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办校老师,试点去民办校『跟岗培训』!是否大有深意?
置顶关注哟
和5万择校家长一起,随时关注择校信息,记得置顶关注哟!~
“51上私立“→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
众所周知,北京的公办学校在基础教育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最明显的就是就读人数,民办学校的在校生数量都不足公办校的一个零头。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办学校,尤其是走国际路线的民办学校,可以说都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选择,并不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在发展上,与公办学校也可以说是“各自美丽”。在主流的教育体系中,民办学校也基本可以说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掉了。
但是近日,一条新闻却让关心民办学校的人感到分外惊讶,甚至可以说是“活久见”!——
北京市教委领导到顺义区就公办校教师到优质民办学校跟岗培训试点工作进行调研!
这件事,透露了两层意思:
一是,公办校教师要到民办学校跟岗培训!这在以往是绝对没有过的!
二是,这事的规格非常高!是由市教委的相关领导直接到学校来调研督办的!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51上私立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件事。
公办教师到民办校跟岗培训
近日,顺义区教委发布消息称,4月16日,北京市教委民教处处长马驰知、副处长薛闻喆等一行到顺义区一所民办学校进行调研和座谈。而调研的内容是:公办校教师到优质民办学校跟岗培训试点工作。
让公办校老师去民办校跟岗培训?这真的是“活久见”的一件事!因为众所周知,北京的公办校在基础教育领域,那是出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为什么北京会做这样一件事呢?
马驰知处长表示,市教委开展公办校教师到优质民办学校跟岗培训,是有其重要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的。
此次试点工作,是按照市教育两委工作要点和“教师队伍建设年”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旨在进一步促进公办校、民办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让公办校教师充分体验类海外的教育环境,观摩不同教育样态的学校教育,从而开阔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他对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明确要求:要确保跟岗培训的实效性,参与教师要全身心投入,真正学到优质民办学校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以此次跟岗活动为契机,推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办学质量。
据了解,此次培训将采取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公办校教师在优质民办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共同成长。
促进学校之间优势互补
可能很多家长都知道,北京的民办教育,有两个区是做得比较领先的:一个是顺义区,另一个是朝阳区。所以,这次市教委选择把试点放在顺义,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让公办校的老师到民办校去跟岗培训,并不是单方面的“去学习”。按照市教委相关领导所说,是要资源共享、互学互鉴。也就是说,公办校老师在这里面不是“学生”的角色,而是和民办学校是平等的关系。
进入民办校后,公办校老师可以更清楚地学习和了解到民办学校的教学、教研、招生和管理和方方面面,同时也会把公办学校的管理经验、教学情况带到民办学校。
一些被明令禁止、很多人怀疑在民办学校中是否存在的情况,比如是否开设国外课程、招收没有学籍的学生等等之类的,都会在公办学校老师跟岗培训后,被打消质疑。
所以,这个跟岗培训的试点,绝对是大有深意且一定会推广到位的。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之前的两件事。
一是去年年底的12月6日、7日,顺义区教委组织顺义区公办校校长走进两所民办学校开展 “公”“民”手拉手交流活动。
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旭东表示,公办校长走进民办学校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要求、同部署、统筹管理,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取长补短、互促互进、共同提升。
他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有表达能力、有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希望,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应具有“广阔开放”的办学基因、重视“读懂时代”的实践行动、期待“走向未来”的牵手共赴,能够带领学生一起看见世界,一起走向世界,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世界的大舞台,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第二件事是去年的春天,另一个国际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区——朝阳区,让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公办学校这两类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两两结对。
去年3月,朝阳区举行了部分公办学校与国际学校协同发展启动会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优质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会上发布了《朝阳区部分公办学校与国际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安排,朝阳区将以干部、教师、学生发展为核心,选取北京中学等13所公办学校,和北京京西学校、北京哈罗英国学校等13所国际学校建立协同发展关系。
那为什么要把这些本来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两两结对在一起呢?
朝阳教委表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开放办学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推动一批公办学校与国际学校结为发展共同体,基于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围绕三个核心任务、一个特色论坛、四个交流维度、七项教育教学活动,构建3-1-4-7的协同发展模式,敞开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窗口,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具体来说就是,协同校将通过每学期(中学学段)开展一个团队项目式学习,举办一项学生体育、艺术、科技交流活动,开展一次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联合教研、同课异构、合作论坛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师相互学习,促进结对校之间优势互补,使公办校更好地与国际教育接轨,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更好地适应所在地的发展。
这最后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要让“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更好地适应所在地的发展”。估计很多家长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互相学习是北京首创之举
让公办校老师到民办学校尤其是走国际化方向的学校去跟岗培训,让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结对子”,这两件事绝对都是北京的首创之举,在全国也是独一份。
就像朝阳教委的领导说的,这是促进区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尝试、推动北京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中外教育比较研究的新探索,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思维和新视野,也为全市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都有哪些学校进入了“国际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体”结对校呢?我们来看一下名单。
通过名单我们发现,13所公办校并非全部都是常规意义上的知名学校。除了领头的是目前朝阳教育的“金子招牌”——北京中学外,社会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是北京市日坛中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还有几所学校相对而言都是朝阳区内的普通学校,而且都是分校。朝阳区另外几所老牌名校,如八十中本校、陈经纶中学本校等并未出现在名单中。
也就是说,不仅知名学校要熟悉和了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非知名的普通学校,也要做这件事。
但“结对子”的另一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则都是这个行业中较为知名的。而且,目前北京共有21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除了2所跟公办校有关(清华附中稻香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北京海淀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其余正在运营中的学校里,大部分都进入到了这个“共同体”。还有两所办学地址在顺义,当时没有进入。
所以,这两件事,肯定不是一个单纯独立的、偶然的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北京公办学校和国际化学校之间各自发展的“围墙”正在被拆除,非公办校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不论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要一步一步和公办校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互相了解。
这其中的深意,家长们看明白了吗?
信息及部分图片来源:顺义教育
择校路上你不孤单
51上私立
家长添加微信号18611680182
加入学前群 | 小学群 | 初中群 | 高中群
合作请添加
18611680182、18911331731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接受更多家长的吐槽和赞美☺
市教委 基础教育 朝阳区 国际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