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应试教育 2024-03-27 16:00:14 264

原标题: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注重同,从特殊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注重异。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者,亦说异,不过其所说之异,乃各类间之异,而不是一类中各事物之异。但一类中各事物之异,正从特殊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所注重者。例如医学讲伤寒病,固亦须说伤寒病与别的发热病之异,但患伤寒病之张三李四间所有之不同,医学并不讲之。但讲张三李四之历史,或其患病之历史者,其所注重,正是张三李四间之异。汉人不讲殷人的文化、周人的文化等,而专讲金德的文化、黑统的文化等,正是不讲一类中各事物之异,而只注重其同。

《礼记·礼运》说,有大同之治,有小康之治,此亦是说有此两种文化类型。公羊《春秋》家说有据乱世,有升平世,有太平世,亦是说有此三种文化类型。就内容说,《礼运》及公羊家、之说,比五德①说或三统②说,较为合于现在人之常识,所以现在人对于《礼运》、公羊家之说,常加称道。但就其皆注重于文化类型说,《礼运》、公羊家之说,与五德三统之说,是一致的。

自汉以后,中国人所见者,只是一种文化,所以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并没有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及至清末,中国人又看见许多不同的文化,在文化方面,又起了问题,因此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又发生兴趣。清末公羊家之学之所以大盛,此是其一重要的原因。

清末人用汉人所说对于文化之分类,以分别其所见之不同的文化。照康有为的说法,“欧美各国”的文化是白统,服色尚白,正朔建子。俄罗斯、回教的文化是黑统,正朔建丑。这些说法,当然是可笑的附会。我们若照样附会起来,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文化是白统,共产主义的文化是赤统,法西斯主义的文化是黑统。这说法虽亦是可笑的附会,但似乎比康有为所说,还有根据些。

汉人亦有将文化分为文质二种者。公羊家亦说文家、质家,清末人亦有说,所谓西洋文化是属于质家、中国文化是属于文家者。例如西洋人对于国君,直称其名,中国人对于国君,则讳其名。清末人以为此即文质二家之分之一例。

这些说法,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可笑的附会。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可不注意者,即是清末人亦是从类的观点,以说文化。就他们所说之内容说,他们所说是可笑的附会。但是他们知类,他们不注意于一类中的事物间之异而只注意其同。他们不说,中国与西洋,有什么本来的不同,如所谓国民性等。中国与西洋之不同乃由于其所属于之文化类不同。如中国人因文敝而改行质家之法,则中国与西洋即无不同。如西洋人因质敝而改行文家之法,则西洋与中国亦无不同。这种看法,离开其内容说,是不错的。

(摘编自冯友兰《文化的类型》)

【注】①五德:古代阴阳学家以五行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说明王朝兴替的原因,称为五德终始。上文中的“金德”是五德之一。②三统:星占术语。三统为黑统、白统、赤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注重同,但并不意味着不说异,其所说之异乃各类间的异。

B.大同之治、小康之治与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都是按文化类型进行的分类。

C.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分别属于白统、赤统和黑统。

D.清末人以文、质二家来分中国文化和西洋文化虽然是可笑的附会,但可看出他们知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举医学讲伤寒病的例子,既谈到了“同”,又谈到了“异”,使抽象的理论易于理解。

B.文章第二段提及《礼记·礼运》说和公羊《春秋》家说,旨在论证现在人对二者常加称道。

C.文章引用康有为的说法,论证了清末人用汉人所说的文化分类对所见的不同文化加以区分。

D.文章第三段主要采用因果论证的方法,论述了中国人对文化之理论是否感兴趣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人认为殷人的文化、周人的文化这两个概念要小于金德的文化、黑统的文化这两个概念。

B.清末人若未看到不同的文化,不一定会对汉人关于文化理论的问题发生兴趣。

C.中国与西洋之间存在国民性的不同,这造成了清末人对中西方文化分类的附会。

D.中国与西洋之不同乃由于其所属于之文化类不同的看法,就其内容来说是不错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家都知道,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时时刻刻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动力,也让我们尽情地感受世间的心动、开心和心痛,但是除了这些,您真的了解自己的心脏吗?

正常的心脏位于我们胸腔的左侧,大小跟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形状如同桃子,其内结构恰如我们的理想小洋房,楼上两房、楼下两室,以及两墙、四门、两入口、两出口,也就是我们做心脏超声检查时经常听到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房间隔、室间隔,连接左心室的主动脉、连接右心室的肺动脉以及房、室、大动脉间沟通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这套洋房是如何成为我们生命的马达呢?心脏还有一套高级的电路,支配着心脏的搏动。肺内氧合的血,经由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入主动脉,以供应全身各器官氧气和营养,消耗完的未氧合血再经上下腔静脉回入右心房,顺着右心室、肺动脉到肺内再氧合,周而复始,而心肌本身的血供则是依靠冠状动脉完成的。这套洋房的任何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形成不同的心脏病,如何早期预防并早期识别,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常见的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

先天性心脏病,顾名思义是从胎儿期就出现的,洋房的结构在初期建造时就出现了异常。目前先心病的发病率已高达1%,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叶酸缺乏、糖尿病母亲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吸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心绞痛,但表现多样,典型的心绞痛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位于胸骨中下段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颈肩部、上肢或背部,持续时间多在数分钟到半个小时,需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心绞痛症状并不典型,可在休息时出现,表现为胸闷、气促,有时误诊为肩周炎、牙痛或胃病。当出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也是普通人群最常见的猝死原因。治疗包括微创介入治疗放支架或心脏外科搭桥手术。合理膳食、一定量体力活动、戒烟限酒、减重对于预防冠心病尤为重要。

如果说心脏是发动机,那心肌就是发动机的材质,心肌好,发动机质量就高。心肌病的主要类型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病的病因通常并不明确,一般为遗传性或获得性,可能导致获得性心肌病的某些健康状况或行为包括:长期高血压、长期心律失常、瓣膜问题、病毒感染、代谢障碍、放化疗、过度饮酒、维生素B1缺乏、妊娠并发症、器官中异常蛋白质积聚(淀粉样变性)等。

瓣膜是心脏的大门,心脏的瓣膜出现问题,可导致狭窄或关闭不全。《红楼梦》中林黛玉咯血而终,根据“腮上通红”“多行一步,便会气喘”“夜不能寐,坐起呼吸”体征,与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比较吻合,如果当时有超声心动图,便可真相大白。此类疾病最常见于风湿病以及退行性病变,治疗目前可采用外科开胸机械或生物瓣膜置换术或不开胸微创介入治疗,近几年外科修复瓣膜的成功率也逐年增高,让毁损的瓣膜恢复功能。

了解了心脏结构,认识了心脏常见疾病诊治,知道了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的价值,这样,您的心脏搞明白了吗?心脏作为生命马达,我们要好好维护,健康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乐观豁达,定期体检,爱护心脏,从现在做起!

(摘编自崇梅《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你了解你的“心”吗?》)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心脏分为四部分,上面为左心房、右心房,下面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房、室、大动脉间也有沟通。

B.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吸烟容易导致冠心病,合理膳食、一定量体力活动、戒烟限酒、减重对于预防冠心病尤为重要。

C.心绞痛有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典型的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不典型的可在休息时发生,有时会被误诊,比典型的更难治疗。

D.文章让我们了解了心脏结构,知道了心脏常见疾病及其诊治方法,还懂得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价值,对我们爱护心脏意义很大。

6.科普文章一般要有科学性、文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幻想曲①

[苏联]高尔基

“叽叽——叽!”一只老麻雀在对他的同伴说。

“我们终于又等到了春天的来临……难道不是吗?叽叽——叽叽!”

“呜哇——是事实,呜哇——是事实!”乌鸦优雅地伸长脖子,表示了意见。

“您知道吗,夫人,金翅雀们飞来啦!”麻雀禀报说。

“呜哇——事实!”乌鸦回答道。

“他们飞来啦,吵吵嚷嚷,飞来飞去,叽叽喳喳……这是一群怎样也不能安静下来的鸟儿!山雀们也跟他们一起来啦……正像往常一样……嘿——嘿——嘿!昨天,您晓得,我开玩笑地问过其中一只金翅雀:‘怎么,亲爱的,你们飞出来啦?’他毫无礼貌地回答……这些鸟儿,在交谈时完全不尊敬他的官衔、称号和社会地位……我呢,不过是一只七等文官麻雀……”就在这时候,从房顶的烟囱后面,突然出现了一只年轻的大公鸦,他压低嗓门报告说:“我本着职分所在,细听栖息于空中、水里和地下的一切生物的谈话,并且严密注意他们的行动,我荣幸地报告诸位,即上述金翅雀们,正在大声地谈论春天,而且他们胆敢希望整个大自然似乎很快就要苏醒。”

“叽——叽叽。”麻雀叫了一声,忐忑不安地望着这个告密者。而乌鸦善意地摇晃着头。

“春天已经来过,而且来过不止一次……”老麻雀说,“至于讲到整个大自然的苏醒——”这……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假如这能得到那些负责主管部门的许可的话……”

“呜哇——是事实!”乌鸦说道,用赏识的眼光瞄了对方一眼。

“对于以上所述,必须补充的是,”大公鸦又继续说,“上述那些金翅雀,对他们要饮水止渴的溪流,据说——有些浑浊,因而表示不满,其中有几个甚至胆敢梦想自由……”

“啊,他们一向如此!”老麻雀叫喊道。

“这是由于他们年轻无知,这一点也不危险!我也有过年轻的时代,也曾经梦想过……它……”

“梦想过——什么?”

“梦想过宪——宪——宪——宪——宪——”

“宪法?”

“只是梦想过!只不过是梦想而已,先生!不用说——曾经有所梦想过……但是后来——这一切都过去了,出现了另外一个‘它’,更为现实的‘它’……嘿——嘿——嘿!您知道,对不起,对麻雀来说,这是更合适的、更为必要的……嘿——嘿……”

“哼!”突然响起了一阵有威力的哼叫声。在菩提树的树枝上,出现了一只四等文官灰雀,他体谅下情地向鸟儿们点头行了个礼,就叽叽喳喳地叫道:“哎,先生们,你们没——没有注——注意到,空气里有股气味吗,哎……”

“春天的空气,大人阁下!”麻雀说。而乌鸦郁闷不乐地把头一歪,用温柔的声音嘎叫了一声,好像绵羊在哞叫:“呜哇——是事实!”

“嗯——是的……昨天在打牌的时候,一只世袭的可敬的鸱鹗也对我讲过同样的话……他说,‘哎,好像有股什么气味……’我就回答说:‘让我们看一看,闻一闻,弄个明白!’有道理吧,啊!”

“对,大人阁下!完全有道理!”老麻雀毕恭毕敬地表示意见。

“大人阁下,任何时候都必须等一等……持重的鸟儿,都是在等待……”这时,一只云雀从天空飞下来,落在花园里融雪的地面上,他忧心忡忡地在地上跑来跑去,喃喃地说道:“曙光用温柔的微笑,把夜空的星星熄掉……黑夜发白了,黑夜颤抖了,于是沉重的夜幕,如同阳光下的冰块,渐渐消失。充满希望的心儿,透吸得多么轻快,多么甜美,我要迎接朝阳,迎接清晨,迎接光明和自由!……”

“这——这是一只什么鸟儿!”灰雀眯缝起眼睛问道。

“是云雀,大人阁下!”大公鸦从烟囱后面严峻地说。

“是诗人,大人阁下!”麻雀又宽容地补充道。灰雀斜眼看了看这位诗人,叽叽喳喳地叫道:“哼……是一只多么灰色的……下流货!他在那儿好像胡讲了一通什么太阳自由吧?”

“对,大人阁下!”大公鸦肯定了一句。

“他是想在年轻的小鸟儿心中,唤起那些毫无根据的希望,大人阁下!”

“既可耻,复又……愚蠢!”

“完全对,大人阁下!”老麻雀应和着。

“愚蠢之极!自由,大人阁下,是某种不明确的,应该说,是种不可捉摸的东西……”

“可是,假如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你自己也曾经号召大家向往过它。”

“呜哇——是事实!”乌鸦突然叫道。麻雀感到有些狼狈不堪。

“是的,大人阁下,我确实有一次号召过……但那是在可以使罪名减轻的情况之下……”

“啊……那是怎么回事?”

“那是在吃了中饭以后,大人阁下!那是在葡萄酒热气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它的压力之下……而且是有限制地号召的,大人阁下!”

“那是怎么说的?”

“轻轻地说的:‘自由万岁!’”然后立即大声地补充了一句:“‘在法律限制的范围以内!’”灰雀看了乌鸦一眼。

“对,大人阁下!”乌鸦回答道。

“我,大人阁下,作为一只七等文官老麻雀,绝不能允许自己对自由的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因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列入我荣幸任职的那个部门的研究范围之内。”

(有删改)

【注】①1901年3月,高尔基参加彼得堡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目睹沙皇军警镇压革命的血腥暴行,当即写出了这篇作品。当时俄国的革命运动还未正式到来,但正不断高涨。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麻雀非常希望春天的来临,当得知这一信息后,便高兴地告诉了乌鸦,同时还把金翅雀们飞来的信息告诉了乌鸦,并借机谴责金翅雀。

B.乌鸦的“呜哇——是事实”在文中出现多次,有的是在附和麻雀,有的是在出卖麻雀。

C.云雀与高尔基《海燕》中的海鸥的形象非常相似,大公鸦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也有相似之处。

D.春天、梦想、自由都象征着革命追求,群鸟对待革命到来的不同反应正是俄国革命风暴到来之前的各种势力的不同态度。

8.请简要概括文中麻雀、灰雀、金翅雀的象征意义及特点。(6分)

答:

9.本文为什么以“幻想曲”为题?(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①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与尧舜之泽者,若已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②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节选自《孟子·万章下》)

【注】①顽夫:贪婪的人。②接淅:捞起正在淘的米。后以“接淅”指行色匆忙。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遗佚A而不怨B厄穷C而不悯D与乡人E处F由由然不忍G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横,专横,暴虐,与《岳阳楼记》中“横无际涯”中的“横”意思不同。

B.涂炭,比喻肮脏、污秽,成语“生灵涂炭”中的“涂炭”比喻困苦灾难。

C.金,金钟,与荀子《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意思不同。

D.卿,是古代高级官员的代称,有时夫妻、好友、君臣间也可互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伯夷不侍奉他认为不理想的君主,不役使他不信任的民众。治世时就积极进取,乱世时就退避隐居,孟子认为他属于圣贤中高洁有志的人。

B.伊尹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积极进取,他自认是民众之中先觉悟的人,要用尧、舜之道来启发民众,孟子认为他属于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

C.柳下惠不认为侍奉昏庸的国君是耻辱,也不为官职小而辞官,他做官时不隐才干,也不被污浊之物迷惑沾染,孟子认为他属于圣贤中平和的人。

D.孔子在去齐国时,行色匆忙;在去鲁国时,却慢慢地走。走得快与慢皆随心所欲,孟子认为圣贤中能够因时而变的人,可说是集大成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译文:

(2)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陆诗前两句虚实结合,虚写了吴王当年的奢靡,实写了如今此地的荒芜。

B.陆诗后两句点明了吴国亡国的原因,认为西施的美貌未必胜过六宫佳人。

C.罗诗“何苦”二字,在劝解的口吻中包含着对吴人“怨西施”的嘲讽。

D.罗诗后两句将尖锐的批驳以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达出来,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15.两首诗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善用形象写声音,“________”借鸟声写乐声的婉转流畅,“________”借泉水写乐声的压抑滞涩。

(2)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在讲古诗词时,说古人在创作古诗时常常使用双关的手法,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请小刚同学举一例。小刚思索片刻,便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建设书香社会,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营造热爱阅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阅读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终身受益。而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的第一步就在于家庭,在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统计显示,在父母几乎不阅读的家庭中,①________。由此可见,父母带头阅读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直接影响。

其次,A________。阅读固然重要,但读什么书更重要。对青少年来说,阅读需要与自身年龄阶段、知识水平相匹配。实际生活中,青少年自身对书籍的选择存在困难,集中在不知道如何选书、没掌握读书方法。而对不少家长来说,②________也存在困难。相对而言,学校在加强对青少年阅读的指导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和便利条件,教师显然更掌握孩子知识体系构建、阅读水平提升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水平,加强教师对青少年课外阅读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校在指导孩子阅读中的主阵地作用。

此外,B________。当前,阅读场景创设有两大可喜趋势。一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电子化阅读、数字化阅读、视频化阅读场景不断创新,移动化阅读方式融入青少年生活,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二是实体书店创新推出书吧、茶咖等复合经营模式,提供更多舒适的公共阅读场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公共阅读氛围。通过③________,公益和市场相促进,有助于构建“书香社会”的完美拼图。

17.请在文中①②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

18.有同学用“要营造热爱阅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爱阅读’”概括第二段内容。请仿照这个句子,各用一句话概括第三、四段的内容,填在A、B两处。(4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上尉石队长是位由心脏到皮肤都仿佛是石头做的硬汉。他的头脸就好像由几块石头子合成的,处处硬,处处有棱有角。圆黑眼珠像两颗黑棋子,嵌在两个小石坑儿里。两腮是两块长着灰绿色的苔的硬瓦,有时候发亮,有时候晦暗。左颧骨特别高,所以照相的时候,他打偏脸,因为正脸有点难看。高个子,粗脖,背稍微有点往前探着。一双大脚,有点向外撇着,跑起来很快,而姿势欠佳。

凭他这张七楞七瓣的脸,与这条不甚直溜的身子,无论他是扮作乡民,还是小贩,都绝对的露不出破绽来。潜入敌后,简直是他的家常便饭。假若与敌人周旋,他是仗着机警与胆气,可是若没有乡间百姓的帮忙,他即使使出①________,也不会成功。他原本出身农家,因为他的样子、举止、言语和气质,都足以使老百姓一见便帮助他,相信他,教他成功。对老百姓,他一向不施展他的聪明与手段,而绝对的以诚相见。他极快的便与年纪仿佛的拜了盟兄弟,认年老的作为义父。他的毒辣的手段好像都留着对敌人施用呢:对敌人,他下手②________,就仿佛乡下人对吃谷子的蝗虫,或偷鸡的黄鼬那样恨恶。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答: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他的头脸就好像由几块处处硬、处处有棱有角的石头子合成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答: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生价值的实现,并非只有一种方式;青春理想的追求,并非只有一条道路。“95后”张桂芳回到家乡投身乡村振兴,高票当选村支书,火爆出圈的背后反映出新时代青年人的多元化人生选择,大城市并不是理想的唯一居所,奋斗在乡野田间的青年同样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5题,7题,11~12题,14题,每小题3分)

1.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作者认为”错,原文说“我们若照样附会起来,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的文化是白统,共产主义的文化是赤统,法西斯主义的文化是黑统。这说法虽亦是可笑的附会……”,可见作者评价这种说法是附会,并非作者持有这样的观点。

2.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 “旨在论证现在人对二者常加称道”错。提及《礼记·礼运》说和公羊《春秋》家说是为了论证“其皆注重于文化类型说,《礼运》、公羊家之说,与五德三统之说,是一致的”。

3.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思路点拨 A.“汉人认为……”理解错误。C.“这造成了清末人对中西方文化分类的附会”错。造成清末人对中西方文化分类的附会的是“不注意于一类中的事物间之异而只注意其同”。D.“就其内容来说是不错的”错。原文是“这种看法,离开其内容说,是不错的”。

4.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思路点拨 原文为“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叶酸缺乏、糖尿病母亲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5.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比典型的更难治疗”于文无据。

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科普文的特点的能力。

①科学性。本文在讲述心脏相关知识时用专业术语,如在讲述心脏的形状、结构、心脏各房室间血脉流通线路、心脏病的各种类型、表现及治疗手段等,都使用专业术语,体现了科学性。②文学性。本文在讲述心脏相关知识时注重形象化,运用了一些文学的手法,如在讲述心脏形状、心脏结构、心脏瓣膜等时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或:说明心脏瓣膜的病症时,举《红楼梦》中林黛玉咯血的例子,引用《红楼梦》中的原话来说明林黛玉的症状,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③通俗性。本文在介绍心脏相关知识时,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如在讲心脏结构时,用“一套小洋房”的结构来讲解,体现了通俗性的特点。

7.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思路点拨 “云雀与高尔基《海燕》中的海鸥的形象非常相似”错,云雀在本文中象征着革命者,高尔基的《海燕》中的海鸥象征着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特点的能力。

①麻雀象征社会底层官员,曾经有过对自由的梦想,但又非常胆怯。②灰雀属于彻底反动的官僚阶层,对革命者和春天的到来森然戒备。③金翅雀是充满蓬勃朝气的革命者,欢呼革命的春天的到来。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本文写于俄国革命来临前,革命还未正式到来,还处于“幻想”阶段。②文章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诗的音乐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故以“曲”为名。③作者借幻想曲表达对革命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欢呼和对反动阶级的批判。

1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B D F(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文化常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有时夫妻、好友、君臣间也可互称”错,君臣间不可互称,君对臣可称卿,臣对君则不可;夫妻、好友间可互称卿。

12. 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 原文“去”理解错误,应是“离开”的意思。“走得快与慢皆随心所欲”理解错误,这是因时而变,并非随心所欲。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所以听说柳下惠风范的人,狭隘的人变得宽容,刻薄的人变得厚道。(关键词“鄙”“薄”“敦”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

(2)这就像在百步之外射箭,箭能到达,是(靠)你的力量;箭能射中,就不是(靠)你的力量了。(关键词“由”“中”与状语后置句“射于百步之外”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眼睛不看丑恶的色彩,耳朵不听丑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信任的民众,不役使。国家有治就积极进取,国家混乱他就退避隐居。横暴放纵的政事出现的地方,横暴放纵的民众居住的地方,他都不能忍受在那里居住。想象着和鄙俗的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污泥炭灰之中一样。在商纣王的时候,他住在北海之滨,以等待天下能够清明。所以,听到伯夷这种风范的人,贪婪的人也会变得清廉,懦弱的人也会树立志向。”

“伊尹说:‘为何侍奉不理想的君主呢?为何役使不信任的民众呢?’国家有治积极进取,国家混乱也积极进取,他又说:‘上天生育这些民众,使先明理的人启发后明理的人,使先觉悟的人启发后觉悟的人。我,是上天生育的民众中先觉悟的人,我要用这个(尧、舜的)道来启发这些民众。’想那天下的百姓,普通的男子和女子如果有没受到尧、舜之道恩惠的,就好像是自己将他们推进水沟中一样,伊尹就是这样自愿把天下的重担挑在肩头的。”

“柳下惠并不觉得侍奉昏庸的国君是耻辱,不会因官职小而辞退。他在朝中不隐藏自己的才干,必定要按自己的主张行事。被冷落遗忘也不怨恨,处于困窘之境也不自我怜悯。与鄙俗的人相处,兴致勃勃不忍心离开。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即使有美女一丝不挂赤裸裸站在我身边,又怎么能迷惑沾染我呢?’所以听说柳下惠风范的人,狭隘的人变得宽容,刻薄的人变得厚道。”

“孔子离开齐国,行色匆忙地就走了;离开鲁国时,说:‘我们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国的做法。’可以快速就快速,可以延缓就延缓,可以住下就住下,可以出仕就出仕,这就是孔子的行为方式。”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是圣贤中清高的人;伊尹这个人,是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这个人,是圣贤中平和的人;孔子这个人,是圣贤中能够因时而变的人。孔子可说是集大成的人。所谓集大成者,就好比演奏音乐时敲击金钟而玉磐也有振动一样。所谓金声,是节奏旋律的开始;所谓玉振,是节奏旋律的终结。所谓节奏旋律的开始,是智的体现;所谓节奏旋律的终结,是圣的体现。所谓智,就好比技能;所谓圣,就好比力量。这就像在百步之外射箭,箭能到达,是(靠)你的力量;箭能射中,就不是(靠)你的力量了。”

齐宣王问有关公卿的事。孟子说:“王所问的是哪种公卿?”王说:“公卿难道还有不同吗?”孟子说:“有不同;有和王室同宗的公卿,有非王族的公卿。”王说:“我请问和王室同宗的公卿。”孟子说:“国君若有重大错误,他便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从,就废掉他而改立别人。”宣王突然变了脸色。孟子说:“王不要奇怪。王问我,我不敢不告诉您正确的。”宣王脸色淡定了,又请问非王族的公卿。孟子说:“国君若有错误,他便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从,就离去。”

14.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路点拨 “认为西施的美貌未必胜过六宫佳人”错。“未必西施胜六宫”的意思是并非因为西施生得格外美丽,比六宫后妃更能蛊惑夫差而导致亡国。

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两首诗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与西施并无关系。(2分)

不同点:陆诗认为吴王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切倒行逆施的举措都足以使国家灭亡;(2分)罗诗认为家国兴亡成败自有其时运。(2分)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1)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2)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3)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17.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①孩子喜欢阅读的比例低很多 ②为孩子选书 ③“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二者的结合

1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示例:A要发挥学校指导阅读的主阵地作用,让孩子“善阅读” B要普及便利阅读的社会场景,让孩子“常阅读”

1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浑身解数 ②毫不留情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原句将“处处硬,处处有棱有角”后置,并用逗号隔开,起到了强调作用,强调了“他的头脸”的每处都硬、每处都有棱有角的特点。②改句只是将“处处硬、处处有棱有角”来修饰“石头子”,弱化了“处处硬、处处有棱有角”与“他的头脸”之间的联系。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示例:他原本出身农家,所以他的样子、举止、言语和气质,都足以使老百姓一见便相信他,帮助他,教他成功。

22.

写作提示: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人生可选择的道路是多元的。张桂芳属于“95后”,正值青春激扬的年纪,她选择在乡野间奋斗以开创美好人生的道路,代表了一种新的方向。在基层农村的广阔天地中,青春大有作为。乡村振兴离不开蓬勃的青春力量,青年人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也会是受益者。她的选择可谓青春无悔,能够也必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从张桂芳的选择来看,她回到自己的家乡,担负起自己的家乡乡村振兴的重担,从中可见她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感。

参考立意:

①选择多元,青春有为;

②努力的人生,在哪都可发光;等等。

心脏 模拟考试 试题 高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