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

应试教育 2024-05-07 22:00:14 44

原标题:王殿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何为?

编辑/Flora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非常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2013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可以看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及高等教育相关改革等措施也要步调一致。这些变化要求中学教育既要有系统化生态化的发展思维,也要有长期稳定的方向性认知,还要有进行前瞻性探索的改革勇气。

王殿军在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上发言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综合优秀、

个性突出、品格坚毅、勇于尝试

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并不神秘,也不能简单称之为“天才”。综合素质优秀,具备独特的特点和专长,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天赋或兴趣,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不安于现状,敢于超越自我,有梦想、有恒心、有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发现、辨别具有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人?最重要的是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仅凭分数来评价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不符合教育规律,对学生的培养和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辨别拔尖人才不能完全依据分数去评价和选拔,而应该从心理、智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多维度进行科学评判。其中,学生的体育素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人格等很多方面都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来体现。在清华附中担任校长时,我便将体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会进行体育测试。这并不是说跑得快的人出创新成果也快,而是让大家重视体育,意识到体育有助于塑造一个人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和坚毅的人格。

十多年前,我开始研究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希望有朝一日能打破“唯分数论”。这套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基于学生校内外活动的记录,用一种量化的方式建立模型,包含身心健康、社会实践、德育和体育活动等方面指标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和结果。比如,学生参加支教等活动所获得的证书、实践过程等过程性资料都可以由家长、学生、老师上传。记录这些信息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局:

短视功利、流水线培养

一是部分家长学生错误地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角度去解读政策。在强基计划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有大量入围学生放弃了强基计划的校测,导致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未能足额录取。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强基计划实施时间短,社会认知度不够高;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学生把强基计划作为跳板,试图以低分进入名校后再“二级跳”进入热门专业,但强基计划入选后是不允许学生转专业的。这也说明现在很多家长、学生选择专业更多的是考虑未来的就业和待遇,较少从“为国家做贡献”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情怀出发。

二是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专业不了解。高中教育主要聚焦于课内知识的学习,未能与大学专业、未来行业相联系。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要么是“有什么,选什么”,要么是“什么热门选什么”。

三是学科竞赛的教学和竞争模式趋向短期功利,导致学校损失优良学苗。当前一些学校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简单等同于竞赛获奖,而且有些学校为了搞竞赛,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就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只专注搞某项竞赛,导致严重偏科。但是数学竞赛获奖和获得数学大奖完全不是一回事,几十年来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了很多金牌,产生了很多世界冠军,但并没有培养出多少杰出的数学家,没有培养出菲尔兹奖获得者。有些学校把学科竞赛从天赋兴趣导向变成了升学导向,不仅未能激发出学生的学术志趣,反而将天赋和志趣的竞争演变成资源投入的比拼。

四是人才培养的批量化、同质化现象突出。现代教育诞生于工业化时代,流水线式的教育有利于大面积普及和提高效率,而信息化时代、智能化时代更强调质量,但目前我们还做不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一对一培养。许多学校常规的教学方式是流水线式培养学生,对所有学生采用同样的培养方案、学习难度、教学进度以及评价方式。高分考生可以通过批量化、密集型的大规模训练模式生产。同时,超级中学的出现也让大量县级中学失去了高考竞争优势。这样的教学和考试评价模式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冒尖”。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宽口径、厚基础

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避免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要让学生有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志向、境界和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即是“红”在“专”前。这种使命感是内在动力之源,会产生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

二是加强学生自我认知和志趣发展的培养,让学生从“分数决定一切”转而意识到“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对未来发展充满渴望和激情,并向既定目标努力前进,成为领域的领跑者。当然,高中学校的挑战是,老师既要了解相关政策和各大学及各专业的学业基础要求,又要能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目前这是高中学校的短板。

三是高中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有大融合观。拔尖人才要在全人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特长突出的自然结果。不应过早分学科、过早地让学生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领域,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培养,通过通识教育,先让学生广泛涉猎,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之后找到自己最有天赋、最能够发挥潜能的方向,这样才能培养交叉融合型的人才。不仅相近的自然学科可以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也应该交叉融合。当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需要学校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下,这是一个挑战,但可以先从培养宽松厚实的教育心态开始。

四是特殊人才培养应“一人一策”“群师一生” ,让没有聚集到超级中学的散落学苗长成参天大树。如果超级中学继续一家独大,县级中学继续无可奈何,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如果高校热热闹闹,中学风平浪静,那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就无法完成。高中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散养”,另一方面还要“密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将对整个社会发挥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可以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拔尖人才社区,采用网络社区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学校选拔学生,定期开展因材施教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拔尖人才的“散养”与“密接”,另一方面能突破教学资源以及时空的限制,聚合多样的资源,让更多学校实现“群师一生”。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中衔接:

生涯规划与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大学和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联动、衔接。教育衔接本身即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理念,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选择,而衔接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按照适合的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生涯规划的角度看,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前承义务教育,后接高等教育,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高中教育肩负着完成基础教育、塑造健全国民、帮助学生完成初次选择等任务。其中,帮助学生选择专业与方向,奠定了将来在高度专业化领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并作出初步选择就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

清华附中每月都会举办固定的生涯教育活动。2016年,清华附中就将生涯规划教育办公室与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分开,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构建体系化的课程和资源。两位专职老师每学期各开设两三门选修课。一类与国内高考选考和志愿填报相关,如学生自我性格的认知、外部环境的探索、大学专业调研等。这些课程多是基于知识和方法论,教会学生如何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选择和决策。另一类是全年级的生涯活动,每月举办两次。开展形式包括传统的讲座、工作坊,还有以项目制学习方式探索生涯教育。另外,清华附中还针对高一、高二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程侧重对自我的探索,比如自我学习过程的回顾、自我性格与价值观的判定、自我优势的直观呈现,还有社交圈定位等。高二上学期,学生时间还相对充裕,学校会重点为学生引荐大学相关资源,邀请院士、大学教授、学长学姐给学生讲解大学专业学习、生活,同时给学生提供某一领域的前沿发展信息。高二下学期则更多侧重于大学专业的探索。

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推进跨学科综合课程以及项目式学习;二是改变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要强化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环节不能走过场,应开展更多深入的探究性科学研究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从高一开始,清华附中就让学生参与有强度的项目式和研究性学习。起初,老师和家长们担心这样的培养方式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但不利于提高考试成绩。实践证明,清华附中优异的高考成绩靠的不是刷题,而是做研究,很多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是研究项目的成员,项目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远远超越普通学生。2014年,清华附中和美国托马斯·杰佛逊科技高中签订协议建立高研实验室,高一开设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高二开设专业课程和课题项目。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各专业硕士、博士师资团队采用项目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创新教育方式改革应试教育。

此外,STEAM+D项目也是一种非常适合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即在传统STEM教育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和大数据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制形式达成课程融合、促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STEAM+D研究性项目涉及的相关内容很多,比如数学建模、近代物理、生物化学、量子计算机、中国传统文化等。

以生涯规划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让中学生走进大学、走进科研、走向未来,通过亲身参与、深度实践、内化思考既让学生形成对大学、学科、专业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清晰认知,还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发现优势学科、做好生涯规划,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坚定远大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

总之,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营造开放、宽松和包容的教育环境,引导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对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并自发地开展深入研究。要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并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应试教育体系中唯分数论的观念。我们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创造一片天地,通过“自留地”“试验田”来弥补不足,促进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高质量落实,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注:本文由方略研究院根据作者在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作者:王殿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计划 殿军 竞赛 教育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