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失业潮”生存压力大,上海这所学校掌握不恐慌的“核心资本”

应试教育 2024-04-11 06:00:14 137

原标题:“教师失业潮”生存压力大,上海这所学校掌握不恐慌的“核心资本”

教师群体苦不堪言!一边被“失业潮”传闻笼罩,一边工作压力如山,负重前行。教学、计划、评估、会议塞满日程,专业发展时间被挤压;教师培训内容太笼统,无法落地;研讨会议内容无区分度,不同水平教师均提不起兴趣……教师专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民办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顽疾如何突破?上海老牌名校七宝德怀特高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新路。

01 “菜鸟”教师成长计划:老师从扮演“调皮学生”开始训练

李华(化名)化学成绩优异,但经常上课表现出没兴趣或犯困。提醒他一次,注意力立刻拉回来了;但后面反复提醒,他开始不耐烦,并在教室里公然叫板:我都会了,我不想听!这时该怎么办?

“没经验的老师这时心态可能直接崩了,准备开骂。我当时把他带出教室,同时给剩余的同学布置任务。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现在准备托福考试,每天补课非常累;另外,他确实在初中学过这些内容。我了解情况后,把他带回教室,给他布置这节课的拓展练习,他如果全部正确完成,那就可以继续安静地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但涉及到课堂小组活动时,他需要参与并给予其他同学支持。他答应了。这节课得以平稳进行下去。”这是上海七宝德怀特高中化学老师张芬遇到的真实案例。对于这样的“突发情况”,张芬早就“模拟”过,应对方法熟稔在心。

2014年,上海七宝德怀特高中建校。作为首家也是唯一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中,学校采用IB课程体系。由于课程源自海外,教学和评估都非常有挑战度,又是英文授课,初创时期科学部(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以有经验的外教为主。为了培养一批能够把握IB教学精髓、胜任IB教学的双语教师,第二年,学校有意识地招聘一批从国内名校毕业的应届生,他们进来时的角色是“科学助教”,教学经验是一张“白纸”。

“他们虽然学历高,但没有教学经验,直接让他们进课堂,会走很多弯路。那怎么样帮助他们实现从‘小白’到‘新教师’的跨越?我就设计了一个教师培养项目。”来自新西兰的华裔Wendy是IB化学课程的专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Wendy为科学组老师设计了“T2T”(Teaching assistants to teachers)教师发展项目

Wendy在新西兰工作时,认清了几件事——

▫ 一是在教学前要首先学会“管理课堂、管理学生”,让学生有心情和意愿去上课。

▫ 二是不要灌输知识,而是进行探索式学习。

▲七德学生课堂

“不是学生问的问题都要有答案,不会不代表不是好老师。”Wendy强调,要让学生和老师都了解到,师生要共同学习,教学相长。这两条“原则”也成了T2T项目重要的“哲学观”。

张芬是当时T2T项目受益者,如今她从一个“菜鸟”教师升级成为科学部主任。她回忆,Wendy设计培训课程时,首先主张“站在巨人肩上”,研读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从理论中获取经验。另外,课程设计上循序渐进,每节课有目标。比如,第一节课重点是“课堂管理”,第二节课关注在课堂中“设计互动游戏”,第三节课学习如何给学生课堂即时评价。

当时让张芬眼前一亮的是,“模拟课堂”。一位老师上讲台,其他老师扮演学生,表现出一系列“不良行为”。比如“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顶撞老师”等。处理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则是,不做预设。不首先认为,学生是故意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课堂或其他同学。要关注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张芬回看,当时在培训上经历了“课堂最令人崩溃的情况”,到后面真正教学时,确实自信从容许多。

▲模拟课堂

前期准备充分,接下来就是“实战环节”,包括导师带领、互相听课、进课堂。导师带领就是常说的“老带新”,导师不仅传授经验,也长期跟踪新老师成长,给他们反馈。“听课”是“取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张芬说,当时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课堂非常多元。

“我在听课时,会想一想我喜欢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教学点子我可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等。如果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者同样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失败了,就可以和导师有针对性地交流。”

最后,新老师开始和外教搭班上课,共同设计课程。先试水一周,再尝试一个月,再接着带一整个单元课......循序渐进,一个新教师在迈向课堂时,其实有了至少半学期的“教学经验”,这给老师很大的“底气”。T2T培训项目为期一年,课程培训基本是在老师课后完成,内容强度较大。在前期逐步成长了两年后,张芬到第三年才正式进入课堂带班教学。

▲张芬老师上化学课

02 高效成长秘诀:根据教师需求和兴趣确定10个主题

T2T项目大获成功后,学校将其从科学组推广至全校各学科部门。那么,能否把当时T2T培训大纲直接复制在其他学科的培训项目上呢?Wendy认为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需要斟酌。

培训项目的设置要找准受众人群、切中需求。当时新加入科学部的6位中教,都在辅助教学,没有书教但又迫切地想教书,所以他们迫切地想要培训的机会,也因此非常投入,这是他们的独特性。而随着学校发展,中教几乎可以带班级边做边学,那么他们是否还有意愿和时间从0开始学?因此,新的培训项目要确定新群体的新需求。”Wendy解释道。

▲首届“T2T”教师学员毕业照

T2T已逐步演变成如今的“专业学习社区”项目(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简称“ PLC”)。PLC在实施前,会对老师的发展需求和兴趣进行详细调查,从中确定10个主题。一旦主题确定,就邀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来领导这些会议,确保PLC项目不仅是信息丰富的,而且是同伴驱动的。PLC是一个协作式论坛,鼓励教师将日常实践进行交流分享,促进同伴互助的学习氛围,将共享学习转化为切实的课堂应用。

PLC是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简称“PD”)的重要一环。协调员介绍,PD项目满足两个不同群体的需求:新加入学校的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PD之旅始于战略目标的设定,新教师与他们的导师合作,以确定发展领域,并为即将到来的学年建立SMART目标。相反,有经验的教师要对前一年的评估反馈进行反思,并与他们的导师协商,还根据他们的职业轨迹制定发展目标。

▲SMART目标

为了促进这些目标的实现,七德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包括导师计划(Mentorship)、参与专业学习社区(PLC)、实践教学法(PIP)和学习行走,并辅以内部和外部的PD工作坊。这种全面的方法通过一年两次与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性反馈会议进一步加强,以评估和支持进展,确保教师在专业成长和成功的道路上保持清晰。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永动机”,但如何有实效是关键问题。教学协调员Ram Konda强调,发挥实效少不了“效率”“接地气”“系统化”这三大核心要素。

效率:

每一项PD项目或培训工作坊都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教师的需求进行彻底分析,确保PD的针对性和相关性,以及为此花费的每项资源都要产生最大的影响。并且,要结合使用现场和在线会议,让老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并允许教师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接地气:

确保PD培训与教学实践日常息息相关。设计基于课堂实践的PD活动,例如课程研究或行动研究,教师可以直接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重点关注每次 PD 课程的实际收获,确保教师在离开时获得可以立即实施的策略和工具。通过为教师提供时间和结构方法鼓励反思性实践。将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生的收获直接联系起来,使教师个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成绩。

系统化:

这是一种结构化、有组织的、一致性且可持续的方法。制定多年的绩效发展计划,其中包括活动、成果和评估方法,并确保每位教师都了解流程。维护所有员工都可以访问的 PD 日历,不仅包括日期和时间,还包括目标、所需材料和其他相关细节。使用系统方法来监测和评估PD活动的有效性,包括反馈机制和数据驱动的决策。完整记录产品开发活动、参与、反馈和结果,以确保连续性并为未来的规划提供信息。

Ram称,只有确保这些要素落地,才能让PD项目变得更具有影响力,为教师提供在课堂上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同时确保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03 打造教师发展良好氛围:“积极动态”“终身学习者”

学校的PD项目是一套完整的教师发展项目,这是一个外部机制,而如何让这样一套机制能够长期推动老师们在日常繁碎的教学中坚定不移地执行?这就离不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氛围的构建。

T2T项目的创始人Wendy回忆自己作为华裔,初入新西兰社会工作时,遇到了不少磕磕碰碰,好在后来遇到了“伯乐”,看到了她身上的“潜力”,给了她机会。Wendy在工作第五年,就拿到由新西兰政府颁发的“最佳教学奖”,该奖项仅有0.6%的申请者可获得。Wendy来到七德后,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化学里,碳元素很普通,但是戴在手上的珠宝,元素就是‘碳’,一块黑糟糟的碳通过打磨,价值就上去了。所以别人给了我机会,我也要给其他老师们机会、给学生们机会。”Wendy动情地说。

Wendy用四个词概括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 爱(Love),有热情让周围和世界变得更好;
  • 正直(Integrity),学生和老师都要是正直的,不投机取巧,那么老师和学生一定会突破自己;
  • 技巧(Skill),教学的技巧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精进;
  • 合作(Collaboration),通过合作的方式提升自身和周围群体的教学能力。

▲TCT培训现场,老师们模拟“三明治式”的反馈方法

在Wendy的课堂上,学生们神采飞扬,在讲台上大方演讲和提问,一个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感染了很多七德的老师们。Wendy始终强调,真正开始教学前,要首先赢得对方的心,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方式就是“公平”,教师以身作则。“我要求你做的我一定做,我要你早到我比你更早到;我让你做功课,我一定改你的功课。换句话说,我不会让你做了很多,自己却不做事。”Wendy说。

张芬自进校后就成了Wendy的“带教徒弟”,在耳濡目染下,她始终坚持这样的“公平”原则——不能因学生的成绩差异而区别对待。比如,在迟交作业上,有的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会迟交作业。那么规则是,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就要写反思,这是一视同仁的。

同时,张芬自己坚持做到日常备课充分。由于高级水平的IB化学部分内容与大学课程接轨,而她的专业背景是生物化学。每次备课时,张芬会查很多资料,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真正理清课本背后的知识以及可应用性。希望学生能感觉到自己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可以应用在社会改变上。

▲张芬老师(中间)课堂

另外,张芬还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有些问题如果难倒了她,她会课后做“功课”,下节课给予学生反馈,并在课件里附上资料链接鼓励大家继续探索和了解。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价值问题,张芬会立即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逐渐的,举手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种“主动思考”的氛围在班级里流动起来了。

毕业时,张芬让学生们说说课堂中最令他们享受的瞬间是什么?很多学生都指出,喜欢课堂上的提问氛围,同学们的提问帮助自己打开了思路。对于一些跨学科的议题,张芬会找来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合作上课,给学生讲得更透彻。而不是当学生们有问题时,敷衍地回复不知道,让同学们自己去问其他学科老师。

在采访中,老师们多次提到“积极动态”一词。张芬看来,“积极”就好比IB课程里提到的“终身学习者”的概念,把学习、把教学成长变成学生和老师自己的事情。而“动态”是一种流动性,比如小组活动上,同学们经常通过抽签等方式重新分组,这样同学们之间可以交换思维,课堂氛围能够活跃起来。另外,有的学生很优秀,但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短板;有的学会可能在这个章节学习得不好,但是在另一个章节有可能是班上学习速度最快的学生。所以,“动态”也意味着,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同性。每一位学生都是在动态发展的,老师要给学生不同的平台展现。

▲七德学生实验室课堂

生物组备课组长宋雪晴老师也是T2T项目“受惠者”,教师群体里的“流动”、课堂上的“流动”都如同“活水”带给她滋养。她从教师发展项目里看到了更多可能,尤其是真正看到了什么是“启发式课堂”。后来,宋老师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下,与其他10位老师一起坚持了为期一年的线上学习,完成Moreland University的“美国教师资格证”培训。

“就个人经验而言,教师培养项目可能前期看不到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后期可以帮助老师快速成长。在一轮一轮实践下来后,就可以通过学生的理解度、课堂氛围来自我反思这节课到底好不好,好在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外部机制就逐渐转化成了内部驱动。”宋老师说道。

来源 | Zoey

图源 | 由学校提供

张芬 教学 失业 经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