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习三(最新模考汇编)

应试教育 2024-05-01 01:00:17 44

原标题:【语言基础】语言文字运用综合练习三(最新模考汇编)

作者:李蹊 来源:语文习者

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如何掌握好度?一起来看古人能控制酒量的“智能杯”——公道杯。

公道杯整体釉色青翠,由杯和托两部分组成,杯与杯托的外腹部均刻有划花菊瓣纹,鸡笼式杯座凸印缠枝莲纹,寓意“清廉”。

这只杯子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杯中有一位老人(即“公道佬”),这也是公道杯得名的原因。与其他杯子不同, ① :当向杯中注酒时,如果只有八分满,即可品尝到美酒;但若酒高过“公道佬”的胸部,杯中之酒则迅速从杯内泄光,流到下面承接的杯托之中。超然客公众号

原来,“公道佬”体内有一根倒U 形管, ② 。低的一端是出水口,穿过杯底与杯外的大气连通;高的一端是进水口,通过暗口与杯中的美酒相连。 当公道杯内液体高过倒U 形管的顶端时,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倒U 形管,从充满液体的高的进水口一端向低的出水口流出。蕴含物理原理的公道杯也就因此被用来讲述“( ▲ )”的道理。

③ ,酒里彰显中庸。小小的杯子,集科学、哲理与情趣于一身,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18.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若无,实若虚 B.其进也锐,其退也速

C.满招损,谦受益 D.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生活中最常见的光是太阳光,它是一种由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混合光。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其实已经在大气中衰减了,所以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激光不同,激光只能输出一个颜色的光波,颜色非常纯净。①激光的能量很强,②从起始点出发,如果传输过程中没有遮挡就不会停止;③且其方向性明确,光源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散射的情况,准直性高。④

你可能不敢相信,激光的亮度可能比太阳光的亮度还要强。(A)直射人的眼睛可能会使视网膜被损坏,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

对于参加演唱会的粉丝们来说,现场动听的歌声让人 ▲ ,不少人想通过拍照或录像的方式记录精彩时刻。(B)与此同时,一些场馆为了防止版权不受侵害,会在演出开始前使用激光照射现场以示警。在其他场景下,镜头也有可能受到激光照射而损坏。比如夜间的灯光秀、激光笔等等,都可能是让镜头损坏的“ ▲ ”。

20.“这就导致受到激光照射的地方光照强度很高。”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1.请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句表述不当,请作修改。(4分)

二、(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①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吸了醍醐,饮了仙露,大有_A_之感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起鹡落。我_B_,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②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③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_C_。我想飞往雨过的天际,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④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甭说什么客气话了,有事儿就说吧。

B.什么晒一天,晒三天也晒不干。

C.只要认真学,什么都能学会。

D.你什么时候去,我也什么时候去。

20.“此时有声胜无声”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所谓“吃瓜”,说接地气点_①_。多巴胺是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原因,也是“吃瓜”上头的最强助力。“吃瓜”之所以与多巴胺相关联,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咱们祖先遗传下来的收集本能。

基于生存的需要,我们祖先的大脑发展出了以多巴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和奖赏系统。大脑会分泌多巴胺,驱动我们去“探知周边信息”。如果探知到的是“重要信息”,_②_,“奖励”我们去获取更多信息。这种“重要信息”也包括八卦。

著名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指出:“知情就是力量。”当某个重要信息是“我知而你不知”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对事物、对他人的支配力。当然,仅仅“我知道”,没有告知对象,支配力量也发挥不出来。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起吃“瓜”才最甜。

我们的祖先早就看清现实,那就是单打独斗的存活率要大大低于团队合作。因此,自然进化把归属需要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而抱团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归属需要。所以,_③_,其实是在向你发出邀请:咱们抱团吧!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概括文段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设问句,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三、(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 ~19题。

抓吉镇,是极小一个镇子。

一断一断的,或砖或坯, 只有一溜平房。平房之前的土街,不甚宽。走堂堂渔汉, 扭俏俏渔婆。也摇鸭,踱鹅,跑狗,慢老者,快孩子,颇不寂寞。天雨了,天雪了,也要落在上面。秋日, 湿湿泞泞, ( ) 一街的黄叶。

土街,其实也是乌苏里江的一段堤岸。临水的一坡,是一排鞠向水面的柳树。这里的柳树,有诗样的名子, 叫“江柳”。江柳的干上, 早晨, 晚夕,常牵着几只闲船。入冬, 便要被渔汉子拖上来,扣在街边。扣船的底上, 都要( ) 一层茸茸的雪被。很好看, ( )在江边的柳,收不回了, 任其冻住。春一到, 这柳, 那柳, 依然要漂亮地( ) 给你看的。

小镇的西端,是一片兼作客栈的私家饭铺。我因腰有旧疾,得知那里有领颇热的火炕,经人导引,便歇在那里了。

这饭铺,说来,也是寻常的一家。有客, 便是饭铺、便是客栈。单是多些陌生的话,多些格外的风景而已。无客了, 淡淡地过冬春更换的日子就是了。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落 裹 涉 舞 B. 粘 覆 涉 舞

C. 粘 裹 挂 飘 D. 落 覆 挂 飘

19. 文中画线部分的遣词造句新颖别致,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6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0~22题。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①由于涉及较深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物理知识,②老师教学时往往不解释, ③然而解释的也多有误会, ④说应该是“白烟”, ⑤李白可能因为欣赏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造成的。

_A_,得先从光的传播说起。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波长不一的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当它进入犬气层后,会跟空气分子、尘埃、气溶胶等介质相撞,从而产生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成反比,( ) 秋高气爽或雨过天晴,大气中的尘埃和气溶胶较少,阳光在大气分子强烈的散射下, 蓝光和紫光散射到四周甚至布满天空, 而人眼对蓝色更加敏感,对紫色感觉次之, 所以天空看起来呈蔚蓝色。

有人会问,_B_,李白为何不写成“生蓝烟”呢?一是很可能李白观看瀑布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香炉峰上气流分子的直径和紫光的波长差不多, 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强,散射最多, 很容易被人看到。二是相对天空而言,香炉峰距离观察者更近, 更容易看到紫光。

20. 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 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 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可增删少量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 根据图中信息,请在括号内填入一个包含并列关系的语句。要求对红光、蓝光和紫光的特点进行比较, 表达简洁流畅, 符合语境。(3分)

四、(一) 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 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8~19题。

我猜想, 桅灯的本意可能是指挂在桅杆上的灯, 是航行的信号灯。

在乡村,桅灯也曾大有作为。早起拔秧, 夜查田漏, 防汛巡逻, 打老黄豆等等,都有它热情地参与。在过去的岁月,它是水稻的一部分,是黄豆的一部分,是农事的一部分,是乡村的一部分。秋高稻熟, 傍晚时分, 走到村外, 选定一处, 嵌入桅灯,微弱的灯光可以把潺潺细流照得清清亮亮。

如今,有线的和无线的电光源层出不穷, 桅灯“不怕风不怕雨”的优势已不明显。船上是不会挂这种桅灯作航行信号了,也没人用它帮助捕鱼, 或打田鸡、斩黄鳝泥鳅了。即使家里有盏桅灯,也没有煤油卖了。桅灯虽然已经退出田园, 成了文物, 但它照亮的那段岁月,依然熠熠闪光。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它是水稻、黄豆、农事、乡村的一部分”, 语义基本相同, 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为什么? (4分)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文中加点的“照亮”,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麻石上响起, 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B. 操笔为锄, 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领域, 乃是大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C. 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 都晾晒在长竿上, 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

D. 某些往事,让我的记忆搁浅在那样一个冬天、一首唐诗里、一壶老酒里。

(二) 语言文字运用 II (本题共3小题,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21~22 题。

_①_,这是我方的观点, 理由如下:

第一,从本体论上看, 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 它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_②_,难道我们能见小忘大,以偏舍全吗?祥林嫂置身封闭保守的鲁镇,饱经磨难和压迫, 虽“捐门槛”来救赎自己而不得, 最终惨死于祝福之夜,如果我们读这篇小说只关注祥林嫂“死”的结果而漠视事件发展过程, 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什么深意也读不到了。

第二,从逻辑上看, 凡事有过程才会有结果, 天道酬勤, 做好过程, 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班固写《汉书》花了 20 余年时间,曹雪芹著述《红楼梦》耗费毕生精力……如此等等,十年辛苦不寻常, 字字读来皆是血,坐不得冷板凳, 下不了真功夫, _③_,只会“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第三,从时空上看, 结果往往只在一瞬间,而过程则往往需要广漠空间的漫长磨砺和数日经年的辗转腾挪,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否定甚至漠视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陈胜、吴广虽然失败了, 但他们揭竿而起的一生不精彩吗? 李杜一生才华横溢,满腔抱负, 最终却困顿飘零, 我们难道会因为他们结局不佳就不记得他们一生的孜孜以求吗?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个字。(6分)

21. 请指出一辩第二个理由的逻辑谬误。 (4分)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而过程则往往需要广漠空间的辗转腾挪和数日经年的漫长磨砺,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否定甚至漠视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

B. 而过程则往往需要数日经年的漫长磨砺和广漠空间的辗转腾挪,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否定甚至漠视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

C. 而过程则往往需要数日经年的漫长磨砺和广漠空间的辗转腾挪,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漠视甚至否定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

D. 而过程则往往需要数日经年的辗转腾挪和广漠空间的漫长磨砺, 我们怎可因为一时的结果而漠视甚至否定广大时空的奋斗过程呢?

五、(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公信力建设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成效的综合指标之一,也是媒体的品牌形象和无形资产。公信力的建设对于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其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新闻舆论发展的保障。

一方面,新型主流媒体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于公信力的确立。过去,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主流媒体占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威。但在智能传播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_。对于媒体而言,具有社会公信力代表其得到社会认可,拥有广泛的受众是其获得核心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基础。

另一方面,公信力建设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型主流媒体是重大信息发布、思想文化宣传、社会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控室,自诞生起就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任务。然而,“任何一个组织想要取得成功,良好的声誉都是至关重要的”,媒体声誉管理就是对媒体的行为进行管理,用实际举措塑造让公众满意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媒体声誉与公信力______,都以获得用户信任为导向,公信力建设是媒体声誉管理的要求和保障。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但并不是说失眠了, ① 。只是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且一定程度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可以称之为“失眠症”。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过度,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睡眠质量一般涉及睡眠分期,即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和眼球快速运动睡眠,也称“深睡眠”和“浅睡眠”。如果深睡眠不足,人一觉醒来依然会浑身乏力、无精打采,睡的时间再长也觉得疲惫不堪,对健康影响很大。如果一个人睡眠时间足够,但睡眠质量不好,例如浅睡眠时长占比大、频繁做梦、睡眠期间打鼾,或是熬夜、晚起等, ② 。

青年人深度睡眠时间通常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25%,如果一晚上睡8小时,大约会经历4—5次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时间约2小时。老年人睡眠时间通常更短,深度睡眠占比也在减少。所以,并不是说睡眠时间长就说明睡得好, ③ 。不能把睡眠时间长短作为睡眠质量是否好的判断标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0.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线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

B.曹雪芹之大痛深悲,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

C.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来巩固阶级。

D.蟋蟀的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发音镜”。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六、(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3年11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发布的标识不仅科技感十足, A 。如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的标识,将任务序列“8”与天舟飞船尾焰相结合。再如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标识,风格简洁又有现代感,采用极具科技感的样式设计;又将数字“18”作为背景强调任务序列,提高标识识别性与记忆性。除此之外,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标识 B 。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线突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①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一个中国蓝为主色调的圆形标识,②由中国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③数字“19”表明此次任务序列,④并融入了中国龙元素舞动上升。⑤周围的星星共十九颗,⑥对应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⑦共同体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⑧根据发布会专家的介绍显示,⑨综合考虑两次载人飞行任务候选标识方案的整体情况,⑩入选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的标识是由神舟十九号候选方案优化形成的。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旧船屋跟前,走了进去。葛米治太太已经不像先前那样,无精打采地坐在自己那待惯的屋角里发呆了,而是忙着在做早饭。侍候我们大家吃好早饭后,她便退到窗口旁,在那儿忙着为佩格蒂先生缝补一些衬衣和别的衣服;补完后,整整齐齐地折叠好,把它们放进一只水手用的油布袋里。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说着。“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论是什么季节,”葛米治太太说,“我都要永远守在这里,样样都要张罗得合你的心意。”

她是那么忠心耿耿。她忘了自己,那么关心别人的悲伤,因而我对她肃然起敬了。那天她干了多少活呀!因为许多东西都得从海滩搬回来,存放在外面的小屋里——像桨啊,橹哇,网啊,帆哪,缆绳啊,桅杆哪,捕虾篓哇,压舱袋呀,等等。虽然海边的人,凡是能干活的,没有一个不愿为佩格蒂先生效劳的,而且也没有一个被请帮忙的人不得到好好酬谢的,所以帮忙的人有的是,可是葛米治太太整天执意要搬运那些重得她力不胜任的东西,还不辞辛苦地跑来跑去忙着干那些不需要她去干的差事。甚至悲叹她自己的不幸,她好像也完全忘了,不记得自己有过任何不幸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像桨、橹、网、帆、缆绳、桅杆、捕虾篓、压舱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21.选文关联词的使用很有表现力,请从文中第二段中任选两处不同类型的关联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都用到了“跟”,说说二者用法的不同。(2分)

(1)标识主体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跟中国空间站对接的场景,并用黄线突出成功对接所在的位置。

(2)同时,她仍跟刚才一样,态度文静地继续说着。

参考答案

一18.C(3分)

19.①公道杯永远倒不满 ②开口一端高一端低 ③杯中诠释公道(6 分)

20. D(3分)

21.示例: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心潮澎湃罪魁祸首(4分)

22.A后一分句改为“眼睛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失明”,或“长时间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B改为“因此,一些场馆为了防止版权受侵害”。(4 分)

二、18.A飘飘欲仙B浮想联翩C心驰神往(1点l分,3点3分。其他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A飘飘欲仙:身体轻飘飘的,像要飞升成仙一样。形容人的感觉非常轻松爽快。B.浮想联翩:形容一个又一个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C.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19.A(A项和原文“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中的“什么”都是用在否定句中,处在名词前,可以删除,且意思不变,语气略显直率。B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C任指,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D任指,两个“什么”前后照应,表示由前者决定后者。)

20.A

21.①是聊八卦②则分泌更多的多巴胺③当有人想和你“一起吃瓜”时

22.为什么“吃瓜”会上头?因为“吃瓜”来自于人的两种本能需求,一个是收集本能,另一个则是抱团本能。(设问1分,因果关系1分,“收集本能”1分,“抱团本能”1分,表达准确流畅1分。)

三、(一) (9分)

18.(3分) B

19.(6分)

示例:

①动词、形容词前置, 引发读者对动作或状态的特别关注, 更新读者审美体验。②动感强烈、特征鲜明的短语连续使用,为“颇不寂寞”蓄足了力, 强化了土街场景的生活气息。

(二) (11分)

20.(4分)

示例:

③ 解释的也多有误会

⑤ 李白可能因为欣赏瀑布太久眼花而看成紫色

21.(4分)

示例:

A要把“生紫烟”现象说清楚

B 既然人眼更易感受到蓝光

四、18.原句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四个短句, 结构相似, 句式整齐, 不但层次分明,且逐层递进,从对桅灯的喜爱,到对农作物、农事的喜爱, 更是农村的喜爱;“是…一部分”的反复的使用不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改句为长单句, 不能起到加强节奏感、分清层次、表达强烈的感情的作用。

19. C

20.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结果只是过程的一部分; 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21. 强加因果——做好过程未必会取得不令人失望的结果;以偏概全——“天道酬勤”强调勤,这只是做好过程的表现之一, 做到“勤”不等同于做好过程。

22. C

五、18.【参考答案】不计其数 息息相关

19.【参考答案】新型主流媒体是重大信息发布的主渠道,是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是社会舆论的主控室。

20.【参考答案】①就是患上“失眠症”了 ②对健康同样有害 ③睡眠时间短就表示睡得不好

21.D【解析】A强调,B特殊含义,C引用,D特定称谓

22.【参考答案】所以也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这样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六、18.【答案】A而且标明了任务序列B还展示出对接的场景(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整体扣1分。关键词包含在答案中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A处注意前面的关联词“不仅”的提示和后面“将任务序列‘8’与天舟飞船尾焰相结合……”等内容的提示。B处注意前面“除此之外”的逻辑提示和后面“对接”的提示。

19.【答案】语句:①;修改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是一个以中国蓝为主色调的圆形标识

语句:④;修改为:并融入了舞动上升的中国龙元素

语句:⑧;修改为:根据发布会专家的介绍(6分。改对一处2分,只找出序号,没有改对不给分。若有其他改法,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中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①句成分残缺,在“中国蓝”前面加“以”;二是④句结构混乱,把“舞动上升”放在“中国龙”前面做定语;三是⑧句句式杂糅,把“显示”去掉。

20.【答案】①画横线的部分用富有情感的感叹词,更能突出葛米治太太搬回的东西多;②用逗号比用顿号停顿时间长,表达的语气也更强烈;③这样的表达,更说明葛米治太太的劳累和辛苦,表明“我”对葛米治太太的敬仰。(4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明确题干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较,在形式上注意感叹词的有无和逗号与顿号的不同,要答出有无感叹词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逗号与顿号的表达效果的不同,然后从内容情感上区分原文与修改后的文字表述的整体不同。

21.【答案】①“因而”“因为”“所以”,通过因果关系,表明葛米治太太的劳累和“我”对她的敬仰。②“虽然”“可是”,通过转折关系,强调葛米治太太更忠心、更辛苦。③“凡是”“而且”,通过递进关系,强调佩格蒂先生待人友好,得到大家的爱戴。④“还”“甚至”,通过递进关系,突出了葛米治太太的辛劳和忘我。(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答出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作用的鉴赏能力。分析关联词的作用,一要找出关联词,二要明确关联词的逻辑关系,三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段中大量使用关联词,可以任选两处分析,如“因为”“所以”“虽然”“可是”等。结合具体逻辑关系和强调的内容重点来具体说明。

22.【答案】①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跟”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②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跟”是介词,表引进比较的对象。(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中关键字鉴赏的能力。辨析“跟”的不同用法,要结合语境理解其多种用法。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跟”连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和“中国空间站”,表并列关系,“和”的意思。语言文字运用Ⅱ中,“跟”与“一样”相连,组成“跟……一样”的固定格式,表比较。

什么 本题 小题 综合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