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如果教师能看见每一个学生,教育就发生了

应试教育 2024-04-23 04:00:05 69

原标题:吴非:如果教师能看见每一个学生,教育就发生了

【吴非专栏】

如果教师能看见每一个学生,教育就发生了

作者|吴非(原名王栋生,笔名吴非,南京人,著名杂文作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

我读英子的文章,有十年了。有一回,她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询问一本书的事,我们就这么认识了。那以后我看过和读过很多她的教学实录和教育随笔。当我第一次把她的文章推荐给刊物时,才想到应当问如何署名,于是知道了——殷会荻,可是我已经习惯称她“英子”了。

英 子像磐石一样固守着教育的江河,恬然自安。我是几年后,在读她的文章时想到这句话的。有些教师就是这样,稳稳地沉在课堂,把自己的精神态度渗进学生一生的“底子”。英子与世无争,在课堂中自得其乐。

这 本《看见每一个学生》,书名很有冲击力,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学校,带进教室,让我又站在学生面前。估计读这本书的老师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场所,几十颗心在跳动,几十双眼睛看着讲台;而讲台上的这个人,也曾坐在课桌后,多年前也面对讲台,从师而学。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我 看过英子少年时写的作文,她是从那时起就憧憬以后能站在讲台上的。如果教师能想到自己面对的这几十名学生——这些天真烂漫的儿童,稚气未脱的少年——以后会成为有独立意志的人,成为有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会成为父亲母亲,我们就不能不经常审视自己站立的姿态,因为学生也在看着我们。英子的过人之处,既在她经常有创新的思考,也在她经常有不断反思的勇气,她的“看见每一个学生”,体现了她的职业态度。

作 为教师,英子在自己的课堂践行常识。学科教学内容不算很多,只有能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关注每一个学生,教育就发生了,学习就开始了。英子的课,不仅着眼于培育学生的思维和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实现立人的目标。一个时代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往往要几十年之后才能显现。那么,当下正在接受教育的一代学生,他们成年后会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记得所接受的教育吗?我一直在思考。

从 教育学意义上讲,人所有的行为都会有教育的“因”,他受到的教育一定会反映在他的生活中,也会体现在他的生命价值上。否则,教育就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英 子在教书,也一直在思考。她认为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先要教会他们思考。英子眼中看到的是“人”,她不赞成培养“听话”的学生,她认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立人”,必须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英子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着力培育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她的课不满足于人云亦云地完成任务,她在课上会放慢节奏,留出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反复推敲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说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她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始终和“问题”共处。

教 《晏子使楚》时,她问学生:“如果你是楚王,你会如何反驳晏子?”教《愚公移山》时,她问学生:“如果你是智叟,你也会‘亡以应’吗?”——有价值的问题,总是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时,她会根据学生的反应,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发更深刻的思考。比如,和学生一起读《雁》时,英子引导学生由小问题一步步走向“生命尊严”那样的大命题。批判性思维教育要从童年、少年开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上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夯实他们的精神底子,是明智的教育选择。多年来,英子一直在这样实践。

英 子是个有问题意识的人,否则她的课不会那样灵动。比如,对中小学教育中经常给学生设置的非此即彼的“道德两难”现象,她甚不以为然。教育教学中,为了给学生传达或灌输某种理念,往往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动辄上升到道德高度,那样的做法对少年儿童思维品质的培育很不利。

为 了解放学生,英子先解放自己。她把那些似是而非的学习材料当作思辨的教材,教育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独立思考,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几乎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件事就是教孩子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还有,就是教他们学会分辨别人文字的高下。这个过程有点难,但是,很有意思。”

对 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子有职业的敏锐性。八年前,英子的《孤立》一文曾冲击了我,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很多老师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很少有老师能像英子那样冷静地分析根源(乃至于经常被“集体荣誉感”堵死思考之路)。我们能想到,如果教育片面强调某种“情感”而忽略理智,学生在未来就有可能放大偏差,并因此造成巨大危害。

同 样,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英子想得非常细致,她反对教师利用学生写“情况汇报”以实现“互相监督”,担心这样做会激发人性之阴暗,“我希望我的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每个人都心底磊落,脸上有光”。教师应当特别重视独立思考的教育价值。

英 子热爱课堂,总是以她特有的职业态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需求。当教师固然要有些天分,但如果心里始终装着学生,就自然会上好课。职业素养有时取决于热爱。英子说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从没怀疑过自己的职业选择。

在 课堂上,英子和学生一起书写美丽人生。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英子的作文课,她对学生写作状态的观察,她在评价过程中展现的价值立场,以及充满智慧的阐述,让我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 文不难教,如果学生把老师当作知心人的话;作文难教,是因为有些老师暂时读不懂学生的心思,看不到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期待。在我们的课上,少年写下他们的梦,送给老师看,那些语句包着的是一颗颗真诚的心,这是生命中最早的诗呀——你能认为那仅仅是些“段落”和“句子”吗?你能认为那仅仅是一次“作文”吗?老师要做的,仅仅是批个分数吗?

英 子懂得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在日记本上写下一首首美丽的小诗,我知道他们写的时候一定期待着我读到这些文字,他们知道我会欣赏他们,会懂得他们”。“我庆幸能够结识那些学生,庆幸自己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享受文字的诗意之美;我庆幸自己能够带着学生看到教室之外更广大丰富的世界,并与这个世界细细地交流”。教师和一届学生朝夕相处,不过几年时间,总有一天,我们会想起他们曾经的幼稚和单纯,会很珍惜课堂的记忆,也珍惜他们通过几页稿纸,向老师掏出来的心。

教师,也应当是有梦的诗人——我指的不仅仅是语文教师,还有别的学科的教师。教师有了梦想,才能从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看到梦想,看到未来,他面对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有独立意志、健全人格的人。英子的作文课之所以有灵气,是因为她了解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懂得适时地启发。

作 文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无须“贴近生活”,流水账也能反映生活,也有“意义”,只要你关注,“会想”。老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对老师放心,作文就自由了,鲜花草木就能尽情地生长!

有次作文课,一个学生交了两篇作文——自己写的作文和经父亲指导过的“作文”,果然,孩子自己写的作文比在父亲“富有经验”的指导下写的作文更真实、更有生命力!英子不反对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批评,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不违本心,真诚地直面问题。我想,当那些学生走上社会时,一定会记得少年时代英子的作文课。

和 个人阅读史一样,英子也有自己的“作文史”。为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英子甚至向学生公开自己的随笔乃至日记,还包括她保留的自己初中时写的作文。我想,要上这样的课,教师必须有厚实的底子。英子写道:“跟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的习惯,让我更能看到一些学生可贵的能力,真心地肯定他们,因为有些事情‘你能做到,而老师做不到’。同时,对于学生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多了些理解……”和学生一同学习,和学生一同成长,这是英子对课堂的认识。

从 英子的文章中也能看到她的职业态度和修养。她多年手不释卷,始终和学生一同读书。如果教师以阅读和思考为职业习惯,当能力素养逐渐形成辽阔背景时,教学就不会成为难题。

在 课堂上,学生看到的不只是讲台上的殷老师,也不仅仅是“语文”,通过殷老师,学生能看到她背后的整个世界,以及未来。在英子眼中,所有学生的学习都会往前走,“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读到了更多的不加雕琢、童趣盎然的小诗,这些小诗让我拥有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因为,在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上,在看似随意的聊天和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我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善和美的种子。我相信,这棵种子正在萌芽,总有一天会开出一树一树的美丽繁花。”英子就是这样一位带着少年前行的老师,心里始终充满光明。

在 课堂上,学生都能看见教师,因为他要“学”;可是,教师要想“看见每一个学生”,则需要比较高的职业素养,要有饱满的人道精神,能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英子经常写她的学生,我也常会想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这一个,那一个,个个不同,每一个都有故事,难得的是英子把学生全都看在眼中!在她眼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可爱的。虽然在世风侵蚀下,偶尔她也会伤感,但是她不愿让学生变得庸俗,她不会和学生对抗,她只是想和人的平庸、狭隘、自私、冷漠对抗。

受 篇幅限制,英子这本书没有收入她所有的阅读笔记。但我知道,阅读是她业余不变的生活方式。英子可能遭遇过很多困难,但她有超越一般人的勇气和应对困境的智慧,因为阅读和思考充实了她的内心,让她保持着生活与工作的激情。

教师的心中装满美好的事物,课堂上,学生就能多看到美好。在儿童和少年的心里多播下一些仁爱、善良和美丽,他们的心灵就会容不下恶,即使面对人世间的不公平和苦难,“精神底子”也能让他们秉持公正的态度。

英 子说过,上课并不累,站在讲台上,能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眼睛。在这个时代,每天能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你说,这是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

我想告诉读者,虽然我和英子交往近十年,但是直到写完这篇序言初稿时,我都没有见过英子。去年岁末去上海开会,才见到她,果然,是位纯正的老师,从见面到告别,她讲的都是上课的事。

本文节选自源创图书《看见每一个学生》,殷会荻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源创图书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吴非,原名王栋生,南京人,著名杂文作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教师,南京市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笔名吴非。1950年出生,1968年下乡插队,1982年春毕业于南京师大中文系,进入南师附中任教至退休。主编《高中文言读本》、《初中文言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古诗文诵读》、《现代诗文诵读》(江苏教育出版社)等20多种教学用书,为《中学语文(必修)》(苏教版)、《新语文读本》编委,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篇;1988年起在教学之余从事杂文写作,发表杂文、评论、随笔2000多篇,获杂文界最高奖项林放杂文奖,出版杂文体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的用人术》,杂文集《污浊也爱唱纯洁》等。2004年在《南方周末》上刊发的《不是爱风尘》引发了社会上对中学教育的大讨论,出版教育随笔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方是什么》《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教育参考-吴非视线》在教育界影响颇大。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吴非 教学 独立 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