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依然“跟父母亲”的孩子,往往是父母做对了4件事
▎人民酱说: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路程,想要在育儿路上栽树成树,种花开花,一定要做成长型父母。
全文3533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主创团·李早早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前段时间,回老家碰到了好久没见的邻居小婷。
远远看到了这么一幕。
小婷和她妈手挽着手在散步,两人讲着什么,讲着讲着小婷依靠到她妈肩上。
引得周围阿姨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你看,还是养女儿好,女儿就是和妈妈亲。这隔三差五就来看她妈,每次聊不完的天。
哪像我家儿子,一年到头和我说不了两句话,再多说几句就要和我吵起来了,他对猫都比我亲。”
在网上也有很多父母表示,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自己分享了。
养育孩子一场,最让父母心酸的恐怕就是:“孩子跟我一点都不亲”。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和自己不亲,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
但其实不是的,孩子和自己亲不亲,跟年龄没什么关系,它取决于父母与孩子从小到大的亲子关系。
若和孩子亲子关系一直不好,久而久之自然渐行渐远!
而那些和父母亲的孩子,都是因为做对了这几点!
能看见孩子的情绪,会理解也会包容
知乎上曾有位网友分享这么一个故事:
小时候,他学习成绩很差,理解能力也很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他很沮丧。
但他的妈妈,从来没因为他考得不好就责怪怒骂他,反而安慰道:好好努力,下一次你一定会进步的!
有一次,他难过地问妈妈自己是不是很笨。
他的妈妈回答道:
“你知道吗?锅越大,开水就越慢,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
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以后你会做得更好。”
这位男孩,在母亲每次不厌其烦地鼓励下考上了人大,他和母亲的关系特别好!
看见,即回应。
父母能看见孩子情绪,根据孩子的心理感受及背后核心诉求作出正面回应。
孩子从这份回应里感受到爱、安全感、信任,亲子关系自然不会差。
家庭教育专家兰海,曾接待过一个情绪失控的男孩。
这个小男孩,砸椅子、掀桌子、丢东西,对妈妈拳打脚踢。
这一幕,吓到了来访的人员。
面对孩子情绪的失控,然而妈妈却无动于衷。
并告诉兰海,孩子经常这样发脾气,我已经习惯了,等他哭累了就好了。
没感受到父母安慰的孩子,躺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哭着,彷徨又无助。
你看,即使孩子这样痛苦呐喊时,父母也依旧只会说他就是这样的“坏孩子”!
要知道,孩子那些未被妥善安放的情绪,从来都不会消失,只会随着时间像滚雪球一样越积累越深,最后伤口越来越深,离父母越来越远。
心理学家西格尔·布莱森说过:
“我们做得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无视孩子的坏情绪。因为当孩子的情绪真的很差的时候,他们一定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
殊不知,孩子的每一次崩溃,其实是在发出求救信号:
“妈妈,你不要再逼我学习了,我又不是学习的机器!”
“妈妈,不要再骂我了!”
“妈妈,帮帮我,我真的很痛苦!”
你看,孩子的世界很简单。
不回应,便是黑暗;有回应,便是光。
想要让孩子依恋你,你要看见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背后的核心诉求,这样你们才会关系越来越近。
尊重孩子的意愿,会追随也会引领
闺蜜曾对自己的儿子非常严厉,在她面前,孩子从来不能说“不”。
这样下来,孩子和她的关系特别糟糕。
只要她说话,孩子动不动就是顶嘴、反驳,要么就是不搭理她。
后来,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她找了身边的育儿达人学了很多育儿知识,也开始改变方法,转变思路。
孩子犯错,先了解原因。
孩子想要做啥,先商量。
了解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承担结果。
结果,孩子成绩不但变好了,生活里一点小事都主动和妈妈分享,现在每天粘得不行!
正如有句话所说:“和孩子站在一边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是的,孩子只有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有自己的选择权、是自由的,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愿意听。
不难发现,那些和父母亲的孩子,不管在任何时刻都是被尊重的。
谈到如何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孩子,谷爱凌妈妈曾说:
“她从不强迫孩子做事,爱玩的她带孩子各种尝试,让她做自己喜欢的。”
关于女儿想要走职业滑雪这条路,最开始谷妈妈并不同意。
在她看来,滑雪对女孩子不适合,而且很危险。
可女儿小小年纪非常坚持,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谷妈妈尊重了女儿的决定,甚至还给女儿提供各种参考建议,陪伴女儿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坎。
比赛那会儿,谷爱凌出现了两次失误,于是寻求妈妈的建议。
谷妈妈建议女儿不要冒险,但同样也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最后的选择是你的,这是你的比赛,我希望你能享受它。”
在妈妈的鼓励与尊重下,谷爱凌最终打破纪录拿下了金牌。
你看,赢得孩子的心,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体现吗?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利。”
教育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没有自己,也学不会自尊。
父母不懂尊重,会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父母只能做孩子的引路人,但不能做孩子的决策者。
当孩子被尊重、被信任,与父母有着良性的亲子关系,孩子的教育自然会事半功倍,孩子对外界的人和事物也会更积极、正向。
在孩子无助时,给予正面的激励和肯定
还记得那个多次考试倒数第一名,但在高考逆袭成名,以705分考上了清华的男孩赵启琛吗?
高一时,赵启琛全班40多名。
高二时,终于挤到30多名。
高三时,已经跑到了十几名了,有时也能考到前几名。
讲到自己成绩能够如此突飞猛进,赵启琛说,这一切源于妈妈。
“我妈从不因我的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时候,她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
谈及方法,他妈妈说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秘籍,无非是:
“他考砸了,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扶手”。
孩子遇到低谷时,喊一声加油,适时拉一把。
孩子摔跤时,告诉他没关系,你依旧可以跑到第一。
美国加州大学哲学博士詹姆斯•多柏林有个“补强法则”:
“被父母的掌声鼓励的孩子,会滋生内心的一种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融入骨血,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可以很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可以!”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亲子关系都不会差,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信任、安全和爱。
陪伴孩子成长,给孩子成长方向
很喜欢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路程,想要在育儿路上栽树成树,种花开花,一定要做成长型父母。
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成长型父母,做孩子的榜样。
还记得去年,有一家三胞胎因高考成绩火上热搜。
其中,2个孩子考上了国科大,另一个考上了北大。
而这一切成就,三兄弟表示,母亲是最大的功劳者。
三个孩子的特长完全不一样,这位母亲就根据3个孩子的兴趣,分别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孩子喜欢奥数,她会先自己去学习奥数,自己学完后再和孩子讨论。
等到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这位母亲把自己逼成了教育专家,自主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这位被孩子视若珍宝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给孩子指引方向,做孩子追随者,陪伴孩子在成长路上一起努力。
她尊重孩子,不会逼孩子做不想做的,而是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择其优点,发挥其长处,并给予方向。
不难发现,这些和父母亲的孩子,无非是,
站在孩子的位置,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为他的贴心朋友。
站在父母的位置,做好自己成为榜样,孩子的成长便有了方向。
总听到一些家长抱怨:“为了孩子起早贪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只为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读最好的兴趣班,结果孩子一点都不领情。”
我想,这可能是中年父母最大的心酸吧!
可是啊,孩子不是突然长大的,也不是突然远离父母的。
好的教育里,一定是好的亲子关系在先。
亲子关系,永远是父母值得一生投资的东西!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和父母亲的孩子,他们在妈妈/爸爸这里能感受到的一定是:
爱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被理解、被信任、被尊重。
是的,好的亲子关系是影响,是推动,是唤醒,但绝不是打压、控制与伤害!
那些和父母亲的孩子,他们在跌倒时有重新爬起的勇气,迷茫时能搜寻到指向针的方向。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ID:xdfjtjy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你会喜欢
【收藏】“同学不跟我玩怎么办?”当儿子担心被孤立,这位妈妈给出了我见过最温暖的回答
【社交】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孩子等于面子
【方法】孩子的自律、上进从哪里来?看完这篇方法都有了
【真实】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上热搜:以后健康快乐就好
【羡慕】一招就让孩子“戒掉”手机,全网妈妈都“慕了”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dangyang002)为好友,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
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
关系 育儿 小婷 爱凌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