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试教育 2024-04-13 07:00:15 59

原标题: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受孔子和儒学的启蒙,在青年时将传道成圣立为自己的终身理想。中年时期,王艮投身王阳明门下问学,后来返回泰州自己收授门徒讲学,此一时期被认为是“泰州学派”的创立时期。在继承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王艮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以“身”作为其思想的物质性基础,突出强调“身”的本体论意义,其“安身”与“乐学”思想是儒学在晚明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现实回应。

王艮在《遗集》中指出“《大学》是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于至善’”,他以“身”为中心的思想学说,正是建立在对于“格物致知”与“止于至善”的阐发上。在对王阳明学说的继承下,以格物致知为“知本”,以诚意正心为“立本”,通过“知本—立本—安身”的过程,阐释《大学》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开创了“乐学说”。

王艮将“身”置于整个系统中突出的位置(见下图):首先,身具有先于心、意、知的发端地位,“格物”先要“实实落落在我身上”,安身亦是安心。其次,道不是外在于身的,因为天地万物皆依于身而存在,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再次,诚意、正心都是“安”的修身工夫,须以“安身”为本,不能舍本逐末,而要先本后末,才能成为“大人”,达于齐、治、平的理想。

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

身既是心、意、知的物质基础,具有发端的原始意义;同时身又涵育着心、意、知,即王阳明所言的良知的扩展。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身同时具有原始的和持续的双重意义,因此身具有比心更优先的地位,但安心与安身又不能够区分进行讨论。在原始意义的层面,其学说指向了知本立本、乐学等,即以身的真实欲求作为天然自有之理的修身工夫论;在持续意义的层面,王艮思想的落点在尊身尊道、百姓日用即道等方面.主张身与天下家国为一体,即以身为大本不断扩充于天地的安身行道论。

“乐学”是王艮哲学思想的发轫,也是其思想中关学价值的根源所在。王艮将“乐”实实在在落于“身”上,使得“人心本自乐”成为了泰州学派的标志性思想。王艮在《乐学歌》中写道: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乐”自古以来为儒学所童,《论语·雍也》记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曰也不改其乐。”这就是著名的“孔颜乐处”。真正意义上的“乐”是不断内观自身性你的澄明,王艮认为的“乐学”过程就是这样。“学”是生命存在反身向诚的自然过程,是“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

王艮状为“乐”即是天理。心灵是“乐”的情感表现,学是“乐”的良知自觉,“乐学”既是行之发端,也同时与“当下”“日常”时刻发生着关系。“乐”为天下万物同有,圣人与愚夫愚妇同有,唯一不同的是圣人知而愚夫愚妇后知。“学”亦为天下万物同有,“学”的工夫即乐的工夫,发挥那自然而然的天理,在一片生机畅快中显现人的本体真乐。“学”自是无目的的,却在不假人为中抵达了“乐”的状态,二者融为一体。

(摘编自王静《“安身”与“乐学”:王艮的身心学说与美学意涵》)

材料二: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在儒家看来,乐乃是心之本体。快乐乃是心的本来状态,如果有烦恼出现,那就是离开了心的最初状态。读书人通过修身养性,就是要恢复心的最初状态。在现实生活中,苦乐掺杂,悲喜交替,乃是人生常态,“不乐”与“乐”如同孪生兄弟,它们往往结伴而来。在王艮看来,真正的“乐”,不依赖于外在的条件,也不受外境的干扰,它不是一个人能够获得的某种外在之物,而是他存在的本来状态,真正的“乐”并非是欣喜若狂或兴高采烈,而是内心宁静、无有忧愁。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当一个人私欲萌发,即刻就会被自己的良知觉察到。私欲一旦被良知觉察,自然而然地就被消除了,作为本体之真乐将会重新显露出来。所谓良知,就是本来的“知”,亦即“婴儿意识”,或者说纯净的意识。良知的功能就是知道、感知。所谓“致良知”,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保持警觉,觉知当下的一切。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在王艮看来,真正的“学”就是致良知。真正的“乐”,就是通过致良知,发现自己的本体之乐。如果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乐”,那就偏离了圣贤之学的宗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致良知。当然,如果不去学习和践行致良知,也难以体会到这个本体之乐。这意味着,当我们处在放松而警觉的状态,内心宁静、无有思虑,那就是在“学”;当我们处在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内心躁动、思绪纷杂,那就不是在“学”。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王艮提出,要在乐中求学,当我们的心处在宁静愉悦的状态,学习圣贤之学将会更有效率;如果心中感觉到不乐,那还不如停下来歇息。与此同时,学中也有乐,在学习圣贤之学的过程中,将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那个本体之乐。真正的“学”并不是拿起书本来读的那个状态,而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通过这个“学”所带来的放松和开心,也远远比记住那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感慨“天下之乐,何如此学”,世间各种欲望之乐,犹如过客一般转瞬即逝,丝毫不值得贪恋,而致良知所带来的精神之乐,是长久的乐、最大的乐。倘若读书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知识的执着,甚至带来诸多的负累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去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若是出现了偏差,只要及时加以调整,我们的心将重新回归平静与喜乐。

(摘编自谢青松《“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王艮<乐学歌>解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艮在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B.王艮认为《大学》一书的紧要处是“止于至善”,他正是在对“止于至善”等的阐释过程中开创了“乐学说”。

C.“乐”自古以来就被儒学推崇,“孔颜乐处”就是不断内观自身、反身向诚,达到身心俱乐状态的体现。

D.“乐学”思想强调个体生命与天下家国的同一性,有效提升了个体生命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社会性价值。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悲喜交替是人生常态,乐与不乐常结伴而来,可见要体会到真正的“乐”是不可能的。

B.快乐是心的本来状态,人们应追寻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若狂、不受外物干扰的“乐”。

C.即使学习很刻苦,但如果偏离圣贤之学的方向,人们也可能会感觉疲惫,成效不高。

D.乐中求学,学中有乐,真正的“学”是致良知,记住具体的知识往往能够让人更快乐。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学中有乐”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C.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

D.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4.对文中“王艮道、身、心、意、物关系图”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关系图中,处于首要位置的是“身”,“身”即为本,是“心”“物”之源,“格物”首先要关注“身”。

B.从关系图中可以看出,王艮提倡的“格物致知”理念,无论是推究事物原理,还是获得知识,皆须从“心”。

C.通过分析关系图可知,“安身”是“正心”“诚意”的前提,身即是道的所在之处,身道一体,修身即修道。

D.通过分析关系图,可推测出想要成为齐、治、平的“大人”,应该寻求本源——“身”,反身向诚,不断扩充。

5.读完本文,你应对“乐学”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请结合材料,就“如何快乐地学习”,为正在冲刺备考的同学提几条有益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母亲眼中的山水

刘笑宇

十年前,我领着母亲去古城祁阳。县城边上,有一个地方叫浯溪,有浯溪碑林。其旁依湘江,百十来亩土地,奇石耸立,绿树掩映。仰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个充满灵性的奇域。

浯溪有山有水,整山的树木像一把大伞。我和母亲来到这座小山,没走几步,汗水就冒出来。“天老爷连一滴眼泪都冒得”“日头像惨白的纸”“我儿子还是蛮土,带我到山包包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母亲,埋怨都带泥巴味。

母亲没出过远门,常年在山里转。对她而言,这个山包包,是有点老和土。旁边的湘江从古流到今,春天涨水,冬天见沙。河边起势的大石头和一块块石碑,年代已经许久。母亲不认得字,更不晓得什么元结、颜真卿,这么多石碑,以为是谁的祖山。

在母亲看来,比起家乡的大山,这里是不起眼的。

家乡的山叫天明山,树大山莽,春夏秋冬色彩不同。过去人多田少,把日子过甜,就得上山。母亲砍柴爬树、捡茶籽、割牛草、找蕨根、摘野果、挖草药……那里似乎有无尽的宝藏。母亲被毒蛇咬过,被黄蜂叮过,被野狗追过。山是母亲的命,也是孩子的养分。

母亲眼中的山水,是艰难岁月可以补充营养的乳汁,是水牛健旺可以背动一年的生计,是点燃柴火不断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儿女走出山外念念不忘的汩汩清泉。

这浯溪是摆看的。春夏季节,浯溪花红水碧,鱼跃鸟飞,岚影沉浮,霞光掩映,这是读书人的讲法。这一圈水域多洲滩,有成片的芦苇起舞。如果母亲来,可以看到野鸭鹭鸶等水鸟,定会乐滋滋的。至于元结造字占山,写下《大唐中兴颂》,由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这些个名堂,是与母亲无关的。

爬到浯溪最高处,有一阵风吹来,母亲脸色好看多了。登高望远,母亲说,儿子,还莫讲,这地也好。一河水,晓不得难,一年四季照样流;一山的树,从石缝里长,弯弯扭扭的,可怜又有味,没事的人可以散心。你说那个姓元的官,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在这个水边边砌亭子,写东西,过日子。我们穷苦人家,哪有这份闲心。

母亲靠石头坐下来,突然发现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脚掌印,顿时兴奋起来。说,哪个神仙,脚劲真大,可以把石头踩出来几寸深的印子。

母亲用手量量,用脚试试,像当年做草鞋打样。母亲打过草鞋,是从山上把笋壳捡回来,晒干,剪成片片,揉成索,按尺寸,做成鞋,换成钱。

浯溪的山路平平仄仄,石头被踩得光溜溜的。山虽小,却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此刻,七十多岁的母亲下山却比我们快。我知道,故乡的山路就是被许多母亲踩弯踩细的,再苦再累,山里人同样把平凡日子踩得顺顺溜溜。

浯溪真有一条清亮亮的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母亲蹲下来,像在打量自己,继而用溪水洗了把脸,像在家乡的井边,打水前先打量自己,生怕脸上有烟渍。母亲经历过乱世,她知道如花的年华和美丽当不得饭吃,用处不大。但她见到水,是有感觉的,这感觉是常年捞鱼打虾积累的。丝瓜煮虾米,是母亲的拿手菜。即使穷,母亲也很讲究。梳好头发,她要抹上一点清油。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但发明过很多土得干净而有趣的山歌。心里苦时,寂寞时,她就唱。如:山对山来坡对坡,鼓对鼓,锣对锣,燕子对对回到窝等等。

母亲把孩子当成小树来养。哥哥牙齿有点龅,就叫驼子树;妹妹偏瘦,叫长竹竿;弟弟调皮,叫刺毛树;我算听话的,好养,叫水桐树。目不识丁的母亲,在山里水里穿梭,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缜缜密密。

在陪伴母亲的这一个上午,我一路走一路思考。我想,浯溪的水也是母性的,甚至是孤独的。作为母亲的儿子,不知道山一程水一程,见过无数风景的元结,是不是这样想的。不然,元刺史为何在母丧守制时,隐居蛮荒之地的这一处?

风很低,浯溪水静静地流。母亲像要把水看出鱼虾来,我的思绪远了。

“这里山水是好,就是少了一座庙”,母亲喃喃地说。我说:“妈,这山下有一所学校。这个山包包风水好呢,我就是在这里考上吃国家粮的。”山里的孩子,像鸟飞出山,今又回到亮翅的地方,母亲终于明白我陪她来浯溪的原因了。

我与浯溪注定有缘。母亲不知道,我曾就读的祁阳三中,就在这座神奇的山下。眼前的浯溪碑林,不再是零星的艺术的碎片,而是不可磨灭的书法艺术的浓墨重彩和历史见证的精神符号。爱好书法,从浯溪始。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

一阵凉风从浯溪山上的绿树中吹来,吹动了母亲稀疏的白发,我用纸巾轻轻揩掉了母亲的眼泪。此刻,在山水间,母亲高大起来。母亲算不上智者,但一定是仁者。孩子们那些生命、青春、才华,原来不过是被时间不断挤掉的水分,不过是父母用坚毅和希望缝纫了山中月亮的缺角。父爱是山,母爱是水。我说,父母是儿女眼里不变的山水;而在父母眼中,儿女便是整个世界!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水作为大自然的杰作,总能唤起文人墨客对生活、对人生的深沉感悟,本文作者正是借秀丽山川寄托情思。

B.浯溪山水在母亲眼中是变化的,自然山水叠加了作者的求学经历和思想蜕变,使母亲从略有嫌弃到深情落泪。

C.母亲给孩子们起名的思维朴素而深刻、“长竹竿”“刺毛树”,是对母亲“心思像纳鞋底的线脚”的生动注解。

D.文章借游览浯溪山水引出对母亲生命中许多生活琐碎片段的回顾,在作者眼中,山水是母亲艰难一生的缩影。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母亲眼中的浯溪山水与家乡树大山莽的天明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家乡山水在母亲心中的独特意义。

B.作者写母亲“斗大的字认得一箩筐”“目不识丁”,却会自创有趣的山歌,欲扬先抑,突出母亲的高大形象。

C.作者穿插叙述浯溪碑林,元结、颜真卿在此处写奇文、刻奇书,创造了“摩崖三绝”,使文章具有文化厚重感。

D.从捡笋洗、晾晒修剪到揉索、做鞋,清晰地展示打草鞋的细节和过程,语言简洁而细腻,生活情境历历在目。

8.为什么说“我在这里经受了不止于山水的厚重洗礼”?(5分)

9.散文语言往往饱含深情,反富有哲理。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闰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

(节选自《荀子·乐论》)

材料二: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节选自《三略·下略》)

材料三:

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谹欲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蹙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节选自苏洵《乐论》)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人不能A不乐B乐C则不能D无形E形F而不为道G则不能H无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文中指引导。这与《离骚(节选)》中“来吾道夫先路”的“道”意思相同。

B.流,文中指放纵。这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欲流之远者”的“流”意思不同。

C.文,指乐曲的文词。这与《<论语>十二章》中“文质彬彬”的“文”意思相同。

D.乐,指喜好、热爱。这与《归去来兮辞》中“乐琴书以消忧”的“乐”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总是会表现为一定的声音或动作,人的声音、性情、技艺的变化都蕴藏在音乐之中。

B.音乐具有教化的作用,所以先圣通过制订乐曲让人快乐,懂得节制,教他们明辨是非,远离邪恶污秽的习气。

C.礼用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乐可以悦服人的内心,贤人和圣人的不同主政理念正是礼和乐不同教化作用的体现。

D.礼不能起作用的地方就需要乐,正如当阴云凝聚不消散时,雨、风和太阳无法起作用,就需要雷霆的震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4分)

(2)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4分)

14.以上材料都是关于“乐”的论述,请概括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江村道中

范成大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注】南宋时,川蜀为沿边重镇,与金国接壤,常须戒备。这首词大概是词人担任四川制置使期间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从远处着笔,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写出十里稻田一片金灿灿的丰收景象,风拂平野,稻谷飘香。

B.诗人移步换景,看到村后山坡上挂满了黄中带青的山果,“垂垂”突出果实的硕大饱满,如在眼前。

C.上片通过三个典型意象群,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突出江南农家山清水秀的风貌。

D.下片作者通过“晨气润”和“午阴凉”渲染秋日江村道中的凉爽,即便着戎装巡行也无需车盖遮阳。

16.有人评价这首词纯由景见情,无一赘语。请结合诗句分析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指出,大凡读书人要争的,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后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____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___”的气象交融,体现了超越世俗荣辱得失的高洁人格。

(3)爱华和同学趁放假一起去看画展,在他们看到一幅有山有水有树的画作时,爱华不由地吟诵起唐宋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断亲”是指当代年轻人懒于、疏于、不屑于跟亲戚交往、联系、互动,日常期间 ① ,逢年过节期间,宁可独来独往,也不愿意走亲戚,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来推崇。“断亲”现象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普遍认为:现代人生存压力大,无暇顾及亲戚感受;亲戚之间的交往复杂微妙,接触多了让人 ② ;人口流动性太强,物理距离的增加让亲情变得寡淡;代驾、外卖、跑腿等网络服务,使得单一个体在脱离了群体支撑后,仍然可以活得很好。上述理由都使得“断亲”拥有了合理性,但在本质上,文化割裂才是“断亲”行为如此决绝的真正原因。城乡的文化割裂,其实是把十几亿人推进了不同的信息茧房,年轻人在大城市视野开阔,接触新鲜事物多,但一旦他们认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不愿意突破自身去尝试理解相隔甚远的另外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乡村人更甚,虽然不缺少向外看世界的机会,但他们更愿意缩在传统的茧房里 ③ 。两种茧房的存在,把身处城乡两个不同地方的人严重地隔离开来。而在城市中处于扎根、半扎根、漂泊状态的流动人口,第一代往往还保有较深的乡情与乡愁情结,但不可避免地,会有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双重困境,成了“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和文中“茧房”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0.文中“断亲”一词加了引号,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与之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向革命先辈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

B.秘鲁是中国在太平洋对岸的“邻居”。

C.一首《虞美人》千古传诵,让李煜有了“词中之帝”的美誉。

D.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二)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成了现代人的必备品,但是当手机不小心掉到地上,屏幕被摔得粉碎时,无论是把屏幕修好还是直接去换个新手机,都花费不低,倍感心病。现在,科学家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新选择—— ① !

手机屏幕如何实现自我修复?

近期,科学家们利用蛋白质分子的“液—液相分离”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所谓微载体,指的是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向其中投入一些微米级的小颗粒,细胞贴附在这些小颗粒表面,促进细胞的生长,方便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② ,指的是能为某些生物化学反应提供适当环境的设备,让细胞在其中也能进行生化反应。以往这二者都是分开的,而最近开发出来的新型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则是空心的,内部包含了生物进行反应所需的各种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微载体内部能自由移动。这样,这种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就既具有催化能力, ③ 。同时,它以微载体为介质,构建了生物转化反应器系统,可以在微尺度空间上体现微生物能量的快速传递与物质的高效转化,将生物生化的效能大幅度提升。

可见,若利用活性功能材料制作成手机屏幕,当摔碎后,它便会启动自我修复功能变得完好无损,到时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手机碎屏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题语言运用Ⅰ提到当代年轻人推崇的“断亲”现象折射出文化割裂的社会现状,而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将现代艺术与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融合,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生机的特点。

你如何认识和评价以上现象?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8分)

1.(3分)A(A“王阳明心学理论的基础上……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错,原文“将“传道成圣”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是受“孔子和儒学的启蒙”。)

2.(3分) C(A“不可能的”错;B.“欣喜若狂”错;D.“记住具体的知识能够让人更快乐”错。)

3.(3分)D(A.是“乐中求学”; B.“为己之学”与本文观点无关; C.“良知昏迷, 众欲乱行”可论证材料二第二段“良知和私欲的关系”。)

4.(3分) B(“皆须从‘心’”错。)

5.(6分)①以身为先,通过反身向诚的学习过程让“身”达到充满“乐”的状态。②“学”“乐”结合,保持“乐”的状态。不被私欲蒙蔽,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喜乐。③当读书带来负累或烦恼时,要及时反思学习的方向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每点2分,共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6. (3分) B(A.“借秀丽山川寄托情思”错。C.“深刻”错。D.“艰难一生的缩影”错。)

7. (3分) B(“欲扬先抑”错。)

8.(5分)①祁阳三中是我考上吃国家粮的地方,飞出群山,开启梦想,生命发生了蜕变。②浯溪碑林激发了我对书法艺术的爱好,古碑上的文字作为见证历史的精神符号给予人更深刻的影响。③陪伴母亲重游浯溪,回顾母亲生命中的艰难时刻,更清晰地感知到母爱的深沉与伟大。(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9.(6分)①“山是母亲的命,也是孩子的养分”,表达对大山的歌颂,体现出自然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本;②“故乡的山路就是被许多母亲踩弯踩细的……”表达对天下母亲的歌颂,体现出苦难可以让她们变得坚韧;③“父母是儿女眼里不变的山水;而在父母眼中,儿女便是整个世界!”表达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深厚情感,体现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每点3分:句子1分,情1分,理1分。任答两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 B E G(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11.(3分) C(“文质彬彬”中的“文”, 指华美、文采。)

12.(3分)A(“音乐总是会表现为一定的声音或动作”错。)

13.(8分)(1)(4分)能让百姓快乐的君主,国家能够保持长久;只知道让自己快乐的君主,国家很快就会灭亡。(“乐(使⋯⋯快乐)”“久而长(保持长久)”“亡(灭亡)”各 1分,句意1分。)

(2)(4分)而有用的东西没有比声音更神奇(玄妙)的,因此圣人便凭借声音创造了音乐。(“莫(没有什么)”“神于声(状语后置)”“因(凭借)”,各1分,句意1分。)

14.(3分)①材料一侧重强调乐在人伦教化中的作用。②材料二侧重强调乐是让国家政务得以顺利施行的一种手段。③材料三强调乐能够弥补圣人说教中的不足。(每点1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 C(“山清水秀”错。)

16.(6分)①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稻谷飘香,山果青黄,词人眼中一派丰收的景象。②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词的上片充分调动视觉和嗅觉,色彩层次感强,景物错落有致。③对质朴田园生活的向往。词人奔走驱驰间能沉下心欣赏江村丰收景象,“不须”一句写出对战事的厌恶。④表达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力量。词人作为负有守土重任的封疆大吏,看到防区内一派美丽丰饶的景象,自然增添了守家护国的责任感。(每点2分,任选三点即可。)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1)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2)肝肺皆冰雪 表里俱澄澈(3)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 3小题,9分)

18.(3分) ①音信杳无(杳无音信) ②疲惫不堪 ③一成不变(故步自封)

19.(3分)B 比喻。(A项, 拟人。C项, 借代。D项, 互文。)

20. (3分) C.(A.引用: B.特殊含义, 比喻义: D.讽刺否定。)

(二) 语言文字应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 (6分) ①可以自我修复的手机屏幕 ②而所谓的生物反应器 ③又能大规模培养细胞22.(5分) 同时,它以微载体为介质,构建的生物转化反应器系统,可以在微尺度空间上实现微生物能量的快速传递与物质的高效转化,将生物生化的效能大幅度提升。(①“构建了”缺少主语:②“体现”与后面宾语搭配不当。改对一处2分,两处5 分。)

四、写作(60分)

23. 评分请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材料分析】

(1) 解读所给材料

所给材料前半句写文化割裂的社会现状,后半句写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创新,写作材料具有明显的辩证关系。

(2) 解读写作要求

写作要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特殊指令,明确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第二部分为一般要求,对文章的立意、文体等做了具体要求。

【参考立意】

一、符合材料的单项立意:文章仅仅围绕所给材料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进行立意。如:断亲是在现代社会迅猛发展下的一种新型认知行为,或者是传统文化在继承中的不断创新与融合发展等。

二、符合材料的全面立意:文章将前后两句话的内容相结合,客观且全面地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冲突、交汇、融合、创新、传承等。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需全面且客观等。(关键词:割裂、创新融合)。

【评分参考】

一、整体评价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二、评分标准与细则

三、扣分要求

(1) 完全跑题: 写够800字, 10分以下评分。

(2)抄袭:抄录他文占一半篇幅或抄录试题阅读文段占一半篇幅的视为抄袭,10分以下评分:抄录不足一半,可以不视为抄袭。

(3)篇幅:全文不足100字, 10分以下评分: 不足 300字, 15分以下评分:不足500字,30分以下评分: 600字左右,36分左右评分: 700字正常评分, 每少50字, 扣1分。

(4) 题目:缺标题扣2分,文章只有标题给2分。

(5) 错别字:每错一字扣1分,不重复计算。标点符号错误多的,扣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音乐,就是快乐,所以是人的情感一定不能避免的。人不能没有快乐,快乐就一定会发出成为声音,表现成为动静动作。而做人之道,就在于声音、动静、性情、技艺的变化,都尽在音乐之中。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不能没有表现。如果音乐表现出来的不是做人之道,国家就会混乱。先圣王厌恶混乱,所以制订《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人,令这些乐声有足够的快乐而不放纵,先圣王又令乐曲的文词足够能让人辨别是非,而不会害怕恐惧,又令邪恶污秽的习气无法接触。音乐在宗庙之中时,君臣上下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谐恭敬的;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睦亲近的;乡里宗族之中,年长年少的人一同听音乐,就没有不和乐顺畅的。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就可以决定其他和音,并列乐器就可以整理节奏,多种乐器合奏就可以成为文制。所以音乐足以率领统一的道,足以应对各种变化。

(节选自《荀子·乐论》)

材料二:

贤人发布的政令,在行动上使人服从;圣人发布的政令,在思想上让人心悦诚服。行动上的服从是一时的,如果从内心里服从,那就可以保持始终。使人行动上服从,可以通过礼教实现;使人从心里顺服,就要靠乐教来实现。所谓乐教,并不是指的金石丝竹等乐器,而是说人们喜爱他的家庭,喜爱他的宗族,喜爱他的职业,喜爱他的家园,拥护国家的政令,乐于遵守国家推崇的道德风俗。像这样统治人民的君主就需要创作音乐来节制百姓,使他们的生活不失和谐。所以,有德行的君主,总是用音乐让人民快乐;没有德行的君主,用音乐让自己快乐。能让百姓快乐的君主,国家能够保持长久;只知道让自己快乐的君主,国家很快就会灭亡。

(超然客公众号节选自《三略·下略》)

材料三:

我看到雨是用来让万物润湿的,太阳是用来让万物干燥的,风是用来让万物流动的,发出隐隐的声响的是雷霆,它有什么作用呢? 阴云凝聚在一起而不消散,万物蹙迫在一起而不舒展,雨不能将其润湿、太阳不能将其干燥、风不能将其吹动的那些东西,雷霆一震就能让那些凝聚的东西散开,局促在一起的东西舒展开。名字为雨的,名字为太阳的,名字为风的,所起作用的都是形,而名字为雷的,所起作用的则是神。而有用的东西没有比声音更神奇(玄妙)的,因此圣人便凭借声音创造了音乐。区别君臣、父子、兄弟之别的,是礼,而礼所不能起作用的地方,乐则能起作用。醇正的声音进入了人的耳朵,人就都会兴起侍奉君王、侍奉父亲、侍奉兄长之心,礼是我心中原本就有的,这样一来对待圣人的言说,又怎么会不相信呢?

(节选自苏洵《乐论》)

考试 试题 高三 临汾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