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你还要我死几次?”:以爱之名的无声谋杀正在万千家庭上演

应试教育 2024-04-07 23:00:09 38

原标题:“妈, 你还要我死几次?”:以爱之名的无声谋杀正在万千家庭上演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我为你好”。打着爱的旗帜,操控孩子的人生,扼杀孩子的思想,最后让他成为听话的傀儡。这部台湾高分的电视剧,用最匪夷所思的剧情,最贴近真实的内核,揭示了中国教育中,以爱之名,最无声的谋杀。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丈夫出轨了、工作出了问题……离婚后,作为她人生唯一的希望,一向乖巧听话的儿子为了参加毕业旅行,居然用假的成绩单来欺骗她!感觉人生崩塌,气急败坏的她,忍无可忍“杀”了儿子,一遍又一遍。

是的,这个妈妈在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个遥控器。这个遥控器可以控制孩子的时间,只要儿子做得让她不满意,就可以选择时间倒流,回到原来的时间,让他“改过”。不改或者改得不好,就一直倒带,直到儿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按照她的要求执行为止。你为了毕业旅游,伪造成绩,好,我给你重复循环十几次,一再回到伪造成绩的那一天,直到你“知错能改”,放弃造假为止。

你成绩不好,补课不认真,学习不够努力,没关系,不断循环,一直做到我满意为止。“学不会就学10次,10次不行就15次,15次不行就20次”。

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不合乎要求,就推倒重来。

陷入痛苦深渊的男孩,遇到自由生长的女孩,在她身上找到了生命中难得的光。谁知道,妈妈再次拿出遥控器,逼着他们分开——“你现在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崩溃了的男孩,对人生彻底失去希望。割腕,触电,跳楼,他想尽一切办法自杀,只求脱离妈妈的控制。可是,却又一次次被妈妈用遥控器“救”回。

被操控的生活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最后他绝望地问:“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妈妈却无动于衷:“你是我生的,你是我养的,你不可以有这种想法。”“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才会一直陪在你身边。”

“你为什么不替妈妈着想一点呢?为什么不争气一点呢?”

男孩彻底放弃抗争,因为他的人生掌握在妈妈的遥控器里,已经看不到希望。活下来的他,只剩下一具空壳。每日如行尸走肉般,按照妈妈的要求,读书、考大学、工作,在无限次的倒带中,重复去做到妈妈要求的一切。直到这天,他按照妈妈安排的去见相亲对象,在女孩口中听到那句:“生命是我们自己的,它长什么样,都应该我们自己负责。”它就像一剂催长剂,让男孩鼓起勇气,决定反抗。

终于,他偷到妈妈的遥控器,以为可以结束这被操控的一生。可是,正当他兴奋地大喊:“这不是你的遥控器,它是我的!”

最最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发生了。妈妈冷笑着说出一句——

“你以为我只有一个遥控器吗?”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我为你好”《妈妈的遥控器》是台湾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一个故事。这部剧的剧名来自纪伯伦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但海报却比剧名更发人深省,自带讽刺意义之余,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一条脐带把胎儿和母亲紧紧相连,胎儿的双手被上了锁,即使脐带以后被剪断,他也无法获得自由。胎儿大脑的部分,是母亲侧脸的剪影,既是亲吻也是侵蚀。“被吃掉的大脑”,似乎预示着,他的身体和思想都属于母亲,由不得他自己支配。

妈妈以爱为名的控制,早已把孩子的思想“阉割”掉,只剩一具没有自我的空壳。

正如《妈妈的遥控器》中,在妈妈长期的洗脑教育下,妥协、听从、依赖,已经编程了男孩的人生底色。他彻底在妈妈的控制下,成为了“妈妈的孩子”。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杯子小人和一汪海洋。小人就是妈妈眼中长不大的孩子,只有圈养在水杯里,才能保证周围环境的干净和安全。

这份以爱之名的控制,却使得孩子在杯中水里因“溺爱”和“禁锢”,慢慢地沉沦,慢慢地失去呼吸。男孩当然也会羡慕外面的汪洋大海,想要呼吸自由的空气,但妈妈的爱越深沉,他身负的压力越沉重。以至于他想挣扎也挣脱不了,最后,只能窒息在母爱的死海里。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欲密不透风,孩子看似活着,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父母过于浓烈而霸道的爱,是一剂精神毒药,许多人撑不到成年,就已经精神死亡。

以爱之名,毁了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誉为“所有父母都该看”的教育片。片中是五个独立的小故事,分别为《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必须过动》。

这部剧堪称中国式魔幻恐怖现实,当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展示了父母以爱之名的钳制。将望子成龙的亲子关系里,父母欲求不满的比较心和居高临下的控制欲,描绘得淋漓尽致。

其中,《茉莉的最后一天》讲的是为了女儿牺牲了事业和自由的妈妈,却想不到女儿茉莉面对她每日咄咄逼人的训斥,承受不了那份沉甸甸的高期待,高要求,选择从高处一跃而下。

党每天破口大骂,训斥茉莉成绩不佳,行为让自己不满意时,妈妈从不曾去了解过茉莉的想法。她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曾偷偷掉过多少眼泪,压抑了多少委屈和痛苦,割破了多少次自己的手腕。

她更不会想到,茉莉在爬上栏杆的那一刻,内心的绝望呐喊——

“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怜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既然成为不了你想要的好孩子,我只能替你“杀死”这个差孩子。

《猫的孩子》则讲述了一名高中生阿衍,因为家人一味追求高分成绩,被逼出了精神分裂、出现幻觉,开始虐猫发泄,不是毒死,就是溺死。

只因为每当他把所有的压力用这样残忍暴力的方式在“平行世界”里发泄出来,然后回归真实世界,就能获得一个好成绩,获得妈妈的笑容,收获她想要的亲戚赞赏。

而对好成绩充满执念的阿衍妈妈坚信:只要逼孩子够紧,让孩子多努力,就一定能拿到满级分,如果没拿到,那就一定是压榨得还不够。

“明明做得到,只是不够努力”是她打骂阿衍时总挂在嘴边的话。

却不知道,敏感内向的阿衍在这样高压的学习负担中,已经被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

“成绩至上”的她甚至在觉察到儿子蓄意杀猫时,她也只是说:“你功课有进步就好,我管不了那么多。”

当阿衍再次在街头虐杀流浪猫被发现后,在被带到警察局的路上,偶遇了正急匆匆开车的妈妈,一瞬间,积攒的委屈集中爆发了,他咆哮着问出了那句压抑多年的心里话——

“你真的爱我吗?为什么我的努力你总是看不到?”

阿衍自始至终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需要爱的时候,只有分数和棍棒;当他需要理解的时候,只有指责和怪罪;当他需要一个拥抱的时候,只有疏离和冷漠。生而为人,为什么只是成绩不好,就被判定为人生失败,样样皆错?

在阿衍杀掉的每一只猫咪背后,其实死掉的还有那个绝望的自己。

剧中的一幕幕,看着如此病态荒唐,却又如此真实吓人。

因为,剧中的每一句台词却都耳熟能详,甚至发怒起来,我们口不择言脱口而出的话语,比剧中的妈妈更犀利。

“如果你看了觉得不舒服的话,恰恰因为那些都是真实的。那些孩子就是这么不舒服,而且现实中,可能还有更多孩子一样的不舒服!”但观众们都反馈影片过于压抑时,导演一语道破现实背后的隐情。

该剧的原著作者吴晓乐曾担任过家庭教师,见识了太多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案例。汇集成书出版后,收到了很多的读者留言——

“我的妈妈更恐怖。”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扼杀孩子的独立意志,毒害孩子对人生的看法,浇灭孩子对生命的希望。最后却怪孩子“没主见”、“不感恩”、“不听话”。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提出过“专断性教养方式”理论。即“拒绝+控制”,一方面强调严格控制和孩子无条件服从,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同时,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

一句“为你好”,一句“将来你就会感谢我的”,就让父母理所当然地控制与改写子女的人生。

我没有100分,

可以当你的孩子吗?

我们时常自我宽慰,孩子不需要100分的妈妈,只要做到60分就好了。

却很少会有人说,孩子不需要100分,60分以上也挺好的。

《奇葩说》曾经有一期辩题叫——“如果可以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不用鸡娃,不用经历漫长的养育,直接一键定制属于孩子的完美的人生。

从小就是学霸,考上清华北大,好专业随意选。

考个公务员,或者进大公司,生活富裕快活,还能给我长脸。

女孩嫁个有钱人,不愁吃不愁穿,天天出去旅游,不用做饭。男孩事业有成,迎娶白富美,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凑成一个“好”字。......

想想都美,以至于想按键的手都快控制不住了。毕竟如果可以轻松地实现孩子的成功人生,谁又愿意鸡娃无极限,将孩子逼得那么厉害呢?

时常有父母抱怨,我们也是被这个内卷时代压迫的可怜人。大环境不允许我们停下,为了孩子不落后于人,只能狠心挥起鞭子赶着孩子向前跑。不得不跑,不敢停下,焦虑如影随形,已经成为了这一代中国家长育儿的通病。

成绩为王的时代,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尺子,要求孩子只能按一个模子生长。那些达不到标准的孩子,就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残次品,会受到唾弃。

于是,成绩不仅成了衡量每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也是衡量每个父母是否成功的标准。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剧中,有一个名为《必须过动》的反乌托邦故事。

这个建立在科幻背景之上的虚幻故事,却像一面投射现实的镜子,照射出了是一个将生育当做工具、将人的分数作为划分阶级的极端病态社会,以及畸形社会考核下,对孩子的伤害。

故事描绘了一个按照孩子鉴定考试分数,来分配住房品质与工作的世界。考核成绩优秀,就可以带着母亲居住在都市豪宅,成绩差的孩子就只能和母亲生活在鸽子笼的贫民窟。而成绩未达最低标准20分的孩子则要送去“精进”,实际上就是销毁。

故事中的母亲,为了保留培养第一个优质“胚胎”所获得的金牌、荣誉和福利。特地让成绩不佳的二女儿假装得了“过动症”。乖乖照做的女儿不知道的是,一旦被确诊为“瑕疵品”,等待她的就是被销毁。当她还在担忧自己成绩不佳,会连累妈妈被赶去贫民窟时,却不知道妈妈已经决定“杀”了她。

故事荒谬得难以想象,许多人看了都会大呼“不可能”。毕竟那是自己用生命都要去保护的孩子啊,怎么舍得因为成绩而抛弃他呢?

但矛盾的现实恰恰如此。刚出生时,说着“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的父母,总会不自觉地随着孩子的成长,对他附加了越来越多的期待。希望他听话懂事,希望他成绩优异,希望他事业有成,希望他按部就班结婚生娃……如果孩子一旦做不到,就会忍不住挑剔、责备、打骂,给孩子贴上各种“学渣”、“不争气”、“垃圾”、“废物”等标签。父母看似无私的爱,裹挟了太多的要求。

正因为爱孩子,所以太害怕孩子的人生出错,所以总忍不住指手画脚,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指明一条康庄大道。

当父母对孩子的“爱”用力过度,“爱”就变得沉重难以负担。

当实在承受不过来,孩子就会“生病”,甚至走极端。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69%的学生患者在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缺乏关爱和冲突。

去年有一篇很火的报道《你的孩子都快活不下去了,你还在想明天考试的事》。说的正是当前高压之下,身心俱疲的孩子,以及仍不自知的父母。

尽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部剧看似如此荒诞,却无不警示着我们:当你的爱过于偏激,变成了伤害,就是对孩子的一场无声谋杀。我们需要认清,养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做自己手中的傀儡。

人生的这趟航行中,只有孩子自己掌舵,才能真正地经历生命中的惊涛骇浪、漂泊浮沉。才能在每一个巨浪中锻炼胆量,在每一个航道的分叉处选择方向。一次次的经验积累,才是他们有能力在人生的这趟旅途中自如前行的底气。

父母之爱子,是护航而不是导航。

请记住纪伯伦在《致孩子》中写的: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控制 的要求 父母 思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