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级教师的磨课“三部曲”
来源: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课堂是教师躬耕教坛的“试验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在一轮又一轮的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循环交替中不断提升。
如何从新手成长为能手?怎样在平凡中实现突围?
在我的成长路上,“磨课”让我受益终身,它让我在从教之初迅速站稳讲台,在奋斗之年持续站好讲台,更让我实现专业二次发展,站上更高讲台。
无论是“磨”还是“被磨”,我在“个人钻研—同伴互研—专家领研”的磨课路上,反复历练、博采众长、业务精进,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幸福。
01 个人钻研,磨懂教学之义
23年前,刚走上讲台成为教师的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的师傅告诉我,教材是经过很多专家锤炼过的,要学会从教材、教参、课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个人钻研就从这里开始。我似懂非懂,但很听话,于是开始独自钻研。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学习的是“集合”,为了上好第一课,我反复研读教材不下十遍,几乎将教材的每一句话熟记于心。
师傅说我那节课的语言准确干净,但我却感觉自己好似一个搬砖人、复读机,如果这样讲一节课,那和学生自己看课本又有多大区别呢?
于是我找来教参,尝试第一次磨课。
在教材与教参之间跳跃穿插多次后,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教材上6个引例是从初高中衔接的起点出发的,从数和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实际生活三个方面做了逐级引入,找出共性,从初中已有认知中抽象概括出新的概念——元素和集合,用现在的理念来讲,这不就是最近发展区嘛!
今天回忆起来,那种参悟的感觉仍然十分美好。
经此一“磨”,仿佛打开了一扇与教材编者交流的大门,原来每一段课文,都有其精心设计的意图。
教师可以在不改变内容本质的前提下,灵活选取恰当的例子,比如把“1—10之间的所有偶数”换成“1—10之间的所有质数”来加大难度,或换成“1—1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来降低难度,或换成更为有趣生动的情境,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样既不依赖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另辟引例,常收获奇效。回头想想,这就是情境化教学啊!
2019年,新版高中数学教材正式发布使用。高中数学新课标建议落实“四基”“四能”,强调“素养立意”,从学到学会。
“集合”仍是高中数学的第一节内容,再读教材和教参,再次精磨细研,我又有了进一步的发现。
教材第一章用“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替换了“集合与函数概念”,本章引言强调该节知识不仅是运用集合语言进一步描述函数概念,而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和掌握、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凸显该知识板块的工具性和前后知识的统一性。
再看此部分的内容设置,将“集合”划分为三小节,教学中更加贴合“背景—概念—性质—联系—应用”的知识明线和方法主线,这才是学生获取知识、深度学习的一般路径。
翻看新教材后续章节,在每个单元主题的教学设计中,关注数学知识的获取、数学能力的提升、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素养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集合”这第一课,作为单元起始课,不仅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工具,也是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范式。
此后的多次磨课,越磨越能体会到数学的滋味,越磨越能领悟到教材内外教与学的本味。
02 同伴互研,磨活教学之法
被磨课时,坚持自己的观点,拒绝无法消化的建议;磨课时,力争说服同伴采纳自己的想法。
这是我处于教学瓶颈期非常真实的写照,一度让我在教学上停滞不前,甚至认为个人教学风格已经形成。
然而,一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活动,打破了我的固有想法。
那一次,数学教研组8位教师被分成两组,背靠背分开磨课。第一小组教师一开始就出师不利。
“这节习题课我想用一题多解的形式,展示求轨迹的不同方法。”
“不,你不适合,我建议你用一题多变,展示定义法求不同曲线类型。”
“不是的,这个对方可能会用,而且我不擅长归纳,我思维比较发散……”
“你怎么知道你不会?我觉得你合适,你看这样设计……”
磨课伊始,大家的见解有很多不一致,甚至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一度让磨课停滞不前。
“要不我们试试”成了磨课的转折。
当主讲人和磨课者都用两种不同设计方式呈现一遍时,大家豁然开朗:磨课要尊重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被“磨”者换位倾听,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吸收,磨课者换位思考,量体裁衣提出可操作易接受的建议,两个方案僵持无果时,用实践来检验。
于是,一节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诞生了。
第二小组的磨课很顺利,“磨”与“被磨”双方意见非常一致,根据自己善于引导的特点,以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设计。
可在试讲过程中,这位教师却迷惑了。
“我在A班异常顺利,学生高度配合,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课堂教学;在B班异常艰难,学生不按常理出牌,20分钟了,第一个变式还没完成。怎么会这样呢?”
同样一节课在两个班上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课后我们再次磨课,作为习题课,学生的学情发生了变化,虽然课堂呈现的只有一个方案,但课堂预设却要有多个不同的方案,让真正的课堂既是按课堂预设,又是按照学生的真实需求发生的。
于是,我们继续磨课,预设多种可能。最后在课堂展示时,这位教师让一堂学生探究的习题课自然生成。
同一节课,两种不同的设计,难分伯仲。这也让我明白,不同的学情、教情下,要有不同的设计,最合适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因此,我创建了一个“1+1+N”磨课模式,一人主讲,组长全程参与,多人研磨,替代一对一的磨课方式。
这种磨课模式,既尊重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又尊重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
在磨“数列的递推模型”一课时,“分糖果的游戏比银行等额本息贷款引入递推数列有意思,学生更容易抽象出模型。”
知识广博的教师创设出巧妙的情境。“你能用递推数列表示分糖果的游戏规则吗?”
语言精练的教师打磨出精准的设问。“A同学,你能点评一下B同学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吗……你善于观察和归纳,把第三次分糖果的过程,迁移到第N次分糖果的过程,得到一般规律。”
善于激励的教师嵌入恰当的课堂评价。“我先让这个过程动态演示出来,再让学生画图展示。”
擅长信息技术的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组内有谁突然对某节课有了新想法,便主动搭建磨课团队,一起打磨,磨课在我们数学教研组蔚然成风。
教学过程设计应是有声的。磨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法不断反思、不断矫正、逐步积累创新的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同伴互助磨课的价值所在。
03 专家领研,磨亮教学之光
“这节课每个环节都很用心,但合起来总觉得还差点什么。”当磨课磨到白热化、遇到卡点无法突破时,我们会请来教研员会诊。
磨“数列的递推模型”时,教研员一语中的:“‘建立模型—分析模型—解决模型—应用模型’活动线不够明朗,课堂小结难以升华。”
磨“圆锥曲线复习课”时,“复习课怎么上成了习题课?”教研员的一句话让大家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除了教材和教参,还要多读一些关于教育理念的书籍,才能有更高的站位、更精的凝练、更优的引领。”教研员的一番指导激励我从阅读中寻找答案、理解教育原理、更新教育观念。
在磨课过程中,为了避免因过度关注教法打磨而偏离教学目标的误区,进一步增强整体观念意识,我开始构建“四线一体”目标框架,即磨课时坚持“四线四问”:
知识“明线”——看数学必备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方法“主线”——看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哪些没有落实到位;能力“暗线”——看数学关键能力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素养“隐线”——看数学核心素养还有哪些需要发展。
无论什么课型,疏通“四线四问”成为磨课需要守住的底线。
每当磨课遇到瓶颈时,就回过头问问:对应目标是什么。目标疏通了,设计就理顺了,课堂小结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
面对不符合“四线”目标的教学设计,即便再精彩,我也不会觉得弃之可惜。
从上好一节课到上好一门课,是我磨课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的23年里,不管是自己深思研磨,还是和同伴激烈研磨,不管是被别人“磨”,还是去“磨”别人,我总是乐此不疲。
磨课,锻炼了自我,提升了教学;磨课,彰显了团队,发展了教研。在每一次磨课过程中,那些智慧又温暖的目光,照亮我的教师生涯之路。
作者 :郑艳霞(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重点教育规划课题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2日第05版 课程周刊
教学 设计 三部曲 建议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