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州一模作文“相处之道”官方解析与标杆作文

应试教育 2024-04-20 13:00:07 175

原标题:2024届广州一模作文“相处之道”官方解析与标杆作文

2024届广州一模作文“相处之道”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2024届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学科写作题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是一道思辨性作文题。

本作文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试题材料提供了“相处之道”这一写作方向,引导考生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相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意为: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这里的“彼此”既可以指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指作为群体的家庭、集体、团队、国家、民族等。“处”作动词,突出双方交往的特征。“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方法。又因“道”有道理规律之意,故而,这一方法便具有根本性、原则性的属性,可理解为准则。因此,“相处之道”即(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国家与国家等之间)交往的根本方法或根本准则。

围绕“相处之道”的写作方向,材料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相处之道”的一种方案,即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所谓“立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即以对方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去认识和处理彼此来往、相互接触时出现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位置互换”。亦即是儒家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通过位置互换,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对方的处境行为、情绪及其背后的逻辑等,以更加客观理性的理解对方,与对方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与解决问题的目的,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交往关系。

当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接受对方的观点或者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基于理解基础上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一相处之道可以帮助我们在交往中更全面的把握现象的本质,更客观的理解问题的实质,更理性的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二层,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才最重要。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相处之道”的另一种方案,即守住自己的立场。所谓守住自己的立场,即坚持自己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在相处过程中,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立场固然是一种姿态,但坚守自己的立场也不可或缺。

这样的“相处之道”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彰显了生命个体的主体意识,强调了生命个体的自我价值。

“守住自己的立场”既可以是相处的出发点,也可能是最终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要守住自己交往的原则、底线。比如人与人的交往,要守住尊重的底线;政府与人民的交往,要坚守人民至上的原则;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要坚守国家利益至上的立场,要坚守文化自信的立场等。

本则写作材料,围绕“相处之道”展开,引导考生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守住自己的立场”两种不同的相处之道,言简义丰,启迪思维。

纵观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2019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时强调:“要继续探索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2019年6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上讲道:“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国与国应有的相处之道。我们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要摒弃零和博弈、保护主义,加强政策沟通,增进政治互信,逐步扩大战略共识。”2021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议时指出:“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核心立意和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权利,平等相待,管控分歧,求同存异。”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强调:“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等理念,充分体现了相处之道的内涵。

考生在考场上面对这道写作题,既可以从自身出发、从身边现象出发表明立场与观点,也可以站在社会、国家、民族的高度去发表意见与想法。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1.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①“这”,是指材料中围绕“什么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而提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有人认为“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认为“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才是最重要的”。“这”所指的材料内涵及外延式写作的起点。

②“引发”意思是“引起,触发,启发”;“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思考”指由此及彼的抽象延伸。“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即材料中就“相处之道”的两种不同观点,引起了考生怎样的联想,触发了考生怎样的思考,给考生带来了怎样的启发。这是写作的重点/主体。

2.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①“请明确立场观点”:针对材料中“什么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的问题,考生要摆明立场,明确观点。考生可以认同“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的观点;也可以支持“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才是最重要的”的观点;还可以围绕“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辩证指出,最好的相处之道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情境进行理性、周详的分析和判断。但是“二选一”的明确观点,要给最高分。

其一,写作要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材料,就“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的写作方向,展开考生对“什么是最好的相处之道”的两种不同观点的理解、思考以及恰当的联想;而不能把文章写成关于“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站在对方立场”“守住自己立场”等话题作文。

其二,作文要求考生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最”字,引导考生能够就两种不同的观点作出判断、比较、分析、判断,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②“写一篇文章”,没有文体方面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立意角度选择、标题拟写两个方面提出要求;二是对考生写作态度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和保证公平;三是对字数提出要求, 不少于 800 字

关于“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即要求选准立意角度,指文章写作的切入角度准确,立意精当。从立意看,既有单一角度立意,也有整体角度立意,均在符合题意的范围;但从思维品质看,有高下之分。

【评分细则】

一、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一)符合题意

要符合以下三点:

1.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为写作前提。即人与人彼此接触往来,互相对待的方法、道理。能从材料出发,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就“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展开讨论。

2.区分“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和“守住自己的立场 ”,体现对“最好 ”“最重要 ”的联想和思考。

3.能“ 明确立场观点 ”,明确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态度、观点明确。

(二)基本符合题意

1.只在文章开头、结尾提及材料,文章主体部分内容游离于材料内容之外。

2.完全没有提及材料,但论述的主要内容与材料有隐含的一点关系。

3.没有以“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为写作前提。

(三)偏离题意

1.完全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2.思想不健康,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背公序良俗,没有底线思维。

3.残卷,没有完成写作任务。

4.沾边,套作。

5.抄袭。

6.白卷。

二、关于整体评价

文风端正: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文风不正的表现,如添枝加叶、短话长说;此外, “假 ”也是文风不正的表现,如夸大其词、言不由衷、堆砌词藻、词语生涩等。

文脉清晰:文章线索清晰,一以贯之,一 目了然,不生枝蔓;符合文体要求。 文气顺畅:起承转合,行当于行,止当于止,珠圆玉润。

三、关于“分等评分 ”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 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分要与基础等级分相匹配。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 意等方面,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 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 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

2.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只写标题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6.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7.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

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 ”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 ”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范文·点评】

1号文

将心比心,和谐发展

在社群中,恰当的相处之道有利于我们构建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扮演着润滑剂、粘合剂的重要角色;有人把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作为最好的相处之道,亦有人把坚守立场奉为圭臬。而我认为,在目前人与人、社群与社群的联系日益紧密、合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的社会中,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更为重要。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有助于打破壁垒,化解矛盾。昔日的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交往圈学较为狭窄,彼此间往往心意相通;而现代社会发达的交通与媒体大大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在人与人士间构建了更为错练复杂的弱关系。关系两端的交往者可能出自不同的家族环境,接受着不同的文化熏陶,有着参差的经济水平;此时若一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不充分了解他人的处境,就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前些日沸沸扬扬的李佳琦事件便是由于他不能从买家,广大的普通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祸从口出,为我们敲响警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莫以己度人”的古训带着千年的温度迢递而来,告诫着我们要在交往时了解并理解他人的处境。某些大学站在贫困学生的立场,利用大数据为其校园卡充值,既完成资助又维护自尊,这样将心比心的行为避免了矛盾,赢得了广泛好评。

更进一步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可以求同存异,增进合作。人之间的差异客现存在,追求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找到彼山约利益契合点,便可以由此出发构建关系,开展合作。小到个体,生活中为处境危要急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直相体谅、互相方便的现象屡见不解;大到社会乃至国家。淄博、哈尔滨寻城市站在来自全国各地旅游者的视立场考虎问题,抓住不同的人之间对良好旅游体验的相同需求,写就了城市与游客"双向奔赴"的佳话,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放下意识形态之异,在其他国家的立场上谋求其携手发展之同,"求同存异"方针大大促进了彼此的发展。由此观之,站在对方立场有利双方的互意互利。

诚然,坚守立场也是重要的品质,当交往过程中涉及底线问题时,我们不应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一味迁就,而应当守好自己的立场,捍卫自己的正确观点和行为,避免成为墙头草一般随浪逐流的枝机者甚至小人。但是,在和平与发展仍为时代生旋律,社会风气稳步向好的当下,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仍然是大多数情况下最好的“相处之道”是在流动的社会中避免因广泛存在的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的差异引起争端,同时寻找共同需求,开展不同群体之间广泛而持久的合作的不二法门。

只有将心比心,才能维护和谐,促进发展。我们当主动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携手奔向共同的目标。

评语:

本文是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标题切合材料内涵,开头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观点。

第二段先从传统社会与当代社会对比的角度,指出了人与人关系变迁这一事实,并以此 为前提分析了当代社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的必要性。再举出李佳琦忽略买家立 场和大学考虑学生立场两个例子,正反论证,探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整段论述始终在当代社会这一语境中展开。

第三段进一步指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可以“求同存异 ”,从而“构建关 系 ”,“开展合作 ”。依个体到社群再到国家的顺序,论述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 在交往相处问题上的价值。令人赞赏的是,从服务型社会写到爆火的旅游城市再写到“求同 存异 ”的外交策略,作者一直站在时代的情境下思考写作。

第四段辩证思考,先肯定了“坚守立场”的重要性,再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站 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是“不同群体间广泛而持久合作的不二法门 ”。这是全文最关键 的文段,有了前文的蓄力,这一段结合时代的阐释自然恰切,对立场的强调水到渠成。

结尾照应标题,回扣开头,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作者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 畅优雅。文中有些长句表达的稍显勉强、造成语意不明,然白璧微瑕,不宜过苛。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

评分:20+19+20=59

2号文

坚定守好立场,积极理解他人

人与人相处之间,是应议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还是应当守住自己的立场?二者皆有人赞同,而依我刍荛之见,我们应坚定守好自己的立场,在此前提下积极理解他人。

诚然,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有其闪光点。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也就是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人与人相处时最好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它,也就没有了社区调解员,众多纠纷领可能对上层司法系统施加过多压力,导致社会混乱,而避免一切的关键正好就在可转换一下立场。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其强大的灵活性与调节力,解开了许多绳结,为处在僵局的我们指出一条通向开阔平原的小径。

但是,人与他人相处时,最重要的应当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自己立场的人,即使善于立足他人立场,也只是一株“墙头草”,风向一变便会随他人向另一边倒去。

守住自己的立场,就是确定了自己相处的原则,人有了自己的原则才能作出判断,作出了合理的判断后也就才能达成健康的相处。试问君于能与小人相处否?颜回曰:“不容然后见君子。”正因心中坚定的立场,孔子不容于俗世方能不断在身边积聚下七十二弟子。他若总是站在君王立场考虑问题,不也会渐渐失去初心,成为“礼崩乐坏”之一份子吗?不消再说原则的问题。且看哪怕是平生挚友,王安石仍书信表明立场,与司马光针锋相对;哪怕是英国首相,金庸仍当场表明香港应归中国的立场,不因权势摇动。二者做法看似破坏相处,实则养护了“相处之道”,因为违心的相处永远是不稳固的,只有建立于双方原则之上,求取最大同心圆,才是真正的相处。

难道这就是说,只应从自己立场出发,对一场皆强硬吗?当然不是的。康德说过:“我尊重一切独立的灵魂,虽然我可能并不认同他们,但会尽力理解他的。”诚哉斯言!在坚定守好自己的立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去尝试理解他人,充分尊重他人。小到一次盗窃案中,或汗罪忆是出于难言之隐,我们可以悲惘,亦可以比切入思考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大到国与国之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也尊重各国采取的立场的多样性。“相处之道”,绝不是两个极端,诚应取中庸之义!

吾辈青年当思“相处之道”,于其中坚定守好自己的立场,以此应对人世,而非总站在他人、对方立场。积极践行之,相信所有人将渐臻佳境。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提出问题,明确写作者的立场观点,提出人与人相处时“我们应坚定守好自己的立场,在此前提下积极理解他人,旗帜鲜明。

第二段先退一步,指出“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有其闪光点”,尤其是人与人的相处时;用“社会调解员”例从社会层面加以论证,有理有据,第三段紧承上段,笔锋一转,自然引出“最重要的应当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并阐述理由。

第四段围绕核心观点“坚定守好立场”展开论证。先指出“守住立场”即“确定了自己相处的原则”,接着阐述“有自己的原则”与“合理的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其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健康的相处”:所引“君子与小人”“孔子与七十二弟子”“王安石与司马光”与现代“金庸表明立场”等事例很好地辅助了论证。

第五段进一步指出并非在任何情境下都只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相处之道”应取“中庸之义”,引用康德名句作分析,提出“在坚定守好自己立场的前提下”,还“可以去尝试理解他人,充分尊重他人”。末段以青年人的身份发出呼告,收束有力。

全文立意准确、观点鲜明,能将自身的观点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讨论;立场坚定且不失偏颇,论证有深度且富有思辨;论据丰富。

不足之处在于,在论证“坚守立场”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的选择时稍显生硬;局部文脉略显拖沓,阐述观点时个别用词不够精准自然。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评分:

19+19+19=57

3号文

换位思考促包容,坚守自我立边界

亲人送来一份不称心的礼物,你是礼貌接受还是婉然拒绝?许久未见的朋友在最繁忙的时候发出邀请,你会欣然赴约吗?站在对方还是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现了人们在相处中对人情和自我的权衡比较。坚守自我国然重要,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能使人际交往更为和谐紧密;所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更体现交往的智慧。

与人相处时难免产生矛盾摩擦,此时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能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理解,从而达成问题的和平解决。冲突的产生,大多根源于双方对同一问题持不同态度和意见。若能换位思考,理解对方所想、所需,原本对立的两颗心便也能冲破隔膜,共同推动事物向双方有利发展。从“开始斗嘴是我,作对是我“到”没想到我们能成为好朋友”,歌词中就已说明矛盾的化解,理解是第一步,将心比心,可以将争吵的战文化作甘霖,滋润彼此的心田。

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不仅可以化解相处中的冲突,相互理解还能促进社会上的包容,增添人情味。换位思考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便有助于减少争吵、谩骂,增加一份和谐与美好。豆花的“咸甜之争”本没有定论,却能够引起大家的辩论,甚至上升到地域的顿歧视与不友好。其实,对于甜豆花还是咸豆花的偏好,不过是对儿时记忆的追根溯源,对故乡温情的向往追忆。若大家稍微听取别人对豆花口味背后的那份怀念,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便又增加了一个网络共同语言。假使所有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那社会就会因为立场不同而四分五裂。因此换位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社会“黏合剂”。

当然,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对方,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自己的立场,而是要在必须的场合里坚守自己的原则。要关照他人,同时也要坚守自我,否则就会变成讨好奉承,失了相处的边界。对于自己的准则,也不能因他人而打破。“挖姜男孩”事迹传出后,曾有人提出要向他提供金钱援助,而被他拒绝了。守位底线,清晰边界,是我们通过换位思考接近他人的基础。

换位思考促包容,坚守自我立边界,这样一来,遇到相处中的问题时便不会再苦恼,社会也会因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更美好。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标题对举工整,切合材料与题意,落实写作任务比较到位。开篇设置情境,巧妙勾连材料;两个问句既有互动性又引人思索,自然引出观点。中心观点表述清晰、严谨,立场明确。

第二段先设置“与人相处产生矛盾摩擦”这一前提,指出在生活中常见的摩擦与纠纷中,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可以促成彼此理解,进而达成和解;接着,详细论述冲突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本段论证较有针对性,补充了材料中的逻辑链条——什么情况或前提下,要求我们注重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

第三段与上段构成递进关系,论证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之于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以“豆花咸甜之争”作为素材,强调换位思考的社会性意义,文气顺畅。

第四段笔锋一转,反向思考,体现思考的辩证性、严谨度,可贵之处在于在思辨后能回归自己的观点,强调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仍是更加重要的。

文章审题精准,观点清晰:论证思路清晰,关键处不乏思辩;语言自然流畅。

不足之处在于,“挖姜男孩”的素材运用不够具体,影响论证的说服力:行文起承转合平稳,论述的张力稍弱。

发展等级打在“深刻”。评分:

18+19+18=55

4号文

站在两种立场上自立立人

人生如弈棋,与人“相处之道”,有自执一方,坚守楚河汉界,亦有转换对手,得换位思考之柳岸花明。突围自我,应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偏不倚,暗然而日章。集体协作,则需考虑对方立场,执手同进,同创未来。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指加上手掌的力量。”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便如重叠左右两手,能避免更多伤害与矛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合力。毛泽东善于换位思考,站在人民的角度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赢取民心,从而共同获得了革命的胜利。张桂梅从大山姑娘们的立场出发,坚持做大山女儿们的擎灯人,从而收获了她们的爱之回聩,桃李满天下。孤掌难鸣,众擎易举,站在对方立场便能以新的视角看待交往,将对方变为“战友”,将交往转化为“合作”。

“戒得长天新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这是李太白于纷乱浮华的人际交际中坚守自我立场之言,面对肖小之徒突围了自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边防战士陈祥榕在中国边境屡遭骚扰时所吐露,以家国为大我,守住“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大我立场。相处的对象不同,他们各自的立场有时也并非可以一味接受,倘若凡事均依对方所见,便是将自己的一份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白白让渡于他人,从而异化为“他人思想的跑步场”,在触及自我真正的价值边界时,更应坚持自我之立场,不拘于人,不泥于事,方可捍卫个体权利,实现个体生命的突围成长。

相处的两种立场如河流两岸,而理性的选择便是我们驾驶于青山绿水间的风帆。一味守着自身立场,不免陷入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的泥沼,成为负荆的廉颇,不愿脱下可笑长衫的孔乙己。一味执着于他入立场,不免丧失自我,放逐了潜藏于心的关乎理想的意蕴。时代的春风迢迢暗度,“相处之道”的变革袭卷而来,当今的社会,已不需吾辈青年囿于孔融让梨的道德绑架,服膺于他人立场,也不呼唤钱理群先生笔下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社会的蛆虫,我们应将“相处之道”贯通于心,择时而行,“因地制宜”,方可自立立人,友谊满怀。

站在两种立场上自立,立人,方能成就自我亦成就与他人的合作,协手向未来。

评语:

本文属论述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以弈棋之道为喻,指出与人“相处之道”也有两种:在此基础上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突围自我时,要坚守自己立场。集体协作时,要考虑对方。尽管观点涵盏两方立场,但因申明了具体前提条件,观点还是得具体明确的。

第二、第三两段为分论部分,第二段重点阐释考虑对方立场的价值及意义:议论时能结合毛泽东和张桂梅的例子,分析到位,扣住“合作”这一情景,论证较为充分。第三段重点讨论坚守自我立场的价值及意义:所选例子是李白和陈祥榕,事例较上段简化,但例后分析较为深入具体,突出了实现自我权利的具体情景。

第四段小结,指出要辩证看待“相处之道”的立场选择:第五段再次重申两种立场缺一不可。

文章结构完整 能全面分析“相处之道”的两种立场及意义:事例充分,语言流畅,论证比较到位。但全文平均用力,没有凸显“最好”或“最重要”等核心要素,议论的深刻及扣题等方面有待加强。

发展等级打在“丰富”。

评分:17+18+17=52

立场 作文 的材料 习近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