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10000小时“推娃”法则背后,家长push的方向很重要

应试教育 2024-04-13 15:00:12 51

原标题:郝景芳:10000小时“推娃”法则背后,家长push的方向很重要

看点 一万小时的定律,很多家长都不陌生。那么,如何利用这个法则,为孩子规划有所裨益的成长路径?在作家、教育创业者郝景芳看来,家长有没有在正确的方向上推娃至关重要。那什么是正确的方向,里面也很有门道。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景芳说(ID:jingfangtalk)

文丨郝景芳 编丨袁梓曦

我今天讲一讲怎么给自己的孩子规划成长路径。

我相信孩子是千人千面的,我不会说每个孩子都要按照某个最优路径走。我今天更多的讲的是父母如何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帮孩子选择课程和路线的思考框架是什么。

从升学和职场

看人才需求

我们可以去关注一下很优秀的大学怎么招人,再想一下职场上什么样的人发展比较好,对于我们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我们先看升学,现在无论是国内升学的强基计划等特殊计划,还是国际上一些名校的录取,会发现国内外优秀大学都喜欢的是:某一个方向的专长能超过绝大部分学生,而且在这个方向的学习研究上有持续的理想和热情。

再看一下职场的发展,可能有朋友听说过头部效应

头部效应跟二八定律是类似的,就说任何一个领域80%的资源集中在前20%人的手中。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前20%的头部主播,销售额可能占到了市面上整体的80%,剩下80%的尾部主播销售额占20%。在很多行业领域里面也都有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你要是在任何一个行业能做到头部,都是有前途的,也不会被取代。为什么?像现在AI其实是大数据学习,学习的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平均经验。如果你是这个领域里面真正的专家,你永远都能够高于平均,引领AI的发展方向,永远都不会担心被AI取代。

所以从招生和职场规律,我们会看到:与其现在问孩子每一科每天怎么学的细节,还不如整个问一下:怎么样让孩子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如何做到头部?

一万小时定律

这里我想跟大家讲讲1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虽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大家可以参考。它是说真正的有目标的持续精进、刻意练习,然后不断的提升1万小时再加上你自己本身对这个事情是很有激情的,很愿意学,就能造就专家。

我们看一下,这1万小时等于多少年。如果每天两小时,1万小时就约等于5000天,其实就是13.7年,因此,我们可以换算为:你每天练两个小时,练上十几年你就能够成为这个领域里比较头部的专家。

我自己相对来讲还蛮相信10年定律的,意思就是说你要想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面成为相对比较专业的人,或者是达到基本的专业门槛,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精进10年以上的。

有些家长会说自己家孩子一直喜欢写作,有天赋,问我怎么办,我说您就先鼓励他/她一直写,咱先写10年再说,10年之内其实不需要太精细规划和辅导,很多成果都要10年之后才看得出来,我们至少先得让他有这么长时间的沉浸。

天赋重要,

还是努力重要?

很多时候家长经常会问:学一个东西到底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有同样天赋的人拼努力,有同样努力的人拼天赋

如果俩小孩都挺聪明的,一样聪明,那么最后谁在物理上面有成就?那就看谁在物理上花的功夫多了。那如果俩小孩都一样的努力,投入1万个小时,最后谁有成就?当然是有天赋的有成就。

我们前面的结论——孩子需要在某一些领域真正达到专业的地步——那么我们主要就是需要去帮孩子找,他拥有相对天赋、且愿意精进投入、真的能够学10年,或者是拼上1万小时的领域。

那么在这样的领域里面,只要他既有天赋,又有激情,也很努力地精深学习了1万小时,那么他就可以到这个领域头部专业人才的入门程度。当然真正的专家都已经2万小时、3万小时、4万小时了,人家都20年、30年、40年在一个领域深耕了。

实际上,你到了这样的专业门槛,你是高考升学也不愁,工作也不愁。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方向上,你比全国学生都厉害,你觉得你还能愁升学吗?不可能的,只是说升什么学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孩子的规划都是不一样的。你要问我六岁孩子适不适合学奥数,肯定对a的回答和对b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我的想法是:你确定自己某一领域成为专才的方向,为了这个去有目标地持续精进。

如何让孩子坚持

1万小时精进?

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去坚持下来1万小时或者坚持下来这10年呢?

我们看一下这个最经典的学习曲线大部分人学很多新东西都是这样的,早期进步快,成绩越好,你需要的努力就得越多,后期进步慢,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你就从0开始去学编程,你可能跟着一个编程的教程先学,然后你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蹭蹭蹭地进步,特别有成就感。

但是你达到了一个挺厉害的程度,你在后面想提升成为一个编程大神,你需要花的努力就越来越多了,后期进步就会很慢。

这个趋势也差不多是一个二八定律,就是你前面20%的时间让你进步了80%,后面80%的时间你才能进步20%。很多孩子学东西都是这样的一个学习曲线。

大多数的领域的学习都是这样的,高手就在最后去一点一点的提升,像奥运冠军,基本的动作全都会做,拼的就是谁做的更好。

比如说你刚开始学羽毛球,你从不会到会,你很快就学会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曲线非常快就上去了。

从会打到能打成市冠军,那你就要付出很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提升每一个杀球的动作,可能每天要杀球500次,才能够提升准确率。

如果你想成为羽毛球冠军,就得去克服最后一公里的那一部分提升。

孩子坚持不下去,

需不需要家长push

有家长问我,说我们家孩子喜欢某样东西,但是无法坚持,动不动就是学了一个事情,学到一定阶段就停了,然后坚持不下去了,应不应该推孩子坚持下去,需不需要家长push?

其实孩子学了很多样东西却无法坚持,大概率就是他喜欢最开始快速上升的曲线,但是无法跨越后面的平缓曲线。

比如说他学轮滑,前三节课简直高兴坏了,从来就没有享受过滑在轮子上的快感,前三节课从一点也不会滑,然后就到会滑了,甚至可以上坡下坡了,特别开心,学了10节课把基本的规定动作都学了。

但是你会发现几十节课以后学轮滑,开始去练技术动作了,你可能就是练了8节课都在练同一个动作,或者是说原来已经学过的动作,你要把它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要去练到平缓曲线那一块了。

这时候孩子说我不学了,为什么?因为新鲜的部分过去了,学习曲线很陡的上升的部分过去了,到一个平平的地方了,要花大量的努力才能提升一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不应该为孩子坚持下去?当然是应该去push一下了。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人生没有很多个1万小时。我们如果时间是无限的,其实你是可以去push孩子每一个领域,你都去push一万小时。

可是人生没有很多个1万小时,你不可能让孩子在很多领域里你都去推,都去跨越它。

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四到八岁的时候,学好多东西,画画、音乐、舞蹈、围棋、计算机编程、数学英语什么都学。但是随着越来越长大,孩子不可能这七八个领域都成专家,因为我们没有七八万个小时让孩子学。

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想让孩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我们得帮他选择他真正他能够去坚持下去的领域。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意识到,你推了某一个领域,其实约等于放弃了其他的。

因此,我们要不要push,其实取决于是你push的方向对不对。你如果push了一个方向,孩子没有在其他方向上的时间了,如果你家孩子本来可以是羽毛球全国冠军的,但是你push他的方向是让他画画,你就是一直push,一直鼓励他坚持,他其实根本就坚持不下去,然后羽毛球也没时间练了。

所以这个是我们最主要考虑的点。不是不应该push,就怕你push的方向不对

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家,这辈子都不会愁没有饭吃。

不同的发展方向

有什么样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继续看看很多发展方向它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数学/编程这个方向,它其实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方向,基本上孩子需要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推理要非常的清晰,这就是他最敏感的方向。

物理/化学/生物也需要很好的抽象的能力,但是抽象程度的需求是会降低的,他会学很多具象的东西,希望这个孩子对这些方向的现象探究会非常有好奇心。

抽象程度再低一点的,也是理工科发展的,就是像工程/发明/设计等等。

有家长说,孩子特别喜欢科学科技方向,特别喜欢动手,但是数学一般。这种孩子你要是真正去跟人家去PK数学竞赛,物理奥赛大概没有什么优势。

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其实是适合往工程发明设计这些方向去走,并不是只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粒子物理教授才算是学得好,马斯克他就是一个工程师,后来当了成功的企业家。

工程/发明/设它其实比物理/化学/生物还要更具象一点,不需要发现新知识原理,而是能把现有原理用起来,知道怎么把一个机器给做出来。

我们做AI工程师的时候去南京清湛研究院,当时工程师就说:你看 AI的理论说的天花乱坠的,但实际上我们现在做好多AI自动控制的机器,特别巨大的机械,想要运行得好还是靠我们动手调。

最容易很早就能看天赋的体育音乐舞蹈这两个方向音乐差不多真的就是学龄前看天赋。孩子天赋在线就学龄前赶紧学,6岁开始正好,然后再学上去,体育和舞蹈都是特别吃身体天赋的。但是剩下好多这些方向,其实它不是那么早能看出孩子的天赋方向。

文科方向更多的是得需要孩子是真的愿意在大量的文本阅读里面沉浸,并且去做这方面的思考。如果这个孩子本身就特别好动,有无穷的精力能量,你让他往那一坐看无数的文献,这孩子根本读不下去。

美术/戏剧/设计就各有各的发展方向,看孩子的兴奋点和他的天赋点。

经济/商业/政策或者其他是最晚看出的。

金融方向的,很多孩子他都到了十几岁、甚至20岁才能看得出来这些方向是有他自己的天赋之所在的,但经济商业政策很多时候是看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能够去做策略和战略这些方面的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状态,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状态,规划他们的成长路径。每个孩子自己相对有天赋的地方,就是他投入一万小时精进的领域所在。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家长 方向 天赋 法则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