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少年杀人,责任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失

应试教育 2024-03-30 04:00:16 29

原标题:李镇西:​少年杀人,责任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失

少年杀人,教育当然有责任,但这里“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

我们平常所谈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实还有自我教育;后者仅仅指学校教育。

就一般而言,我们说教育时,约定俗成是指狭义的学校教育。但千万不能忘记了,教育的主体可远远不只是学校,还有家庭、社会和受教育者本人。

严格地说,三个13岁的孩子冷静而从容地杀害同班同学,这是一个极端行为,并不带有普遍性。如果因此担心更多的孩子会杀人,显然是以偏概全。

然而,虽然冷酷杀人的少年是个别,冷漠待人的孩子却很普遍,而冷漠很可能通向冷酷——即使某一个人的冷漠待人永远不会发展为冷酷杀人,但是,一桩杀人的惨剧,受害者只是个别,而一个冷漠的社会,感受寒冷的却是社会所有的人。

如何从这个极端事件出发,探寻并普遍冷漠之所以形成的更深层次的教育原因,这就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

具体说到这三个不满14岁的杀人嫌疑犯,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因而感情缺失,似乎“情有可原”。但是,更多的非留守儿童有完整家庭,就有完整的家庭教育吗?

刚才,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写道——

我们的教育现在只剩下“刷题”,什么善良、怜悯、恻隐、同情……在我们的教育中似乎是多余的。教育本来应该是发展美好的人性,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在不知不觉地诱发兽性!

这里的“刷题”很容易让人想到学校教育,但其实,让孩子“刷题”哪里只是学校?君不见,当老师为了给孩子“减负”而减轻作业量时,家长却给孩子加码;当学校宣布双休日不上课时,家长居然表示抗议,然后给孩子请“一对一”的家教。

所以,如果说有的学校是“应试教育”的“主战场”,那么相当多的家长则是“应试教育”的“同盟军”;而当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应试教育”的“主战场”渐渐转移到了家庭。

但现在家庭教育严重地扭曲了。具体表现在:重智力,轻品格;重知识,轻习惯;重言传,轻身教。现在为数不少的家长似乎只是管孩子的“智力早期开发”“兴趣培养”“潜能发掘”……总之是想方设法让孩子“更聪明”,而不是注重人格培养。因此,家庭教育最后变成了“家庭教学”。

我多次在外面讲课,提到过“家教”一词的演变。这里再说一说。

以前我们看到街上常常有大学生打出广告,现在这种广告往往是在网络平台:“英语家教”“数学家教”等等。这里的“家教”是什么意思呢?是“家庭教师”的简称,意思是他们愿意到孩子家里来做英语家庭教师、数学家庭教师等等。在这里,“家教”是指向知识的。

而在我的小时候,“没家教”是一句骂人的话,而且骂得很狠。如果谁骂谁“你少家教!”对方一定会跳起来更加凶狠地回一句:“你才没家教!”因为那时候,“家教”是“家庭教养”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向德行的。说谁“没家教”,意思是“你爹妈没把你教好,没有教会你做人”,这就不只是骂对方了,而且连对方的爹妈都一起骂了。所以说,从几十年来“家教”一词含义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发生了怎样畸形的变化!

在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怎么可能形成随时想着别人的善良品质呢?

每个孩子都是其父母的折射。甚至可以说,孩子的一切问题或多或少都可以从家长身上找到影子。比如,前几天早晨我从家里出来乘坐单元电梯,一进去便看到电梯上扔着一个饮料瓶,触目惊心。我想,这是谁这么没教养呢?出电梯的时候我把那饮料瓶拿走,扔到了垃圾桶里。第二天早晨,我又在电梯里发现了一个饮料瓶,当时我很气愤,心想可能是昨天那个人扔的,也可能不是;也许是孩子扔的。但是,即使是小孩子扔的,责任也在其父母,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让孩子这么没教养!

我再次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让孩子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我现在想说的侧重点是,培养孩子对他人一颗细腻而柔软的心,首先是父母表现出来的自然而然、情不自禁的对周围一切人的善良。

在拙著《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我写了一个叫杨嵩的学生。他年龄很小,比班上同学小两岁,后来却被选为班长。除了成绩拔尖,关键是他特别善良,特别大气。这美好的品质显然不是我这个班主任培养的,而首先归功于他的父母。当时班上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境自然比较贫寒。杨嵩妈妈特别善良,她知道杨嵩这个同学的情况,就对杨嵩说,把他请到家里来吧!于是杨嵩经常在周末请他到自己家里吃饭。那个年代,农村孩子普遍营养不够,所以每次这位农村同学到了杨嵩家,杨嵩妈妈总是弄很多好菜。杨嵩的父母很少对杨嵩进行“善良”的说教,但他们自然而然所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爱的教育。现在杨嵩已经是一名非常有成就的企业家,也可以算是其业界的名人,但他依然保持着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当年他所给予温暖的那位农村同学,已经是一名全国优秀的边防警察。我为我这样的学生感到由衷的骄傲!

可是,我们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呢?“把你自己管好!”“少管闲事!”这就是一些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话。我小时候,“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一句贬义的成语,用来批评自私行为的,没想到这句话现在成了某些人的行为准则。这是我们时代的悲哀!

我做校长时,对老师们说过一句话:“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这话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先做那样的人!想想,我们给孩子讲的,我们信吗?我们要孩子做的,我们做吗?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些我们都不信的话,怎么指望孩子真诚;如果我们给孩子提出要求而自己却不愿去做,怎么指望孩子也言行一致?网上有一句话很刻薄,说一些家长明明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资格“恨铁不成钢”?这话难听,有些刺耳,但不无道理。一个冷漠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温暖的孩子?

所以,我曾给一些家长说:“你要孩子善良,你善良吗?你要孩子正直,你正直吗?你要孩子阳光,你阳光吗?你要孩子坚强,你坚强吗?你要孩子有毅力,你有毅力吗?等等。我们好好想想我们给孩子们提过哪些做人的要求,然后我们认真把这些要求做到了,我们简直可以称为‘圣人’!”

所以,所谓“教育”,就是你想要孩子有的,你先得拥有。

要让孩子有一颗温暖他人的心,父母就应该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的人。

我们现在许多人喜欢用“大环境”来原谅自己的冷漠与自私:“大环境如此,我有什么办法?”“不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到社会上会吃亏的!”这话似乎有道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但问题是,“大环境”也好“社会”也罢,都不是抽象的,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中“利”和“害”的微元素。

这就说到社会教育了。“社会教育”总给人的感觉好像无所不包,而实际上“很空”。所以“社会教育”变成了最大的“锅”,人人都可以甩这个“锅”。“我有什么办法,社会如此!”就是典型的甩锅。

但是,社会教育其实并不抽象,它很具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我曾写过一篇《“社会教育”是什么?它在哪里?》的文章,这里请允许我“剽窃”一下自己——

所谓“社会教育”,其实是存在于各种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人,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言行。

社会教育不是孤立静止、豪华气派的场馆设施,也不是空洞抽象、美观醒目的标语口号,而是孩子眼中每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言谈举止——

飞机着陆时,我们走出机舱,面对笑盈盈的空姐向我们说“再见”,我们是视而不见地走过,还是微微点头回礼?这对我们身后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等候地铁时,我们是按地面路标站在地铁门的两旁,还是站在中间?地铁到了大门打开时,我们是先等下车的人出来,还是不顾一切地直接往上挤?这对跟着大人乘坐地铁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在小区电梯里,面对满厢的邻居,是互相漠视,还是彼此微笑点头?这对同样挤在电梯里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乘坐公交时,大人们是有序地排队,还是一窝蜂地涌到车门口拼命地往上挤?这对所有成人牵着的孩子,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

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教育更多地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真实也最自然地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我举几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

有一天我在街边一面馆吃面。面端来了,我伸长手去拿筷子,坐我旁边更靠近筷笼的一位姑娘抽出一双筷子递给我。

有一次乘飞机我坐靠窗,送饮料的空姐递给我一杯矿泉水,坐中间的那位先生接过水转交给我。

也是在飞机上,我吃力地托着箱子往行李架上放,后面一小伙子伸过来一双有力的手臂接过箱子放了上去。

骑自行车飞速奔驰,地一声,我后架上夹的一摞书掉地上了,赶紧停下车准备回去捡,可一位少年已经弯腰捡起给我送来了。

很久以前,一次去医院看病,我在诊断室外面等候喊号,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我马上赶去开会。这时候排我前面的大妈已经被叫号了,但她突然转身对我说:你先进去吧!

……

这些细节都发生在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特别富有暖意。

如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浸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很难成(不是绝对不可能,但的确很难)为一个冷漠的人。

但遗憾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更多的确是冷漠。

就在刚才,我到了高铁站进行了安检,因为腿伤疼痛,想找商务座休息室,便问一位检票员:“请问商务座休息室在哪里?”他冷冷地吐出三个字:“自己找!”

我一下懵了,心想你正在上班,回答乘客的询问是你的本职工作啊!我疑心我听错了,便又问了一次,他依然回我三个字:“自己找!”

他既没骂我,更没打我,无非就是没告诉我商务座休息室在哪,而且说话比较冷漠,但就这份冷漠,让人不舒服。

这份冷漠和不舒服是能够传染的,一个传一个,整个社会就这样失去了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温度。

幸好——我自己表扬一下自己,每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告诉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不能让别人和我一样难受。所以,在公共场合,无论何时,无论何人,只要向我求助,我绝对满怀真诚,热情地尽我所能地提供帮助。

因为我就是“社会教育”。此刻,有可能我的身边或不远处,正站着一个孩子,他正在接受“社会教育”。

再举一个大家肯定也感同身受的例子——

在小区电梯里,满满的站着的都是自己的左邻右舍啊,可大家表情木然,也不说一句话。那天我在电梯里,看到一位估计是上小学的小姑娘,出于职业习惯,便笑眯眯地问她在哪个学校读书,远不远啊,作业多吗……面对我的一连串问题,她低着头,一言不发,我好像是对着空气在说话。后来我想,她妈妈一定告诉过她:千万别搭理陌生人!

许多陌生人之间本来并不认识,可往往却彼此有着积蓄已久的仇恨,就差一个导火索了。比如,有时候我在大街上看到两个人为一点小事——比如狭路相逢不小心踩着对方脚了之类——而吵架,互相恶狠狠地叫骂着对方的母亲,有时候还大打出手。我就想,如果这两个人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同事,会怎样呢?一定是这样的,正准备破口大骂,一抬头却发现对方是老朋友,于是互相哈哈大笑,然后用拳头亲热地捶着对方的胸口:哈哈,原来是你这家伙呀!

为什么陌生人之间就会有看起来积压已久的仇恨呢?

每一个人问问自己,“我”能不能对陌生人也充满善意,而别搞“有罪推定”将他视为“坏人”呢?

文章写到这里,读者一定明白了,我的重点已经不是在谈那三个少年杀人嫌疑犯了,而是在谈我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特别不赞成有网友说:“三个孩子杀人,这是中国教育的耻辱!”当然是耻辱,但少年犯罪决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少年杀人这在哪个国家都会有的,美国还有校园枪击案呢!日本的校园霸凌也是世界上出了名的。

但我们不能因此心安理得:“连美国日本都有少年犯罪,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如果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能尽可能彼此温暖,那么发生类似于13岁孩子杀人的极端事件的概率要小得多。

我去过不少国家,有的国家还去过多次,我可以这样负责任地说,有的国家文明程度很高很高,无论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远远把美国、日本之类的发达国家甩在后面,在这样的国家,无论是中国的13岁孩子杀人,还是美国的校园枪击案,都不可能发生。

而我们心中的“中国梦”,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所当然地包括这样的温暖社会。

对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李镇西,来源:镇西茶馆

同学 家长 教育 家教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