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艳:教育为人生

应试教育 2024-03-29 15:00:13 39

原标题:李百艳:教育为人生

作者简介:李百艳,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博士,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荣获“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市教育功臣”等荣誉称号,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李百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高峰计划”名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出版《用父母心办教育》《对话与超越》等专著。

教育为人生

作者|李百艳

教育何为?“承认我们人类所有的复杂性——不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充分理解他者与我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学会面对未来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建立地球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这是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在《教育为人生:变革教育宣言》首页的题语。真理常常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法国思想大师、复杂性哲学的创始人莫兰先生的这本关于教育的小书就是如此,读来让人欲罢不能。

在书中,莫兰先生淋漓尽致地剖析了当前各类教育危机。这些危机映射在现实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非常容易激发一线教师的共鸣。比如,我们关注学生每一科的成绩,关注他们学到了什么、学的水平如何,却往往忽视了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疏离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忘记了学习的目标和乐趣。当他们真的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很可能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负面情绪。今天,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分离,互相不踏入彼此的“家门”。“自然科学虽然了解客体,却忽视认识主体,缺乏对科学不可控的未来的反思”,从疫情到核排放,从校园霸凌到区域战争,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多维度的危机。

如何化解危机?莫兰先生从复杂性哲学的角度出发,号召来一场思想的革命。我们要告诉孩子,如何系统地、辩证地、全息地思考,如何学会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挑战,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莫兰还大声疾呼: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文明。”“互不理解不仅危害我们的私生活,还让整个世界为之承受痛苦。”“理解教育就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我真的不能更赞同了!教育中很多的师生、亲子、家校冲突,都是由于不能达成理解与共识造成的。我尝试将“对话”作为解决教育问题的一把钥匙。究其根本,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不断与自然、社会和自我对话,以建构新的认知的过程。莫兰先生阐释的“理解”的概念和路径为我的想法提供了理论支持。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就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自我认知,缺乏对话,从而导致相互不理解。正如莫兰先生所说的,“让新一代能够普遍理解他人,并承认他人既是自己的同类又与自己相异”,才可能弱化或化解冲突。我一直把对话作为一种人生态度和工作信仰。我相信“基于平等、经由沟通、达于理解、形成共识”的对话可以使人放弃成见,趋向理解与共识,还能激发创意,创生新质,产生神奇的力量。

当然,所有改革的终点都将指向美好的人生。在莫兰先生批评西方将物质生活等同于美好生活、消费主义和金钱的权力损害了人的智慧、个人主义驱逐集体主义、偏执和阴谋论取代理性和批判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反思。美国学者丹尼尔·扬克洛维奇(Daniel Yankelovich)说,当今的美国社会,所有人都被套牢在自己的社群、更大的座驾、更小的家庭、专业的藩篱以及孤独的自我里,我们已经渐渐远离他人且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团结,无法融合在一起。我们的教育需要从分科走向跨学科,我们的世界需要从分裂走向和平,我们的生活需要从隔绝走向融合,我们的观念需要从单向度走向更多元的融合。融合的最高形式就是爱,就是接纳。莫兰先生以人本主义的立场,在书的结尾寄希望于“爱的再生”,他将西方的Eros(古希腊语:爱)与儒家的仁爱联结,化成变革的钥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们以足够的理解去接纳生活中的“不理解”,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教育的确定性,我们终将遇见更好的“我和你”。

(本文节选自《上海教师》第十三辑)

《上海教师》是一本面向广大教师朋友的中文学术集刊。它立足教师教育的实践沃土,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个维度关注教师教育研究的新问题、新工具、新实践与新发现,凝炼教师经验,讲好教师故事。我们摘录其中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欢迎您的来信来稿。

延伸阅读:

“大先生”于漪:孩子现在学得太苦了,我追求的是让学生学得快乐!

于漪:新学期,做一个更好的教师|肖川:做一个更好的校长

93岁仍每日伏案工作!人民教育家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输不起”的孩子也赢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确批评是孩子人生必修课(请转给家长)

钱颖一:批判性思维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陈铁梅:审美人生教育为学生增“四力”

郑自卫:读恩师传记 悟教育人生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

李百艳 生活 教育 上海市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