再继续这样下去,我想去意大利上大学!

我想上大学,可没上过高中,通过高考进入国内一本院校的可能性很小。一下子想到去意大利留学,因为意大利美院的艺术造诣享誉全世界,并且我很期望去体验异国文化、精通意大利语——我想象着自己说着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那种帅气的样子,可心动了。‍‍‍‍‍‍‍‍‍‍‍‍‍‍‍‍

参加工作第三年,我21岁了,决定为意大利留学奔波。

知道自己从零开始,我心里一点也不紧张惶恐。当时我想,要是我妈不同意,我就自己挣钱去留学,三十好几不结婚也无所谓,我必须得让我这辈子好好活一次,前面有多少坎坷我都能越过去。

回去和我妈一说,她特别赞同:“好呀,去呀!你想读我就供你读!”

如果说我的家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他们没有否定过我的想法,只要我说“我想学什么”,他们就愿意让我去学一学,将来成功与否不重要。

对自己下狠手,

死磕意大利语

下定决心后,我参加了一个佛罗伦萨美院执行院长的见面会,第一次了解到留学还需要“作品集”这个东西,也第一次听到院长说:“我们需要的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不是一个善于临摹的艺术家。”

后来又参加了意大利美院的活动,了解了目前申请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包括语言水平、作品集、高考成绩等等。回家路上,我总结了一下目前我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参加什么考试、获得什么成绩,估计了一下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出国。

接着我就给留学中介打电话,着手准备这些事。

打完这个电话,我都没有回家,直接去一家负责作品集的机构,和负责人见了面。第二天,我爸妈一起去机构签了合同。

再转天我就开始学习意大利语,接下来连续两年没有一天休息的日子:

周一到周五8点开始读意大利语课文,9点开始忙工作;

周六9:00-16:30是意大利语课,老师过一遍课本内容,需要业余时间复习;

周日要去作品集机构做自己的作品。

那时候,每天,我站在电梯里会长舒一口气,缓解疲惫。

一开始我真的看不懂意大利语语法,也陷入过和小时候一样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智商有问题。

我决定对自己下狠手:比如,我决心表达时间的时候,要像说中文那样不假思索地用意大利语表达。

如果我用中文表达“10点45分”用了两秒钟,那我意大利语也用两秒,基于单词长短的考虑,相差不过1秒。

一开始很难,但长时间、多频次地练习后,我真的做到了——我精通了意大利语数字表达。

我遵照老师的要求做“影子跟读”:找一篇熟悉的课文,听一句默写一句,直到写得一字不差,然后原声跟读。‍‍‍‍‍

整个过程非常煎熬,听不懂是常态,但贵在坚持,这个方法对于听力练习非常有用。

还有读课文。一是练习嘴部肌肉、纠正发音。每个国家语言的发音所使用的肌肉各不相同,一开始读课文,嘴会很累,但是长时间读就能感觉到说这门语言时越来越轻松。二是熟悉文法运用。

经历过这些之后,我明白了:所有“练习”都是基于自愿,才能坚持下来,以前对自己狠不下心是因为决心还不够、还没有被逼到绝境、对目标还不够渴望。在当时,我特别想要通过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对未来的憧憬是缓解痛苦的解药,是我的动力。

‍‍

谋划日本留学,‍‍

再一次从零开始‍‍

第一次去参加面签,那天我发挥超常,对方连连用中文夸我意大利语很好。结果没想到别人都顺利拿到了签证,就我需要补充文件,最后还是被拒签了。

这期间疫情开始了。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签证也都被拒了。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往返北京很多次,等了很长时间,焦虑、难过:为什么别人都能出去而我不行。

得知第三次也失败后,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扑面而来:我倾尽所有、翻过那么多座山,可看到的只是另一座山,是不是我就命中注定没法出国留学?‍‍‍‍‍‍‍‍‍‍‍‍‍‍‍‍‍‍

我的意大利语老师得知后问我:要是去日本呢?毕竟日本艺术教育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回到家,用了3个小时,从伤心难过到决定换个国家留学。我妈妈得知我的决定后说:“那你岂不是要再学一门外语?这也太累了吧!”

我说:“您不用担心我学习上的事情,我来搞定学习,您只要搞定钱就行。”

很快我就找好了日语培训机构。那时,大家都还被封在家里,我从五十音图开始学日语。回想起来,那时我晚上的意大利语口语私教课还没结束,所以一段时间里都是白天学日语,晚上继续意大利语。

从零开始学习发音、语法,重新开始熟悉一门语言,这个过程依然很漫长。唯一让我觉得还不错的是,有了之前学习意大利语的经验,我非常清楚重点需要做些什么。

除了语言关,日本留学最大的不同是“内诺制”——这意味着考生要和教授面对面日语交谈,不仅考核学生的日语能力和专业能力,教授还会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强不强(本科)、对自己的专业有没有热情、愿不愿意去为这个专业去奉献(为你所属的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日本人很看重这一点)。

除非学生异常优秀,不然,没有一家中介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让学生录取。

学日语大约两年后,我能参加的考试只有京都精华大学(编辑注:京都五大艺术大学之一,日本第一个漫画学部在这所学校诞生)的外国学生考试。

京都精华大学内 图源Pixabay

因为疫情,很多学生无法赴日面试,于是大学开放了线上面试。语言学校的老师帮我模拟了3次面试,我的稿子背了一周,不断练习用日语表达自己对本专业的热情、对未来的展望。

终于,我收到了学校的Offer,看到“合格”这两个字时我不禁尖叫了,大喊着“我有学上了”!

终于,我知道自己是被认可的,我不是真正的笨小孩,我只是擅长的和别人不一样罢了。

京都精华大学内 图源Pixabay

留学给我的改变是巨大的

刚到异国他乡时很害怕,有半年左右的适应时间。那时我情绪低迷,不爱打扮也不化妆了,淹没在人海里,细细观察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去听、去看、去交流。

我站在菜市场里,看着大爷大妈,还有普通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生活的人们;在商店里看着帮我指路的姐姐,还有带着口罩忙碌的老板,这些改变了我对“外国”这个词的认知。

他们和我们一样,是生活在烟火气中的普通人,有自己的梦想,有时也执拗不过命运,只不过说的语言不一样罢了。

这种感受像一颗种子种在我心里,它几乎奠定了我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我作画更多是为了这些平凡的、普通的人,我要让我的画更有温度、让它可以成为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京都景色 图源Pexels

我所在的专业,老师会教版画印刷技术、水彩、油画、日本画等,会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创作方式,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老师给的课题。

老师会在墙上贴很多画展、艺术展的实时讯息,希望学生能多去看一看,看看真正的艺术家是如何创作的。我们大学和京都国立博物馆、部分私人美术馆有合作关系,学生用学生卡是免费参观的。

日本的大学是没有辅导员的,没有人催着你写作业,没有人督促你学习,没有人提醒你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交论文,甚至你屡次对老师说“不舒服,要请假”,老师都会十分亲切地安慰你、体谅你,对你说“好好休息,身体最重要”。

但是,老师评分时一点儿都不马虎。选修课缺席四次或不写作业四次,挂科;必修课缺席四次或不写作业四次,挂科;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仍有必修课挂科的情况出现,留级!

更严重的还是抄袭:一旦被发现作品抄袭、论文抄袭、造假、捏造数据,轻则不被信任,不会委托你承担更大的责任;重则处分、开除。

现在,画画对我而言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享受,这是我的专业,想要做好,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果想要完成一个主题的插画,了解文化背景、大量写生是必不可少的,光写生素材会积累一两本画册;

我首先要了解小朋友平时在训练中会做些什么,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去捕捉那些让我心动的瞬间用到画面中去。

接下来,至少三遍才能画出草稿,光从哪里打过来,阴影在哪里,怎样看上去才真实;

在配色环节,有时到第20种方案才能满意,才能贴合我想表达的情绪;

还要选择创作手法:版画、水墨画、铅笔画、钢笔画,或者几种的结合,它们表现出来的质感都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给柔道馆画的插画

以上这些都是铺垫,这些都确定好,我才准备去画成品画,很可能还要经历三四次废稿才能满意。‍‍‍‍‍

想要画好,单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它更多是一个“磨刀”的过程,前期一定要付出很多,后面才能游刃有余。‍‍

碰到瓶颈、厌烦了,开始怀疑自我了……这很正常,画画很重要的就是在试错中获得经验,那些废稿也是一种经验积累。坚持下去,克服困难,才能慢慢成长,进入专业状态,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我不觉得这有多痛苦、辛苦,能够提升自己的水平境界,这是好事儿啊,非常有成就感!‍‍‍‍‍‍‍‍‍‍‍‍‍

业余,我和同学一起游山玩水,春天看樱花、夏天爬山、秋天看红叶、冬天看雪中的金阁寺,留学生活带给我见识、审美、观念、语言上的改变是巨大的。

京都景色 图源Pexels

非常庆幸我有

这样的妈妈和姐姐

等毕业回国,我打算创立自己的插画工作室,从事儿童绘本和书籍插画相关的工作;另外一部分是从事美术教育,为祖国绘本插画事业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

此外,我从2018年开始学柔道(当时打算去意大利留学,听说那不勒斯治安不是很好,就想自己锻炼一下,就算不能完全保护自己,至少得有能逃跑的能力),到现在有四年了。

如今,我从一个软弱无力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精神独立、自信、由内而外充满力量的女孩子。

我的目标是在日本拿到黑带。如果还能考出来国内的教师资格证,那等毕业回国后,我还想加入柔道培训行列。‍‍‍‍‍‍‍

京都景色 图源Pexels

我能走到今天,最庆幸的就是我有个能干的妈妈和一个宠爱我的姐姐。她们在我需要钱的时候毫不犹豫给我资助并相信我能够坚持下去。我十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向我妈证明她花的每一笔钱都是有回报的,哪怕这个回报并不会那么快到来。

我的自信来自我妈妈的鼓励和自己一次又一次成功解决问题。

所有的经历中,我妈妈没有参与过一次解决我面临的困难,没有说过一句否定我的话。她知道自己能做的不多,也知道万事不可一蹴而就,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她始终相信我能做到,所以直到现在她都在鼓励我,说我是最棒最优秀的,如果是她她根本做不来这些事。那四年里我挺过了多少次打击、挨过了多少寂寞、学会了多少本事,她觉得我是个超人。

我也吃过学习的苦,也陷入过看书看不懂的困境,我鼓励自己,哪怕是再小的进步,也是胜利。困难是真实存在的,恐惧才是不真实的,你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选择不恐惧。

路长,走得慢点没关系,只要今天和昨天不一样,就是胜利。

京都山里的风很大,有一天,我站在公交站等车,旁边开过来一辆私家车,里面坐着一对爷孙,那个小孩看着我在大风中等待,他笑着朝我招了招手,像是在问好。那一刻,我的眼泪就绷不住了。

后来我对老师说,您看,这就是我从事儿童绘本工作的意义,我想保留住这份温暖,什么名利,什么获奖,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注:本文配图除标注照片外,插图均为小唐的插画作品。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因为 什么 柔道 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