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鹰:无处不在的朋友

应试教育 2024-04-09 08:00:09 29

原标题:张云鹰:无处不在的朋友

【张云鹰专栏】

无处不在的朋友

原创作者|张云鹰

常言道: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走遍天下书为侣,可见,不离不弃、无处不在的朋友即是“书”了。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是无论如何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学生的;同理,一个不爱读书的家长也是无论如何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孩子的。读书有什么好处,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但是,在这个世界纷扰的时代,如何理解新的读书方式,构建新的读书空间?!在即将到来的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愿与大家分享——

理解读书新空间

一是宏观空间,即城市读书空间或机构商场读书空间。在城市或机构商场中设立一个小型图书馆、微型文化馆、博物馆等,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阅读体验。它也将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坐标点,为大众提供一个惬意的阅读环境与交流平台。如深圳的“新空间建设”:前海深港现代合作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新整合、新提升,新阅读已主动应对“图书馆之城”建设。

每年全国各地读书月的启动,都鼓荡起深远的回声。如“深圳读书月”创办于2000年, 每年的11月定为读书月,以“阅读 进步 和谐”为总宣言。每年都有不同的核心主题。2013年10月21日,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让城市因为读书而受人尊重”已成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阅读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方式;它也必将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

二是中观空间,即学校、社区以及突起的酒店、银行等空间。“双减”之下,校园阅读、师生共读赋予了新的内涵,教师是阅读主体和主导性力量,他们在社区精心为阅读赋能,做阅读的共建者,成了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组织师生家长到深圳书城开展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如新书发布会,共读一本书分享会等。我曾经分享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一书,强烈推荐其中的一句话:“读好书,就是说,要读名至实归的理想的书,这是一种高尚的锻炼,这种累得读者筋疲力尽的锻炼,超过当今时尚的任何运动的锻炼。”同时我也找到了自己从来不做身体运动只做思维运动的力量支撑。读一本书如果读进去、说出来,写感悟,它的消耗真的大于任何锻炼。近几年,中观阅读空间突起的是一些旧城改造小巷等,再如深圳的木棉酒店、光大银行……那些温馨别致的布局,琳琅满目的书籍,仿佛进入了书的海洋。

三是微观空间,即专指个人、家庭,包括教师家庭书房建设,父母、孩子不同的阅读空间等。

读自己——为自己内需而读。它是内在生命的一种自觉、内心深处的个人所需,读书已成为一种独有的生活方式。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让读书像吃饭、睡觉、呼吸那么自然;并把书中获取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地把书读给自己,构建属于自我的阅读小空间,使书中的知识形成自己人生不断进步的阶梯。

读家庭——为共同成长而读。家庭阅读是城市阅读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温暖的家中,建设一方可供读书的优雅空间,营造爱读书、会读书的阅读氛围。作为母亲,我还深深怀恋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在一盏温暖的灯下各读一本书的场面。那种阅读的体验,那种亲子间一起汲取知识养分的场景,是记忆中关于读书的最美好的画面。现在作为奶奶,我带着小孙女读《小弗里达》《石头汤》《月亮生日快乐》《活了100万次的猫》等绘本,通过阅读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孩子百读不厌的书。也唯有学而不厌的父母才能培养热爱学习的孩子。

读圣贤——为精神滋养而读。古今往来,关于读书的典故与佳话不胜枚举,读书的濡染和熏陶,文章典籍的教益与启迪,引导着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读书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让人工智能时代的你们去喜欢千年前古人的经典作品是困难的。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是否要有“新经典”的创设?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工具和策略,激活唤醒经典,点燃擦亮经典,让经典焕发出现代的新活力。

读未来——为终极理想而读。我们不但要读自己喜欢的书,更要关注世界的发展,读代表最新成果的科技之书、经济文化之书甚至气候变化、学科研究的前沿之书,把自己的视野从零碎而泛滥的新媒体资讯里,转到对人类各领域发展的关注之上,树立为未来发展奠基,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远大理想,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终极要义,才是我们读书的最大价值。

构建读书新空间

形塑好环境。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学校文化最重要的表象就是书香文化,校园应弥漫书香的味道,就像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兴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我们在校园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坚持每年一次学校阅读节、每年创设不同的阅读主题、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籍。此外,我们还坚持每周国旗下整本书阅读分享、每班开辟一块阅读专栏、每个孩子每学期捐出一本最喜爱的书、英语戏剧阅读表演新媒体阅读、定期邀请儿童作家走进校园、倡导每周一小时亲子阅读、鼓励学生每月亲自参与一次购书、每学期评选一批“读书明星”“书香家庭”、每学期提供一份阅读成果报告、每年承办全国儿童阅读课程推进大会、每年开展学生“建设自己最美书房”评选活动……师生每天都吮吸着书的味道,行走在书的世界。

滋养好教师。好教师都是好读者。教师阅读一般基本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浪漫阅读,如读爱情武侠小说;二是现实阅读,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选择相关书籍;三是跨界阅读,读出自我灵魂的召唤。为此,我们每周一开展教师读书分享——让读书成为习惯,生命因读书而精彩;让读书成为文化,学校因文化而灿烂。每月开展教师“观古今”读书沙龙会,让热衷读书的人先“富裕”起来。我们不仅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文学、社会、历史的书。我们每年给教师送书作为生日和节日礼物、每年评选年度教师阅读奖、每年承担一次全区“教师阅读”推广大会、定期开展“教师阅读”新书发布会……

树立好品牌。我一直倡导学校、校长、教师都要树立读书品牌。学校会面临各级各类各种名目繁多的评审,但我最看重的是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这块牌子。校长要认真写好本书:一本是无字之书,即自己经营的学校,一本是有字之书,即把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极力表达与传播;教师要构建“读书—教书—写书”的丰盈的教育人生。因为写作是最高级的阅读。

探索阅读新空间

选择阅读方法。我一贯主张“全息读书法” :即全身心投入,做到手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心到:“研究性”阅读;身到: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创新相结合,学以致用。只有全身心投入阅读,才能使内心无干扰、身体无苦痛,才能形成自我独有的阅读主见、主张和自我认同,使自己思想增高、境界升华。

拓展阅读内容。

一是专业类,阅读教育文章、教育名著、教育图书,如西方教育史上三座里程碑式的作品——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尔》和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使读书学习化、读书常态化。

二是文化类,广泛阅读、汲取文明、丰富学识、提高素养,让老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三是其他类,如人物传记——《毛泽东传》《邓小平时代》爱因斯坦传》《弗洛伊德传》等。

四是读“图像”,不可否认,我们处在读图(画)时代,学会选择电影、观赏电视也是读“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还以为,欣赏名人字画也是一种很美好的阅读方式。

五是读“生活”,生活是一本大书、一本活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0年前,我还在湖南怀化地区教科所时,就主编并出版过当地的“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与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建立精神联系,做一个有“根”有“底”的人。1997年调来深圳宝安后,我又参与过《神奇的宝安》一书的写作工作,从中了解到宝安孕育了深圳、香港两座国际化大都市,也因此扎根至今。

六是读“看家书”,庄子曰:“吾生有涯,而知无涯。”面对浩茫无际的书籍,当能选择自己的“看家书”,深研两三本经典,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塑造阅读文化。让教师丰富专业知识,倡导“我读书、我享受、我发展”的读书文化,使师生养成读书癖好、雅养读书趣味、提高读书品位,做一个终身读者。

不得不承认,读书有两种状态:一是:越忙越不读书,越不读书越忙;二是:越忙越要读书,越读书越从容。愿大家以书为伴,在迷茫时读书,缓解焦虑;在低谷时读书,积蓄能量;在闲暇时读书,愉悦精神。

作者张云鹰简介:

广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开放式教育”创始人,全国校长领航班培训实践导师,广东省督学专家,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深圳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20年的校长经历,先后任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中心小学、坪洲小学和海旺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曾荣获“全国优秀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深圳市首批名校长”“深圳市教书育人模范”“深圳市八大教育名家”“深圳市十佳优秀校长”“全国写作教学十大名师”“广东省督学专家”等荣誉称号,研究主持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探索性研究”荣获首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

出版《教育智慧与学校创新》《张云鹰与开放式教育》《开放式配方课程》《开放式阅读教学》《开放式作文教学》《开放式活动课程》《通往卓越》《故事里的作文起步》等15部专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余篇,《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应邀到全国34个省市及部分东南亚地区讲学500余场,自成一派的“开放式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全国广有影响。

延伸阅读:

张云鹰:写作的启蒙,从读有趣的故事开始

张云鹰:“行走的人最接近上帝”

张云鹰:校长核心领导力与管理智慧

张云鹰:遇见温暖 有幸三书

郭其俊评“成长中的十大当代‘粤派教育’人物”

张云鹰:“阅读”世界美好的教育

张云鹰20年历任深圳三所学校校长,她只做这一件事

张云鹰:冷言暖世——教育自传《通往卓越》后记

张云鹰:只为一次炽烈的绽放

张云鹰:探索用五年时间完成小学六年的教学任务

张云鹰|构建学校美学格局:让师生享受生命的美好

张云鹰:煤油灯下的教育岁月

张云鹰:今生有幸与养父相遇——我和父亲的那些旧事

张云鹰:那个年代,我们不用“双减”

张云鹰|一个60后的芳华时代:没有饥饿和困苦的记忆,有多特别而珍贵?

张云鹰:我在《易经》里找到了办学的灵魂,没有人是天生的优秀教师!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张云鹰 文化 空间 建设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