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和孩子聊生命
今天怎样与孩子聊生命?怎样使孩子们成长得清醒、开朗、阳光?又该帮他们确立起怎样的人生信念?
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说几点心得,供家长和教师朋友们参考,不揣鄙陋。
生命有时尽,不可不珍惜
世人都希望长生不老,那么如何看待长生不老?长生不老到底是福还是祸?有一本叫《不老泉》的小说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说中的塔克一家因为喝了“不老泉”的水,被死神忘记。作者借塔克之嘴说了这样一番话:“生命就像一个大转轮,死亡也是这轮子上的一部分,紧接着的是新生。但我们一家却只能眼看着轮子转,望尘莫及。”
这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番深刻的启示:万物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如果可以永生,那么来日方长,世人又哪会去珍惜?相反,生命有尽头,人们才懂得珍惜,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便是自然法则的智慧。
珍惜从生到死的这段历程,好好活着,这应是人生的第一顺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们可以虚度一些时光,但不能虚度一生,因为生命是如此珍贵和神圣——
生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孤品,所以无比珍贵;
生命是有限的,不过百年,相比于宇宙史,真是弹指一瞬;
生命是不可逆的,都是“一镜到底”,没有人能起死回生;
生命是不可估量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此生有多长,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
生命是神圣的,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是极小的概率,每个人都是生命链锁上的一环,正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将文明从遥远的过去传到渺远的未来。
生命如此珍贵和神圣,所以一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优先的权利,而不是一种完全绝对的权利。
电影《美丽人生》里,那个达观的主人公圭多说的一段话特别打动人,他说:“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无论什么样的灾难降临,只要生命还在,生活始终要继续。活着,就是最美丽的事。”活着,就是最美丽的事,因为这是对生命的“敬”和“惜”。
生命的意义,由自己定义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说“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而人和人的不同就在于,有的人活了不同的一万多天,有的人仅仅活了一天,不过是重复了一万多次而已。所以每个人仅有的此生,意义是不一样的。
人生没有彩排,没人喊“CUT”,都是“一镜到底”,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在这柠月如风的年龄,主动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将来坦然对自己说:幸有此生!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就从来不思考人生问题,不也这样过来了吗”,我想说的是,对同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不思考结果还是相去甚远甚至是迥异的。
试想,一个人如果只是浑浑噩噩活着,不知道“因何活”,也不知道“以何活”,更不知道“何以活”,人生便是一种挥霍和损耗,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时间。
现实中,人们总是抱怨自己的人生“起跑线”很低,幻想换一个理想的环境自己就可以大展身手,或是此刻未能大有作为是因为环境所囿,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文不对题”。诚然,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定义自己的墓志铭,看:
贝多芬定义的是“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卢梭定义的是“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康德定义的是“位于我上者,群星之天空;存于我心者,道德之法则”。
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些定义,让它们主人的生命显得格外熠熠生辉。
回看自己,十多年前看到海德尔格的“向死而生”,瞬间灵光一闪,一个清晰的声音在我内心响起,那就是“向美而生”。而今再看,这信念确实大大助益了我的人生,让人生多了美感和质感。
倡导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不是非要达到某种高度,重要的是树立主动思考的意识,让自己活得生动又深刻。当一个人保持一种思考的习惯,他就会发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忽然在某一个寻常的瞬间,豁然开朗。
人生观不是一个理想,而是理想与现实的总结;不是一个目的地,而是一个方向,指引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去成为这样的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更进一步,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乃至人生使命,是一种幸运,如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所言“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生命的价值,在于成为自己
生命是一种创造性的历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广义上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个作品最后是什么样貌,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便是个普通人,处在一个寻常位置,也可以选择过清澈明朗的人生,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的励志版本,而是为了不辜负此生。
“人生不是自发的自我发展,而是一长串机缘、事件和决定,这些机缘、事件和决定在它们实现的当时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的。” 从自己此刻的站立点开始,对自己遇到的机缘、事件和决定作出明智的选择,并在这样的选择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我的精神天空里常常闪现许多灵魂闪耀的人物,他们对自身生命的期许,常常在我的内心投下一颗颗石子,带来层层涟漪,诸如: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演讲中说,“对知识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刚刚辞世的齐邦媛先生生前曾说,“我希望我死去时,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甚至不在于你是谁,而在于你所追求的东西,并因为这份追求,你成了怎样的人。
我每天认真工作,像第一天那样,并经常性把自己的生活或带班细节实时发布于朋友圈,于自己是一种记录,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参考。对此,也有朋友表示担心,你这样毫无保留倾囊相授,难道不担心被别人超越吗?
我的理解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分享,我才深刻意识到自己是领跑者,而且超越我不正是教育的幸事吗,不正意味着有更多同行和她们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吗?当然我希望自己不那么容易被超越,所以会更自觉主动地提升自己,不断收获更好的自己,这不就是人生的价值吗?
每个人都是自己个人传记的唯一主角,成为自己,是对生命最大的发扬,因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生命的真谛,在于“觉”和“行”
人生不外两件事,方向和方法,方向靠“觉”,方法靠“行”,坐言起行,觉行并进,才是务实又清醒的人生。
曾看到林清玄先生采访过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家以“难产”著称,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艺术,所以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作画,愿意很长时间创作一幅画。
第二位以“快手”著称,在他眼里,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所以出手总是很快。
而第三位认为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和工作,想画就画,不为了什么。
三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却殊途同归,都让他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而他们之所以成为佼佼者,都是基于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切实的行动,是在“觉”“行”并进中实现的。
可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悖论:同样一件事,在当下,觉得不如意,等成了往事,又回味不已;同样一个人,在眼前,觉得不满意,等分别之后,又追悔莫及。
其实那些人和事本身并没有变,是我们对失去的不甘和不舍成了一层滤镜让它们变得美好起来。
“当下”总是容易不如意,“眼前”也总是容易不满意,殊不知,这些“当下”和“眼前”构成了最真实的日常。抓住这些“当下”和“眼前”,重视日常,重复日常,那么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显得意义非凡,如浮雕一般凸显出来。
从“当下”入手,从“眼里”着力,让每一天都在精进,哪怕只进一分,因为进一分自有进一分的喜悦,因为这一分,这一天就“刷新”了自界面。
对此,不妨借鉴一下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即“此生、此时、此地”:此身应该且能够做的事,就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且能够做的事,就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且能够做的事,就不推诿到另一地去做。
生命的落点,在于“善待”
生命问题不仅是一个理性的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生活问题,当它落到现实生活的大地上,落点在于“善待”二字。
- 善待自己,如此才有生命的长度和深度
我们的教育多是指向成功,所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鼓励冲刺,却鲜有考虑到他们也会摔倒,更绝少考虑到在他们摔倒时教会他们善待自己,所以我们的孩子受伤时,常常手足无措。
当孩子遇到轻微伤害时,教会他们懂得保持钝感力,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心里“修筑一道万里长城”,可以大大减少轻微伤害带来的心理摩擦。
当孩子遭受重大创伤时,不要大喊“加油”让他继续赶路,而是和他一起检查好安全装备和行囊,然后帮他一起调整方向,调整好了再全力以赴。
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善待自己,即便陷入局促,也依然掌握人生的主动权,顺逆皆是馈赠。
- 善待他人,如此才有生命的温度和宽度
有一个故事时常浮现在脑海里。
几个孩子上学时要横穿过一位牧师的花园,他们常常不自觉去攀折那些美丽的花朵。对此,牧师一度苦恼,最后他选择这样对待:
在清晨,他早早站在花园中,每当看到有孩子想攀折,便主动上前,询问喜欢哪一枝,待孩子选好,再温和地告诉他,这花归他所有了,如果愿意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要是现在折了,那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想怎么办呢?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愿意把自己选的这朵留在这儿,以便放学回来还可以看看它。那天,牧师把花园里的花全送给了孩子们,花园里却没有少一朵花。
这个故事以温柔的力量给人以震撼,牧师善待了孩子,却和孩子们共同拥有了一园子的花。
善待他人,本质上是以自己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别人,如同物理学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量守恒定律,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也遵循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量守恒定律,几乎同时发生,且大小大致相当。
- 善待万物,如此才有生命的高度和厚度
大家应该都读过捡小鱼的故事吧,就是一个小男孩把搁浅在沙滩水洼里的小鱼一条一条捡起扔回大海,他也知道捡不完,但能捡一条是一条,至少这些小鱼重拾了生命。
这是何等深广的悲悯之心,是包含人类生命在内的万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关怀,是一种生命的潮汐共振。
善待,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会收到折射回来的善意和温情,是另一种方式的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实则是帮助孩子认识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一步一步拓展出一个更辽阔的世界,颇有种电影《一代宗师》中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意味。
愿通过对“生命”这个母题的思考,我们的孩子能围着人生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此刻在哪里”“要到哪里去”做一番叩问和反思,并围绕这三问演绎自己的生命故事。
希望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鲜活、生动、独一,自带意义,不辜负世界的恢弘和生命的神奇。
本文作者|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特级教师 郑英
本文编辑|贾文艺
文内插图 | 王荣佳
责任编辑|贾文艺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
生命 理想 定义 是一种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