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养育:玩耍与陪伴促进大脑发育

应试教育 2024-04-04 09:00:12 47

原标题:非暴力养育:玩耍与陪伴促进大脑发育

你常常认为孩子是乱发脾气、任性妄为、故意捣蛋吗?你认为孩子应该为此受到批评、责备、恐吓、惩罚吗?别再做“情绪文盲”型的父母了,别再让“暴力养育”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法国“育儿教母”卡特琳娜·盖冈呼吁我们反思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并彻底重塑它。

在《非暴力养育》中,她为实施共情养育提供了可行的建议,为更多父母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潘克塞普及其团队在探索人们在玩耍过程中的大脑神经回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皮质下的神经回路似乎在背后推动着年轻人的嬉笑打闹和戏谑行为,这在人类的神经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玩耍及随之而来的愉悦可以促进杏仁核和前额叶神经回路的发育。在玩耍的过程中,额叶中的BDNF水平升高,进而塑造了他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

因此,孩子在玩耍中投入时间不仅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快乐,还有助于促进神经元和突触的发展,同时增强某些神经路径的联结,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益。

需要指出的是,调控情绪反应的神经回路会在青春期之前持续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将逐步从儿童式地玩耍转向更符合其年龄段的兴趣活动。

  • 在地上打滚也是一种快乐,可以减轻焦虑

潘克塞普为,玩耍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幼崽最重要的快乐来源之一。尤其是那些涉及身体接触的游戏,这类游戏本身就能帮助缓解焦虑。当孩子与他们的小伙伴在地上打滚、嬉笑打闹时,这些互动会大幅促进内啡肽的分泌,从而调整他们的情绪状态。内啡肽不仅能够带来强烈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还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

  • 让孩子每天都有玩耍的机会

每天拥有充足的玩耍时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社交技巧并提高情商,这是他们获得整体心理平衡的关键途径。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很多国家禁止为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但这项禁令很少得到有效执行。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繁重的家庭作业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剥夺了他们宝贵的玩耍和休息时间。

  •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

轻轻地挠一挠孩子的小肚子,把他们高高举起,或者轻轻地摆动他们的手臂让他们仿佛在跳舞,再或是让他们在你的腿上轻快地跳动,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愉快时刻。孩子和成年人都会乐在其中。

玩耍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很多钱。在户外透透气,玩玩水,捏制橡皮泥或黏土,都可以带给小孩子无尽的欢愉。有时,一些普通的小物件,如一个桶、一个平底锅、一碗水或者一小堆沙子,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 孩子通过玩耍了解世界、适应环境并将其内化

当孩子和他们的洋娃娃玩过家家时,他们逐渐模仿并适应了日常生活的场景,特别是那些对他们产生深刻情感影响的场景。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模拟睡觉、吃饭和上厕所的情景,乐此不疲。他们还会模仿对自己的洋娃娃发脾气,拥抱它,喂它吃饭,给它换尿布。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有能激发他们好奇心,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和环境。虽然模仿画作或演奏音乐很有趣,但给予他们自由创作自己喜欢的画或演奏内心的旋律会给他们带来无与伦比的成就感。这样不仅促进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还使他们对自己的潜能更加自信。

通过玩耍,他们开始了解自己和他人:“哪些游戏适合我玩,我又喜欢哪些?”通过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们学习体会他人的情绪,理解对方的行为:“我最喜欢的玩伴是谁,和谁在一起我最开心?”

体能活动释放了孩子的运动冲动。孩子天生喜欢追逐、打闹、跳绳、攀爬、跳舞和跳房子等活动。如果他们无法通过玩耍释放这部分精力,他们会变得焦躁不安。

通过玩耍,孩子学会遵守既定的规则,学会在失败时不气馁,重新再来。游戏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验,培养孩子们的各种兴趣、技能和知识。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合作和创造的重要性;有些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搭建房子、建造城市;还有一些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平衡,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而另外一些游戏则促进了他们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的发育,让他们真实地体验化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魅力;还有一些游戏可以让孩子走进音乐、舞蹈、绘画、雕塑、魔术、马戏、戏剧、电影和体育等的美妙世界。

  • 户外玩耍提供一种自由的感觉

孩子们渴望自由的空间。无论年纪大小,他们都喜欢在户外玩耍。户外的广阔让他们感受到无边的自由。同时,大自然还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新奇探索:动物、植物、天空、星星、乡野、森林、山川、湖海,四季交替、矿物结晶等。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探索,提出富有启发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特别的吗?你能爬上去看看吗?如果你想摸一摸它的质地,试试看。”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玩耍。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还会锻炼他们感受、思考、理解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 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

对孩子来说,“我家大门常打开”是一种重要的快乐来源。他们享受着与客人相处和获得友谊的快乐,同时可以学会选择真正喜欢的朋友,并与他们分享玩具。让他们自由地笑、玩、争论,除非必要,不要干预他们。充分信任他们是让他们学会相处的最佳方式。相反,过于在意他们的玩耍,过度干涉他们,会妨碍他们独立性的发展,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无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经典案例

5岁的西里尔有些好斗,没有朋友。他的妈妈说:“他总是喜欢与人对着干,所以我对他的态度一直很坚决,我会给他立规矩,有时还打他的屁股。”她又有些吞吞吐吐地说:“后来,他想邀请一些朋友来我们家玩,但最后也没有成功,因为我一直需要看着他们。他们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然后我还得清理。这实在太麻烦了。

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她的孩子经历了两种可能阻碍他的情感发展的情况:她对孩子严厉的态度以及拒绝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在与我交流之后,她明白了自己需要换一种方式,更温柔地对待儿子,给他一些自由的空间,并允许他邀请朋友来家里玩。几个月后,孩子变得不再那么好斗,变得安静,也愿意听话了。“现在的西里尔好多了。我现在用温柔的方式与他交流,他也能听进去,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还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在家里玩得很好。我甚至觉得这对我来说也很好,因为他不再缠着我,也不会觉得无聊,我也能稍稍松口气。”

  • 时不时和孩子一起玩耍并乐在其中对他们有好处

如果成年人以“专制”的方式主导游戏,或者觉得陪孩子玩只是义务,孩子就会感到紧张和生气,而成年人却不理解个中原因。当父母说“你必须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时,孩子会失去自信,并很快不愿意再与父母一起玩耍。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看书上说,必须和孩子一起玩,好吧,我陪他玩,但我其实一点都不喜欢。”“那你们是怎么玩的?”“我们在玩的时候并不开心。他生气,我也很生气……而且我根本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对我。我陪他玩,他应该很开心才对啊,所以我也很生气。

成年人将玩耍视为任务,没有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孩子立刻就能察觉到。因此,孩子尝试刺激成年人,让他们能够融入游戏中,但他们又处理不好,导致成年人觉得孩子在挑衅他们,于是开始发火。作为父母,应尽力找一个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乐趣的游戏,找一段空闲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和孩子共度美好的玩耍时光。

  • 时不时和孩子一起玩耍并乐在其中对他们有好处

当前,孩子们在屏幕前度过的时间已经远超10年前,且有增加趋势。电子游戏、网络、电视和智能手机已经深入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甚至会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对许多父母来说,这也成为产生困扰和冲突的原因。尽管这些科技产品开启了一个新的探索领域,带来了无尽的新发现,但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们,以使其有益无害。

成年人必须让孩子明白,他们在屏幕前花的时间需要有个限度。孩子渐渐会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流无法被取代,身体活动才是真正快乐的来源,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游戏值得他们去探索。成年人必须明白,人的大脑会记忆那些暴力的画面。

当我们观看暴力场景时,大脑会不断重现这些场景和动作。当孩子观看暴力题材的电影时,他们会学习并记住这些暴力行为,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攻击性。同样地,如果一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看电视,比如3岁之前,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

米歇尔·德斯莫盖(Michel Desmurget)在《剖析电视》(TV Lobotomie)中写道:“电视不仅增加了孩子的攻击性,而且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学习成绩、语言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睡眠和体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容易导致孩子肥胖。”

  • 和孩子分享我们感兴趣的事物

孩子所处的整体氛围,包括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都会对他们的记忆产生影响,并在整个生命留下印迹。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一个成年人愿意分享他所热爱的、能激发孩子动力的事物,那将是无比宝贵的幸福体验。

孩子的世界观、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身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周围成年人的影响。当成年人感到疲倦或沮丧时,他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原因,而孩子则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勇气、力量和生活的阳光面……这并不意味着要向孩子展现一个理想化的世界,而是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并激发他们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推荐阅读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纵容”孩子去浪费时间

陶行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被老师称作没天赋的孩子,一年后却逆袭成学霸,这位妈妈做了什么?

文末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大家点击右下角,畅所欲言!

来源丨优教育,图片来源:DE未来训练营,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2285912268@qq.com。

编辑丨Lily

活动 大脑 自由 小伙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